摘要: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快速的發展,在帶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使得社會腐敗影響著大學生健康的發展,因此,本文從關于腐敗的文化、社會心態和高校廉潔教育三個方面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促使大學生能夠健康發展。
關鍵詞:社會腐敗;大學生;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131-01
一、社會腐敗現象對大學生思想理念的影響
社會腐敗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大學生在思想上的淪落和腐化。社會腐敗對大學生的滲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無視公平公正的社會準則的“投機心理”的滲透。使大學生遇到任何事情,不是“安分守己”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而是更多地尋求的是一種規則外的捷徑,以一種私下的交易來代替公開的規則。表現在大學生中就是,一些大學生一入學就開始建立“關系網”;生活中攀比消費、講究排場、浪費糧食;在學習中,考試作弊等等。
習近平在于北大師生座談時,曾提出“扣子論”,“如果第一個扣子扣錯,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而大學時期是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及時的引導和糾正,長期在社會腐敗的影響下生活學習,將歪曲其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其健康發展。
二、社會腐敗現象對大學生思想產生影響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腐敗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自從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反腐斗爭。雖然反腐斗爭在近幾年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但是不能忽視腐敗文化的影響,其比任何腐敗行為的危害都大。
改革開放以來,舊的主流價值體系逐漸消失,新的主流價值體系還沒有形成,整個社會在是非判斷上缺乏一個有力的、被普遍接受的倫理道德標準的支撐,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建設相對滯后,再加上西方一些腐朽思想的影響,當出現問題時,現有的道德顯得脆弱無力。現實生活中主流文化對腐敗的評價雖然被認可,但因道德約束力的弱化,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常常會放棄主流價值。再加之,在對于腐敗問題時,人們會存在“雙重標準”,這也間接的消弱了社會監督的作用,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腐敗文化”。
而大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對于腐敗行為,開始一些大學生會對其產生抵觸,但經過長段時間后,司空見慣,并發現其可以帶來好處時,腐敗思想也就悄無聲息的進入這些大學生的思想中。
(二)大學生對于腐敗的社會心態存在問題。所謂的社會心態是指一段時間內彌漫在全社會或某些社會群體中的宏觀社會心境狀態,是整個社會的情緒基調,社會共識和行為意向的總和。
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大學生的社會心態也變得復雜,雖然當代大學生心態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對各種壓力時,其社會心態也存在問題。
(三)高校廉潔教育存在諸多問題。所謂的大學生廉潔教育就是指用廉潔文化的思想理論和道德規范對大學生施加影響,培養大學生廉潔、誠信、公正的品質。
大學生是否具有廉潔品質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展,也是國家未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高校都陸續開展廉潔教育,但存在許多的問題。
一是對廉潔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首先忽視廉潔教育其真實的意義,使得教師和學生認為廉潔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是無用的。其次高校廉潔教育多停留在表面。二是對廉潔教育的投入不足。高校對廉潔教育的教育內容研究的投入不足,且缺乏專業教師。三是廉潔教育的內容比較空泛。廉潔教育的內容多口號性的東西,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相脫節,難以形成共鳴。四是廉潔教育的方式落后。各高校廉潔教育多以灌輸式為主,且大多是大課堂教學,教育缺乏針對性。
三、防止社會腐敗現象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措施
(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反腐體系。任何一個社會存在和發展都需要有一個被普遍認同的倫理道德標準,以維護社會協調與穩定。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對這一不足的最有效彌補。所以為了防止大學生受腐敗思想的影響就必須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除了發揮主渠道的作用,使大學生從理論上明白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思想通過轉換成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培育大學生健康的社會心態。要端正大學生對腐敗行為的認識,實現大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就必須培養健康的社會心態。而由于內因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健康的社會心態的培育必須從大學生自身做起,做到學會自我調解。而要實現自我調解,一是培育積極的自我認知力。鼓勵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及對其心理輔導,正確的認識自己。二是主動激發自己的積極情緒,增強自己積極的情緒體驗。大學生還應積極的投身于實踐活動。在應對各種壓力時,大學生還應不斷的提升自己,從而克服困難,增強自信心,端正對重腐敗的認識。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的廉潔教育。高校的廉潔教育是預防腐敗思想對大學生影響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廉潔教育體系,幫助大學生培育廉潔的品質。
第一,對于對廉潔教育認識存在誤區,可以利用主渠道的作用,讓學生明白和理解“什么是廉潔教育?”。利用校園內各種宣傳途徑,來宣傳大學生身邊存在的一些常見的腐敗行為,以便其理解。
第二,高校的管理者應改變自己僵化的教育理念,認識到廉潔教育對大學生和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廉潔教育的資金投入,培養專業的教師隊伍,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第三,廉潔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內容上,深化對廉潔教育研究,使其更加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育方式上,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參與到廉潔教育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且要注重教育的滲透性和隱性。
參考文獻:
[1]彭文英.大學生健康社會心態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50.
[2]夏秀芹,曲雁.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2):100.
作者簡介:魏瀟瑤,女,陜西,1990年9月19日,現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