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靚

摘要:企業在戰略轉型期,面臨更多市場競爭的同時,財務管理也面臨更多挑戰。作為財務管理中重要內容的應收賬款應建立更有效的管控制度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戰略轉型期的應收賬款風險展開了分析,根據風險表現和風險成因,本文又對風險的管控問題展開了探討,以期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戰略轉型期;應收賬款;風險;管控
在戰略轉型期,為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國內多數企業都開始采用商業信用推動商品或服務銷售,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給企業帶來了大量的應收賬款。而應收賬款風險的產生,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利用率,對企業的健康發展也產生了影響。因此,管理者還應認識到應收賬款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尋求途徑加強風險管控,以確保企業能夠取得可持續的發展。
一、戰略轉型期應收賬款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在商業環境、社會環境統統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轉型期企業的財務管理內容也發生變化,過去存在于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方面的問題暴露出來。企業采用了更多的信用方式增強市場擴張能力,導致應收賬款增大。據有關調查,國內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50%以上[1]。應收賬款容易導致壞賬呆賬的出現,使企業承受較大的財務風險。尤其受經濟下行趨勢的沖擊,一些企業面臨著停產和倒閉風險,更導致了壞賬形成的可能性的不斷增大。面臨這一趨勢,企業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管控,才能確保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從而在戰略轉型期到來時取得可持續的發展。
二、企業戰略轉型期的應收賬款風險表現及成因
(一)應收賬款風險表現
為研究應收賬款的風險表現問題,本文以轉型期A公司為例,對其近三年面臨的應收賬款風險展開了分析。
1.企業經營業績失真
如下表1所示,該企業正處在戰略轉型階段,為爭取更多合作伙伴,對貿易伙伴給予了更多的信用條件。近三年的銷售收入不斷增加,從指標上看收入2014比2013增長165%,經營增長勢頭很好。但從應收賬款指標看應收賬款2014比2013增長了269%,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例也從36%上漲到63%。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導致公司賬面的銷售收入虛增,企業經營成果遭到夸大[2],企業財務管理會出現會計失真問題。一旦應收賬款形成壞賬,就會導致企業實際資產遭受損失,繼而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2.企業資金鏈斷裂
從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特性上來看,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賬齡也較長。而只要應收賬款的賬齡在1年以上,就會給企業運營帶來不良的影響。通過分析發現,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該企業更注重與客戶合作關系的建立,在客戶催款管理方面能力較弱,以至于導致該公司應收賬款具有較長的賬齡。但是,開展信用銷售導致企業大量流動資金被應收賬款占用,同時企業需要為賒銷收入繳納稅金。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現金流出將不斷加快,但是現金流入速度將越來越慢,從而導致企業營業周期的延長。而在非生產環節上沉淀大量資金,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繼而不利于企業的經營壯大。
3.企業成本性風險增加
從該公司公司的壞賬率上來看,該企業2015年在1年以內應收賬款余額為2164萬元,壞賬準備金額為108萬。而1-3年內的應收賬款余額為2717萬元,壞賬準備金為336萬元。另外,公司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余額為530萬元,壞賬準備金為106萬元。A公司應收賬款的60%已經超出1年賬齡,以至于公司較難進行資金回收,其產生壞賬的幾率較高,容易給公司帶來較大的損失。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原本能夠用于生成的資金將被應收賬款占用,所以企業將失去利用資金盈利的機會,繼而導致企業機會成本的增加[3]。同時,企業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應收賬款的催收,所以將導致企業營運成本增加。最后,為實現持續經營,企業需要籌集資金進行生產,并且會因此產生用資費用和籌資費用,繼而導致企業成本性風險不斷增加。
(二)應收賬款風險成因
1.外部原因
應收賬款風險的形成,與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期,經濟態勢持續下行,從而導致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面對這種經濟形勢,不具有行業優勢地位的企業為保有及擴大市場占有率不得不將賒銷當成是擴大企業產品銷售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國缺乏健全的征信體系,出臺的政策制度中有關企業信用監督的內容較少[3]。國內客戶信用度較差,賒銷的賬款數目較大。一旦出現資金周轉危機,就會導致企業面臨信用危機和支付危機。
2.內部原因
從企業經營的內部原因上來看,國內大多數企業并未建立應收賬款控制制度,以至于無法及時完成債款的追繳。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企業并未完成客戶信用的調查,以至于未能采取恰當的銷售策略,繼而導致銷售款無法及時收回,甚至直接導致企業遭受欺詐。完成產品銷售后,企業又未能進行市場變化的準確預測,未能做好銷售渠道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銷售人員為追求利益采取了賒銷手段,卻并未重視應收賬款的回收問題,繼而最終導致企業的利益遭受了損失。
三、戰略轉型期應收賬款的風險管控
在戰略轉型期,企業應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構建應收賬款管理體系實現規避賒銷為企業帶來的風險。
(一)應收賬款風險的事前控制
為實現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企業應在財務管理部門設立信用管理部門,為客戶建立信用檔案,并負責分析信用風險和制定信用額度。通過交易、營運和財務等方面完成客戶信息的收集,對客戶的經濟實力和付款能力展開科學評價,從而通過實現客戶信用等級劃分完成客戶的分類管理[4]。此外,還要完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如合同的訂立規范,賒銷的授權及大額賒銷的審批制度等。對銷售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等制度細化和完善,同時進行ERP系統的引入,利用系統對應收賬款各方面的信息記錄和查詢,為應收賬款的事中和事后控制提供多方面的數據支持。
(二)應收賬款風險的事中控制
在賒銷合同簽訂完成后,企業需要安排銷售部門、信用管理部門和會計部門聯合進行賒賬客戶的動態管理,以便在賬款回收前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管控。信用管理部門在關注客戶信息時,一旦發現客戶的經營狀況出現異常,就要通知會計部門和銷售部門催收賬款。此外,每隔一段時間,會計部門應向客戶寄送賬單,以便與客戶確認還款期限和數額等內容。根據信用部門提供的信息,銷售人員則需要提前進行賬款催收,以降低壞賬損失的發生概率[5]。在與客戶接觸的過程中,銷售人員應完成客戶最新信息的收集,以便加強客戶的動態管理。
(三)應收賬款風險的事后控制
在賒銷合同規定的款項收回時間到期后,如果款項無法收回,還要采取事后控制措施做好壞賬損失的處理。一方面,需要明確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的催收管理責任,要求銷售部門負責進行賬款催收管理,而財務部門則需要加強應收賬款的控制和考核,并且提出相應的審核處理意見。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程度分析,并按照賬齡進行分類管理,然后建立壞賬準備制度降低其風險程度,從而減小壞賬形成對企業發展的不良影響。
四、結論
在戰略轉型時期,企業面臨諸多外部挑戰,內部還應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的管控,以便使企業的資金得到高效利用。在此基礎上,企業才能夠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從而順利完成轉型過渡。
參考文獻:
[1]范寶營.公司管控視角下應收賬款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煤炭,2013,12:16-18+51.
[2]張國明,李存英.企業應收賬款內部控制方法研究[J].財會研究,2011,24:60-62.
[3]范浙寧.探析中小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及其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4,24:86-87.
[4]馮景秋.應收賬款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4,02:11-14.
[5]黃瑋.應收賬款的風險控制實例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05: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