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栗小麗,王家良鄭州博愛眼耳鼻喉醫院眼科,河南鄭州 450000
分析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
李錚,栗小麗,王家良
鄭州博愛眼耳鼻喉醫院眼科,河南鄭州 450000
目的 探究討論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的影響。方法 經數字表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間內于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100例(100只眼),根據其治療方式的不同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接受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和曲安奈德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3月后觀察組患者BCVA檢查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一個月后的視網膜厚度分別為(173.89±78.13)μm、(333.02±68.29)μm,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顯著,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BCVA檢查結果和視網膜厚度治療后明顯改善
視網膜光凝治療;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曲安奈德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導致患者的視力下降,甚至致盲。近年,玻璃體腔內給藥治療方式已經克服了血-眼屏障,且用藥后可長時間直接地作用于眼球病變位置,治療預后效果良好[1]。該次為探究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的影響,特選取100例臨床資料加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數字表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間內于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100例(100只眼),根據其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接受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和曲安奈德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對照組患者50例,年齡23~81歲,平均患病年齡為(49.5±5.8)歲。病程8個月~16年,平均病程為(6.5±3.4)年;觀察組患者50例,年齡25~78歲,平均患病年齡為(48.2±5.9)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病程為(6.2±3.1)年。在性別、病程和患病年齡等如上資料方面,組間患者可比較,即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均給予玻璃體腔一次性注射藥物治療,對照組注射曲安奈德(國藥準字:國藥準字h20033525)0.1 mL,觀察組注射康柏西普(S20130012)0.1 mL,表面麻醉后進行常規的眼部消毒,然后使用開瞼器開瞼,在距離患者眼角膜緣約4 mm的平坦部位進針,使用30號針頭向患者眼球的球心方向刺入眼內,進針的深度為4 mm[2]。認真確認保證針尖位于患者眼球的玻璃體腔內。退針后馬上使用棉棒壓迫針眼片刻,然后先叮囑患者保持平臥體位1~2 h,待藥物充分作用于患者的后極部視網膜,再指導取半坐位。同時,叮囑患者在睡眠時需取側臥位以免藥物作用對患者的視力檢查造成影響。根據玻璃體腔注藥前眼底熒光造影結果,可分次行視網膜光凝進行治療[3]。激光的參數為:黃斑區格柵光凝:時間: 0.1~0.2 s,光斑的大小為:100 μm,激光能量為:50~100 Mw,標準為患者視網膜出現淺2級光斑;視網膜其他部位光凝:時間:0.2~0.3 s,光斑的大小為:200~500 μm,激光能量為:200~500 Mw,標準為患者視網膜出現3級光斑。每次治療500~800點,間隔治療時間為5 d。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最佳矯正視力(BCVA)檢查結果和治療前后視網膜厚度[4]。
1.4 統計方法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BCVA)檢查結果
經統計,治療3月后觀察組患者BCVA檢查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BCVA)檢查結果()

表1 治療前、后最佳矯正視力(BCVA)檢查結果()
分組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后3個月對照組(n=50)觀察組(n=50)0.06±0.02 0.06±0.01 0.19±0.08 0.20±0.09 0.22±0.11 0.38±0.12
2.2 治療前后視網膜厚度統計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的視網膜厚度分別為(173.89±78.13)μm、(333.02±68.29)μm,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視網膜厚度統計結果[(),μm]

表2 治療前后視網膜厚度統計結果[(),μm]
分組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對照組(n=50)觀察組(n=50)804.89±133.79 803.39±129.38 333.02±68.29 173.89±78.13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的一項主要因素,主要的患病特點為病情發展緩慢,且大部分患者對病情缺乏正確認識,導致其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5]。該次調查結果顯示:治療3月后觀察組患者BCVA檢查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的視網膜厚度分別為(173.89±78.13)μm、(333.02±68.29)μm,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和韓姬等[2]學者的探究分析結果相符合,說明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的影響明顯,治療效果顯著。
曲安奈德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磷脂酶A2,從而抑制生成前列腺素,降低炎性因子損傷患者視網膜的程度,因此能夠在短期之內顯著改善患者視力,減輕黃斑水腫[6-7]。而康柏西普是一種VEGF受體,用藥后能夠特異性結合VEGF,然后對VEGF 和VEGF受體信號的傳遞過程產生抑制作用,最終實現抑制新生血管的效果,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8],而且避免了曲安奈德玻璃體腔注射可能造成的高眼壓、視網膜毒性等風險。
綜上所述,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顯著,BCVA檢查結果和視網膜厚度治療后明顯改善,而且避免了曲安奈德玻璃體腔注射可能造成的風險,故應推廣應用。
[1]余嵐,陳長征,蘇鈺,等.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特發性脈絡膜新生血管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6,32 (1):12-16.
[2]韓姬,王玲,劉偉仙,等.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5): 502-506.
[3]曾苗,宋艷萍,丁琴,等.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療效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6,32 (1):17-21.
[4]余嵐,陳長征,易佐慧子,等.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滲出型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療效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5,31(3):256-259.
[5]金燕娟,高穎.康柏西普與曲安奈德注射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5,27(11):1479-1481.
[6]周金文,利煥廉,左煒,等.間充質干細胞對糖尿病病變模型大鼠血視網膜屏障的影響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 (23):10-12.
[7]董輝,崔璟琳,路航,等.23 G微創玻切聯合康柏西普眼內注射在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8):999-1001.
[8]韓鵬飛,倪宇馨,李雙農,等.糖尿病脈絡膜病變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5,25(5):377-380.
R779
A
1672-4062(2016)10(a)-002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021
2016-07-18)
李錚(1978-),女,河南鄭州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視光及眼底激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