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靖江市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泰州 214500
開展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和效果的影響研究
朱婷
靖江市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泰州 214500
目的 分析醫院開展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該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將此80例糖尿病患者分為A組和B組,每組患者40例。對A組患者實施系統的用藥指導,對B組患者實施常規的用藥指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A組患者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要低于B組患者,兩組之間進行比較,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系統的用藥指導,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減少患者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預防并發癥反應的發生,促進臨床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醫院;用藥指導;糖尿病;安全性;臨床影響
糖尿病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其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控制血糖及飲食治療控制。而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需要采取正確及安全的方式方法使用,反之,會出現因藥物使用不當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1]。因此,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的用藥指導是非常必要的。該次就該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的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展開分析,觀察系統的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的糖尿病患者80例為對象展開分析,將這80例糖尿病患者分為A組和B組,每組患者40例。A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占40%。女性患者24例,占60%。患者的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為54.2歲。患病時間1~10年,平均患病時間為4.6年。B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占42.5%。女性患者23例,占57.5%。患者的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為52.8歲。患病時間1~10年,平均患病時間為5.0年。該次研究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兩組之間在患病時間及年齡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之間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此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其所用治療藥物主要為磺酰脲類藥物、非磺酰脲類促泌劑、二甲雙胍類及胰島素增敏劑等藥物。B組患者實施常規的用藥指導,即囑咐患者遵醫囑進行服藥控制機體血糖變化。A組患者實施系統的用藥指導。首先,要增強醫院護理人員的健康用藥知識,定期進行相關醫藥知識的培訓,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知識及教導能力。對藥物的使用劑量、作用及不良反應等進行分類記錄。相關的醫院護理人員要對所選的患者病情進行詳細的了解,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對藥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劑量進行調整。在藥物使用之前,要明確藥物的作用、藥物使用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傳達相關的藥物使用急救知識,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護理。對于老年患者需要多加關注,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低血糖不良反應,而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發生容易引發腦血管及心肌梗死等并發癥,因而對患者的血糖需要進行監測。特別是藥物聯合應用會導致藥物使用的安全度降低,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相關醫院醫護人員要向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的健康宣教,讓患者熟悉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告訴患者糖尿病治療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及健康用藥方法,使得患者掌握糖尿病用藥的相關知識。患者需要掌握藥物的名稱、劑型、劑量、治療用途、治療目標及藥物與藥物之間的作用關系等,熟悉藥物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癥狀,及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藥物的掌握熟練程度。
另外,護士要對患者定期進行隨訪,觀察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服藥依從性,若在患者服藥期間發現患者用藥錯誤的現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糾正。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可以通過在醫院開展宣傳欄、電視廣播、演講等形式進行宣傳指導。鼓勵患者適當進行運動,結合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血糖值的變化。為每位患者建立相關的檔案,檔案的內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家族史、藥物過敏史、藥物使用情況、服藥依從性、病情發展狀況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在藥物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癥狀主要為低血糖、酮癥酸中毒、高血糖等不良反應癥狀。并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觀察,將患者的服藥依從度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等3個指標[1-2]。完全依從:患者完全遵循醫囑服用藥物,沒有出現擅自停藥及換藥的現象。部分服從:患者偶爾出現擅自停藥現象。不依從:患者經常性的出現擅自停藥及換藥現象。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對所有患者在藥物服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分析,患者所發生的不良反應癥狀主要為低血糖、高血糖及酮癥酸中毒癥狀。A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5.0%,B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2.5%。A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要少于B組患者,數據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3,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布[n(%)]
②對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觀察,A組患者完全依從的有16例,部分依從的有20例,不依從的僅4例,服藥依從度為90.0%。B組患者完全依從的有10例,部分依從的有14例,不依從的有16例,依從度為60.0%。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0,P<0.05)。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主要原因在于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積累會導致機體的各代謝紊亂,影響機體內分泌代謝及排泄。并且在藥物不斷發展的今天,濫用藥物成為了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現象,因而降低了藥物療效,增加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趙慧楠[3]的研究顯示,系統的用藥指導能夠明顯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據其研究對照顯示,采用系統用藥指導方式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現象要少于未采用系統用藥指導的患者,系統用藥患者的并沒有出現酮癥酸中毒等嚴重不良反應。
該次研究則是針對糖尿病患者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用藥指導,用藥指導包括藥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劑量及藥物與藥物之間的使用關系等。醫院通過宣傳及治療時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的方式,向患者闡述糖尿病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包括藥物的使用劑量、藥物使用注意事項、及藥物使用后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的癥狀。通過以上方式,達到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提高患者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目的。此次的研究數據中顯示,B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32.5%,明顯要高于A組患者,說明系統的健康用藥指導可以減少患者在藥物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提高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既達到治療的目的,也能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具有實際可行性。而在兩組的服藥依從性方面進行觀察,A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為90.0%,而B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為60.0%,采用系統用藥指導的患者其服藥依從性要明顯優于常規用藥指導的患者,說明系統的用藥指導能夠提高患者對服藥的重視程度,能嚴格遵照醫囑服用藥物,保證了藥物的有效性,提高治療效果。服藥依從性的提高主要是因為患者對藥物使用有了正確的認識,了解健康用藥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覺的按時按量按方法服用藥物,因此提高治療效率,為臨床治療起到了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系統的用藥指導,可以改善患者的用藥狀況及飲食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減少或避免了患者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有效預防并發癥反應的發生,促進臨床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1]王云燕,金艷.社區開展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及效果的影響分析[J].海峽藥學,2016,28(5):150-151.
[2]朱金霞,王美仙.社區護士開展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5,27(9):192-193.
[3]趙慧楠,戴付敏,劉勇,等.影響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的危險因素及對策[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23):37-38.
R473
A
1672-4062(2016)10(a)-003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033
2016-07-03)
朱婷(1982.7-),女,江蘇泰州人,本科,初級藥師,主要從事藥劑調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