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穎大慶市中醫醫院檢驗科,黑龍江大慶 163311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
辛穎
大慶市中醫醫院檢驗科,黑龍江大慶 163311
目的 觀察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聯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2013 年3月—2014年3月間于該院就診的48例糖尿病患者,將其中24例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糖尿病組,24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糖尿病腎病組,另篩選同期該院體檢中心健康成人體檢人員24例作為對照組。然后進行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相關指標的統計學分析。 結果 實驗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且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HbA1c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糖尿病組和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血清HbA1c含量與血清C肽呈負相關和FBG呈正相關關系(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HbA1c與血清C肽水平發生異常,檢測結果可以作為反映胰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腎病輔助診斷有一定價值。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糖尿病;聯合檢驗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變化,緊張的生活節奏以及少動多坐的生活方式,使得我國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加劇,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1億人,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高達9.4%。可見,糖尿病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當前臨床醫學界重點關注的課題。糖尿病本身不但會使機體血糖出現異常,嚴重后會誘發各種慢性的并發癥,所以準確判斷糖尿病病人嚴重程度以及并發癥情況具有現實意義。就臨床實踐發現,對糖尿病病人測定空腹血糖值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方案,該文就該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就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做進一步評價,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該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各檢查指標均滿足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后檢測值超過10%以上者判定為重度糖尿病患者;檢測值≤10%者判定為輕度糖尿病患者。將其中24例輕度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組,24例重度糖尿病患者設為試驗組,同時選取來該院體檢的24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2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在36~70歲之間,平均年齡(53.0±4.1)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4±3.3)年。實驗組2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在39~71歲之間,平均年齡(51.2±6.1)歲;病程32~14年,平均病程(9.0±3.7)年。
1.2 方法
1.2.1 檢測方法 抽取受試者清晨空腹靜脈血,2 h內分離血清檢測其Hcy水平;留取晨尿和尿常規中尿蛋白。CysC和 U-mAlb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Hcy以酶循環法進行測定。
1.2.2 診斷標準 以 CysC>1.08mg/L,Hcy>14μmol/L,U-mAlb>20 mg/L為異常,并定為陽性。繪制曲線并比較ROC曲線下面積(AUC),以分析聯合檢測的診斷價值。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空腹血糖、2 h血糖以及血清C肽的測定結果

表1 空腹血糖、2 h血糖以及血清C肽的測定結果
2.2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進餐2 h后血清C肽各觀察指標比較

表2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進餐2 h后血清C肽各觀察指標比較
根據CP的測定結果,可較為清楚地了解到病情較為輕微的糖尿病患者群體中,由于患者的胰島功能普遍較好,當出現血糖濃度上升時就會引起了CP含量的上升。CP上升現象說明了胰島細胞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從而具有消耗性特征;且使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受到抑制,造成患者的血糖上升而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越重其CP含量表現出的下降趨勢越明顯。該組研究結果顯示,輕度糖尿病患者患者相較于健康人群的空腹血清C肽、進餐后2 h血清C肽明顯高,且成呈正相關性。重度糖尿病患者相較于健康人群空腹血清C肽、進餐后2 h血清C肽明顯更低,組間呈負相關性。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第三大疾病。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在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約90%的患者是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其早期診斷主要依靠微量白蛋白尿的檢測,而不是常規尿檢。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聯合檢測可能受標本收集、保存、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響,而使測定結果產生誤差。因此在檢測時需加注意。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聯合檢測糖尿病患者的各項指標對糖尿病?的腎損傷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檢測指標,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規律地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監測為醫護人員做臨床決策提供所需的數據。糖尿病患者進行多個時間點的糖化血紅蛋白監測,對于預防慢性并發癥有著重要意義。很多學者以空腹血糖作為糖尿病選擇性診斷標準,因為空腹血糖相對于餐后血糖更穩定且重復性較好。控制空腹血糖可使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平均下降約2%。在控制空腹血糖基礎上控制晚餐前血糖,使患者的HbA1c可以平均降低約2.5%。已診斷糖尿病患者中僅有一小部分是通過篩查空腹血糖確診的,更多的則是通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聯合檢測隨機血糖確診的,若不進行OGTT,僅依靠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將有82.4%糖調節異常者和78.3%糖尿病患者被漏診。而且監測餐后血糖對于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也有一定意義。空腹血糖對化血紅蛋白的影響占60%,餐后血糖則占剩下的40%。因此,糖尿病患者進行一天多個時間點的聯合監測及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越是接近達標就越應當注意監測餐后血糖。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驗是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指標,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陳孟春.聯合檢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臨床價值[J].武警醫學,2013,23(3):224-225.
[2]侯英楠,黃金英,沈淑波 .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200例臨床分析[J].哈爾濱醫藥,2012,25(2):102-103.
[3]林志榮,陳偉業,曹平.2型糖尿病中醫藥干預療效探討[J].廣州醫藥,2010,16(4):47-50.
[4]姜璐,馬鳳海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C肽水平與糖尿病腎病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9):16-17.
[5]王國洪,許瑞吉,張中書 .王筱劼血清 C肽濃度測定的臨床意義探討[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6(1):15-17.
[6]邢淑清,劉紅,李瑞新.血清 C肽測定在2型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9(12):73-74.
Serum C-peptide and Applica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XIN Y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Da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Da Q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163311 China
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serum C-peptid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detection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pds Selected March 2013 March~2014 year in the treatment of 48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s diabetes group,24 cas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group and filter over my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medical staff of 24 as the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adults.And HbA1c,fasting blood glucose(FBG),2 h after a meal blood glucose,serum C-peptide and other related indice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patients serum HbA1c and FBG,2H after a meal blood gluco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serum C-peptide level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tha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HbA1c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diabete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serum HbA1c level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C-peptide and FBG ar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5).Conclusion Diabetes and HbA1c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serum C-peptide levels,the test results can be used as the indicator of pancreatic disease severity and serum c-peptid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Serum c-peptid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Diabetes;Joint inspection
R587.1
A
1672-4062(2016)10(a)-010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05
2016-07-15)
辛穎(1982.10-),女,黑龍江肇州縣人,本科,主管技師,研究方向:臨床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