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芝,常麗,周翠平,候文麗.徐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江蘇徐州 003;.徐州市中醫院護理部,江蘇徐州 003
胰島素泵連接管在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脫管率的對比研究
曹玉芝1,常麗2,周翠平1,候文麗1
1.徐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江蘇徐州 221003;2.徐州市中醫院護理部,江蘇徐州 221003
目的對比在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脫管率的情況,分析脫管原因。方法 選取需要胰島素泵治療的26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隨機分成四組各66例,四組分別在3點、6點、9點、12點四個不同鐘點位置予以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對比四組脫管率,并通過問卷調查對比四組置泵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結果 四組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的脫管率對比,3點組脫管率為0,低于9點組的1.52%(P﹥0.05)、明顯低于6點組的9.09%(P<0.05)和12點組的10.61%(P<0.05)。置泵后四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對比,3點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6.97%,高于9點組95.45% (P﹥0.05)、明顯高于6點組的74.24%(P<0.05)和12點組的66.67%(P<0.05)。結論 3點或者9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的脫管率比較低,且置泵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較高,有重要臨床意義及推廣價值。
糖尿病;胰島素泵;連接管固定;脫管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不斷升高,對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胰島素泵是目前對糖尿病患者強化治療的有效手段,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島素輸入裝置,通過24 h持續動態皮下輸注胰島素的方式,模擬胰島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從而控制高血糖的治療方法[1]。胰島素泵的應用為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了轉機,但臨床工作中發現胰島素泵連接管在不同鐘點位置固定存在脫管率不同的現象。因此,該院對比研究在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的脫管率,以更有利于患者胰島素泵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該院收治需要胰島素泵治療的2型糖尿病 (T2DM)264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45例,女119例,年齡17~89歲,平均(61.28± 3.35)。隨機分成四組各66例,分別在12點、3點、6點、9點四個不同鐘點位置予以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平均胰島素泵治療7 d,平均住院日10.5 d。四組患者性別、年齡、治療天數、平均住院日數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診斷標準
T2DM診斷標準[2]:①伴有糖尿病癥狀,隨機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葡萄糖耐量試驗時2 h血糖≥11.1 mmol/L,參照世界衛生組織中的相關標準;④患者糖化血紅蛋白≥6.5%。
1.3 護理方法
1.3.1 胰島素泵選擇 四組患者均采用美敦力Medtronic公司的MMT—712型胰島素泵、MMT-318型輸注管路及MMT-332A型儲藥器,胰島素為禮來公司生產的速效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和諾和諾德公司生產的速效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由經過專業培訓的責任護士按胰島素泵置入操作流程埋置胰島素輸注針,并置于腹部,分別予以3點、6點、9點、12點四個不同鐘點位置方向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通過預先設置基礎率和三餐前大劑量進行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觀察記錄在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脫管率情況。
1.3.2 置管前的護理 (1)心理護理:在置泵前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及時向患者針對性講解胰島素泵的相關知識,治療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優越性。(2)告知護理:讓患者簽置胰島泵使用告知書,詳細說明使用胰島素泵相關注意事項。①胰島素泵在使用期間,請患者不要帶泵進行醫療放射檢查及治療(如:X光照射、CT掃描、核磁共振、伽馬刀治療、微波治療等);如需檢查、治療前請讓護理人員將泵取下;不得擅自調節胰島素泵;保持管道通暢、不得折疊、扭曲。②請患者注意在進餐前,一定要讓護理人員追加餐前大劑量,追加后5 min內進餐,進餐要符合糖尿病飲食要求。③置泵期間,如遇低血糖癥狀(如:心慌、頭暈、出汗或強烈的饑餓感等),注射部位疼痛、出血、紅腫、膠布過敏,針頭脫出,胰島素泵震動、有“滴、滴”的報警聲時,請及時告知護士以便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④請患者不要離開醫院,并按醫囑嚴密監測血糖。⑤評估患者體重、體型、皮膚狀況,是否有過敏史。⑥置泵前至少24 h停止使用中長效胰島素,改用短效或速效胰島素,作用僅持續6~8 h,胰島素泵應用應在體內無胰島素蓄積的情況下進行。
1.3.3 置泵方法及護理 ①囑患者取坐位或平臥位,選擇合適的輸注部位,避開瘢痕、硬結、感染、腰帶位置,用0.2%碘伏消毒局部皮膚2次,一手繃緊皮膚,另一手持針頭的兩翼,將針頭快速刺入皮下,固定貼膜。分別在3點、6點、9點、12點四個不同鐘點位置予以妥善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根據醫囑調試胰島素基礎率,將泵掛于腰帶上或裝在褲袋內。②在置泵過程認真檢查儲藥器和輸注軟管內有無氣體,確保儲藥器和輸注軟管內無氣體。③調整胰島素泵各項參數,觀察測試儀器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熟練掌握及時處理胰島素泵常見報警。按醫囑輸注餐前大劑量。④采用指血監測指導,注意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尤其是置泵后3~5 d為胰島素劑量調整期,容易發生低血糖。按時監測血糖情況。⑤注意觀察置泵部位有無皮膚感染,如有感染,應立即更換輸注部位和裝置,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新輸注部位與原輸注部位應相隔2~3 cm以上。長期用泵者均應3~5 d(冬季可適當延長5~7 d)更換一次輸注部位。⑥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健康教育學堂專題講座,個體教育指導,閱讀糖尿病知識手冊,電話隨訪與咨詢指導,病友聯誼會等。
1.4 觀察指標
①四組患者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的脫管率。②置泵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1.5 療效評估
①脫管率:對比四組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的脫管率情況,每組脫管率%=每組置泵期間脫管數/每組置泵總數×100%。②對比置泵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問卷為該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設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答案,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技術滿意度、護理服務滿意度、舒適滿意度、環境滿意度、人文環境滿意度等等5大項目25個具體條目,每個具體條目中顯示評分等級:滿意計4分,基本滿意計2分,不滿意計0分,總分滿分為100分。總分80≥者為滿意,60≤總分<80者為基本滿意,總分<60者為不滿意。患者的滿意率%=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置泵后2周由調查者(經過專業培訓的責任護士)發放和收回問卷,問卷均由被調查者(患者)自行填寫。
1.5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脫管率比較
見表1。

表1 四組不同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脫管率[n(%)]
2.2 置泵后四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表2 置泵后四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n(%)]
胰島素泵于上世紀 70年代已開始應用于臨床,胰島素泵皮下持續輸注能減少或免除由于每日需多次進行皮下注射所帶來的痛苦與不便,且提高了藥物的利用率,縮短血糖達標時間和降低嚴重低血糖發生率[4-5]。胰島素泵的應用原理是模擬人體胰腺正常生理功能分泌胰島素的特點,按程序化設置后經皮下持續24 h輸注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并可在餐前輸注負荷劑量胰島素控制餐后高血糖,使患者獲得良好的24 h血糖水平控制效果。T2DM患者發病初期是可逆的,其分泌功能可能是受到慢性高血糖的抑制而處于暫時休眠狀態,補充外源性胰島素來改善患者胰島β細胞分泌缺陷、控制血糖水平,是阻止或延緩DM及其并發癥進展的關鍵[6]。
在胰島素泵持續輸注這一全新的糖尿病強化治療過程中,護士是直接重要參與者,必須熟練掌握標準的操作流程,及時發現并排除報警,正確處理故障,避免連接管脫管,降低脫管率,保證儀器正常運轉。注意加強個性化健康教育,及時評價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這樣才能保證實時動態胰島素泵系統的順利完成,并為醫生和患者提供多方信息資料數據。該院在胰島素泵的臨床應用工作中,探討對比胰島素泵連接管在3點、6點、9點、12點四個不同鐘點位置固定的脫管率,分析脫管原因。并通過問卷調查對比置泵后四個不同鐘點位置固定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3點組脫管率為0,低于9點組的1.52%(P﹥0.05)、明顯低于6點組的9.09%(P<0.05)和12點組的10.61%(P<0.05)。3點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為96.97%,高于 9點組 95.45%(P﹥0.05)、明顯高于 6點組的74.24%(P<0.05)和12點組的66.67%(P<0.05)。分析原因:①在6點或者12點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時,由于接近于垂直方向固定連接管,6點位置患者穿褲子時容易往上帶出連接管,12點位置患者脫褲子時容易往下帶出連接管,致使連接管容易脫管。因此,在6點和12點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脫管率高,且置泵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較低。②在3點或者9點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時,由于接近于水平方向固定連接管,基本不會影響患者穿脫褲子。因此,在3點和9點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脫管率低,且置泵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較高。③從收集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中的護理技術滿意度、護理服務滿意度、舒適滿意度、環境滿意度、人文環境滿意度等5大項目的調查結果來看,四組比較主要是舒適滿意度項目的分值差異較大,這可能與在6點和12點鐘點位置固定胰島素泵連接管時,患者穿脫褲子不方便,脫管率高有關,其余4大項目的分值差別不大。因此,置入胰島素泵固定連接管方向應該盡量避免6點和12點鐘點位置,最好選擇3點或者9點位置固定,以減少脫管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及推廣價值。
[1]陳鋒.淺談胰島素泵臨床應用新進展[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5,11(2):60-61.
[2]陳蘭.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患者舒適護理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40(5):268-269.
[3]杜麗成,黃秀琴,陳良苗,等.應用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5,1 (6):509-511.
[4]張.霞..胰島素泵治療兒童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現狀[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3):56-58.
[5]汪江波,俞冬梅,孫海燕.胰島素泵短期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物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2,52 (34):68-70.
[6]張先祥,陽皓,羅涌,等.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后治療方案的選擇[J].重慶醫學,2013,42(27):3214-3216.
R587.1
A
1672-4062(2016)10(a)-0111-03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11
2016-07-16)
曹玉芝(1961.7-),女,江蘇徐州人,本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內分泌科護理。
常麗(1962.10-),女,江蘇徐州人,本科,大內科護士長,主任護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內科護理,E-mail:15150010 233@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