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舒琴,余文華寧德市醫院,福建寧德 35210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對孕婦妊娠結果的影響分析
應舒琴,余文華
寧德市醫院,福建寧德 3521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果的影響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入院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加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妊娠結局與新生兒健康情況。 結果 實驗組患者BMI指數、孕期體重提升、分娩時體重、羊水指數、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患者高血壓、羊水過多、剖宮產與尿路感染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胎兒窘迫、早產與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新生兒窒息、低血糖與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果的影響效果顯著,借鑒意義重大。
綜合護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泛指在妊娠期間出現的糖代謝異常,可以發一系列不良并發癥,嚴重影響母嬰健康,造成惡性妊娠結局,是現階段臨床上最要走的產科疾病之一[1]。有研究指出[2],影響妊娠結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施加合理的護理措施,因此護理干預在GDM領域具有深遠的臨床意義。為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果的影響效果,將該院100例患者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入院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所有患者均滿足人衛第五版《婦產科學》[3]中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同時排除:①依從性較差患者。②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或嚴重遺傳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病患者等。其中,實驗組患者年齡24~32歲,平均年齡為(27.8±1.3)歲,孕周34~38周,平均孕周(36.2±1.7)周,體重49~74 kg,平均體重(53.8±2.2)kg,初產婦20例,經產婦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為(27.1±1.5)歲,孕周34~38周,平均孕周(36.6±1.4)周,體重48~72 kg,平均體重(53.4±2.5)kg,初產婦18例,經產婦32例。該研究所涉及的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體重與產次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即入院指導、孕期監測、體位護理、日常查房、用藥操作、床邊護理與生活護理等,實驗組患者則加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①健康教育:組建健康教育小組,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對疾病的基本常識進行深度教育,對患者及其家屬結合切身實際進行評估,查找患者認知薄弱地方,并予以針對性健康教育,可通過微信、QQ群等通訊方式對健康知識進行宣傳,并進行一對一訪談式教育等。②心理干預:開展集體式心理輔導,是其心境進入正常軌道,引導其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并正視自身疾病,積極迎接治療,可采取小組討論方式分享各自經驗,并針對出現頻次較多的問題進行重點記錄;采用放松療法轉移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獨處,囑家屬時刻陪伴等。③飲食干預:因患者均處于7個月之后,因此均采取第三階段飲食量,即相比孕前增加20 g蛋白質,825 kcal熱量,并增加水果、豆制品、海產品與蔬菜的攝入量,如草莓、牡蠣、豆腐與洋蔥等,可多食用苦瓜,以補充類似胰島素物質,同時給予鈣、鐵液劑,切忌生冷與辛辣食品,食品多采用燉煮,每日5~6餐,少食多餐。④運動干預:科學選擇運動時間,避免在空腹或胰島素劑量過大時進行運動,選擇散步、孕婦操與瑜伽等有氧運動進行鍛煉,并以孕婦接受的運動強度進行,一般以餐后90 min最優,1次/d;如孕婦不宜下床,可采用床上上肢運動,30 min/次。
1.3 檢測方法
觀察指標共包括體重、身高、孕期體重提升、分娩時體重、羊水指數、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并記錄高血壓、羊水過多等妊娠結局與窒息、缺氧性腦病等新生兒健康情況。其中BMI指數=身高/體重2。
1.4 統計方法
采用IBM公司SPSS 19.0軟件分析全部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相關臨床指標的比較采用t檢驗,妊娠結局與新生兒健康情況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明顯,若P<0.01,表示差異顯著。
2.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經t檢驗后,實驗組患者BMI指數、孕期體重提升、分娩時體重、羊水指數、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
臨床表現 實驗組(n=50) 對照組(n=50) t值 P值BMI指數孕期體重提升分娩時體重羊水指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0.21±0.42 16.21±1.03 67.10±2.15 109.74±19.62 4.41±0.71 6.52±1.84 21.36±0.50 17.94±0.87 70.32±2.26 124.38±20.66 5.85±1.34 8.90±2.49 12.453 9.073 7.299 3.633 6.714 5.436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比較
經χ2檢驗后,實驗組患者高血壓、羊水過多、剖宮產與尿路感染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胎兒窘迫、早產與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n(%)]
2.3 兩組患者新生兒健康情況比較
經χ2檢驗后,實驗組患者新生兒窒息、低血糖與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新生兒健康情況[n(%)]
據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GDM占全部妊娠的7%左右,并隨著不斷增長的生活水平而逐年升高,因受種族影響,GDM在臨床上的發病率位于1%~14%,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產科疾病[4]。有研究指出[5],若妊娠期間血糖超出生理范圍,孕婦更易發生流產、羊水過多與高血壓等惡性疾病,而新生兒則更易產生低血糖與高膽紅素血癥,甚至直接威脅母嬰生命,因此在臨床上需予以高度重視。有學者提出,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給予適宜的護理干預也尤為重要,因絕大多數患者拒絕在孕期使用胰島素,因此多采用飲食與運動療法,而兩者均屬于護理干預范疇[6]。國外文獻指出,在妊娠中后期,母體葡萄糖的消耗較為迅速,如營養攝入不足將可導致饑餓性低血糖,而過多飲食又造成營養過剩,因此如何控制飲食的攝入則顯得尤為重要。妊娠期和產后進行適量運動的安全性目前已得到證實,并且提出規律的有氧運動可改善GDM的疾病水平,因此,針對GDM患者,應給予更專業的護理模式。綜合護理干預是目前臨床上最專業、應用最廣泛與最科學的護理模式之一,可針對GDM而制定相對應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與運動干預,對GDM患者的妊娠結局意義重大[7]。
為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果的影響效果,將該院100例患者進行觀察。數據顯示,實驗組患者BMI指數、孕期體重提升、分娩時體重、羊水指數、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高血壓、羊水過多、剖宮產與尿路感染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胎兒窘迫、早產與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新生兒窒息、低血糖與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可以看出,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穩定患者生理指標,減少惡性妊娠結局發生率,并改善新生兒健康水平。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果的影響效果顯著,借鑒意義重大。
[1]陳清燕,戴紅燕,鄭雅琴.強化護理干預模式對GDM母嬰并發癥及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29(3): 416-418.
[2]劉麗娜.護理干預對促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8):168-169.
[3]樂杰.婦產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50-154.
[4]張莉,孫冬梅,周娟,等.全程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6,16(3):18-21.
[5]楊麗英.妊娠中晚期營養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分娩結局和新生兒體重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6,59(5): 472-473.
[6]黃愛龍.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果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33):123-124.
[7]李春霞.院外認知行為護理對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6):670-671.
R473.71
A
1672-4062(2016)10(a)-015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57
2016-07-12)
應舒琴(1983.11-),女,福建寧德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