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王愛云,楊振菊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眼科,河南焦作 454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探究
劉娟,王愛云,楊振菊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眼科,河南焦作 454000
目的 研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2016年1月該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隨機抽取的100例。將上述100例老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普通組50例和系統組50例。普通組行普通護理,系統組行系統化護理。比較(1)滿意度;(2)干預前和干預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差異;(3)干預前和干預后患者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的差異。結果 (1)系統組較之普通組滿意度更高(P<0.05);(2)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似(P<0.05);干預后系統組較之普通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改善更顯著(P<0.05);(3)干預前兩組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相似(P<0.05);干預后系統組較之普通組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改善更顯著(P<0.05)。結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行系統化護理效果確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護理干預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糖尿病常見嚴重并發癥,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可加重視網膜病變,損害視功能,不僅可影響患者視力水平,還可影響其情緒、社會功能等,導致其生存質量受到不良影響。因而,在治療的同時加強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干預非常重要[1-2]。該研究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2016年1月該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隨機抽取的100例。將上述100例老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普通組50例和系統組50例。系統組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54.34±5.13)歲。體重42~78 kg,平均體重(57.13±6.02)kg。其中,小學文化有14例,中學文化有21例,大學文化有15例。普通組患者男36例,女14例,年齡 31~76歲,平均年齡(54.31± 5.25)歲。體重42~79 kg,平均體重(57.58±6.21)kg。其中,小學文化有14例,中學文化有22例,大學文化有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有可行性。
1.2 方法
普通組行普通護理,系統組行系統化護理。(1)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年齡、病程、血糖情況、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保健意識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內容包括糖尿病發病原因、視網膜病變原因、表現、治療和預后等,可采取專題講座、健康手冊發放、電視播放、口頭講解等形式,對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應耐心進行反復講解和解釋。(2)飲食護理。根據患者血糖水平制定合理飲食計劃,限制蔗糖、葡萄糖和蜜糖,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食用豆類、綠色蔬菜等含糖低的食物,并控制飲酒。(3)血糖監測。對患者和家屬就血糖監測的意義進行解釋,指導患者和家屬自行進行血糖監測并準確記錄,以便醫生根據患者血糖變化情況對用藥方案進行調節。(4)心理護理。因長期用藥,加上疾病影響,患者可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應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使其消除不良情緒,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治療[3]。(5)專科護理。根據患者臨床分期以及個體化差異采用激光、手術或藥物治療,并對相應的專科護理和保健知識進行說明,加速患者機體康復。如急性視網膜出血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并加強基礎護理,減少眼部活動和頭部震動,避免出血加重;激光治療者術后當天應注意臥床休息;伴隨視網膜脫離的患者,應嚴密觀察術后并發癥,預防再次視網膜脫離。(6)運動護理。鼓勵患者培養運動習慣,說明運動的好處和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運動應根據患者年齡、愛好和體能情況等進行制定,避免劇烈運動。(7)生活護理。生活上應規律作息,積極預防感冒的發生,并做好個人衛生工作,預防皮膚感染的發生。(8)社會支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因視力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也隨之下降,生活上需家屬照料,因而,需加強對家屬的宣教,確保家庭對患者的支持和關心,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療[4]。
1.3 觀察指標和標準
比較(1)滿意度;(2)干預前和干預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差異;(3)干預前和干預后患者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的差異。通過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該次護理服務態度和技能等整體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滿分100分,90分以上視為非常滿意;70~90分視為比較滿意,低于70分視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在該組患者中所占比例[5]。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主要包括4個維度,為調節能力;遠視力、移動和光感;讀和精細動作;日常生活能力。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相比較
系統組較之普通組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相比較[n(%)]
2.2 干預前和干預后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相似(P>0.05);干預后系統組較之普通組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改善更顯著(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和干預后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相比較()

表2 干預前和干預后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相比較()
注:與干預前相比較,#表示P<0.05;與普通組干預后相比較,*表示P<0.05。
組別 時期 調節能力 遠視力、移動和光感讀和精細動作日常生活能力系統組普通組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9.67±1.72 (13.48±2.71)#*9.65±1.74 (11.43±2.59)#26.05±4.22 (37.52±7.59)#*26.06±4.21 (32.98±5.34)#11.48±2.62 (13.97±3.68)#*11.46±2.61 (12.57±0.69)#13.67±1.72 (15.48±2.71)#*13.65±1.74 (14.43±1.59)#
2.3 干預前和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似(P>0.05);干預后系統組較之普通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改善更顯著(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和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較()

表3 干預前和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較()
注:與干預前相比較,#表示P<0.05;與普通組干預后相比較,*表示P<0.05。
組別 時期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系統組普通組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13.21±3.55 (7.67±1.81)#*13.17±3.22 (9.25±2.41)#*16.37±4.72 (9.18±2.71)#*15.95±4.16 (11.43±5.29)#
糖尿病為終身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但行為和生活方式對病情控制也非常重要,因此,需加強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系統護理干預。系統護理干預的實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掌握糖尿病用藥知識和藥物不良反應,并強化治療信心,遵醫囑用藥,以達到有效控制血糖和改善生存質量的目的。系統化護理干預的實施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宣泄,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并掌握胰島素用藥方法,更好控制血糖水平,減輕視網膜病變損害,延緩病情進展。
該研究中,普通組行普通護理,系統組行系統化護理。結果顯示,系統組較之普通組滿意度更高,干預后系統組較之普通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改善更顯著,說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行系統化護理效果確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1]廖淑芳,陳柳.162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6):308.
[2]李弢,王潔.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85-1987.
[3]張玉枝,吳愛琴,范玉紅,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16):1980-1981.
[4]戴彩云,周美英,彭沁波,等.社區護理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后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25-627.
[5]崔雅嵐,周長江.淺談社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護理干預[J].醫藥前沿,2015,24(14):355-356.
R59
A
1672-4062(2016)10(a)-017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73
2016-07-06)
劉娟(1980.10-),女,河南焦作人,大專,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