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雷
摘 要 現實校園足球教學,面臨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如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師資結構,教師、學生、家長甚至是領導觀念,學生業余可支配時間,應付比賽、賽前急抓要成績等,真正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關鍵詞 校園足球 足球文化 有效教學
一、當前校園足球訓練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倡導在全國各城市開展校園足球,是對全國開展足球和推動足球發展的良好對策。近期,校園足球的發展也比較快,許多學校足球隊伍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各級教育部門都在組織、舉辦各種聯賽,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推動地方足球運動的發展。
但是,從根本上看,校園足球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一是社會影響力沒有達到規模,對校園足球的理解不夠,這需要我們要對校園足球的發展上下功夫,觀念要改變,只有向外推出,達到一定的影響力,才能推動基礎足球的普及,真正地促進地方足球的發展,為國家足球事業提供更好的足球人才;二是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經費投入欠缺、場地的限制、人力不夠等很多因素制約校園足球的發展。
(二)師資結構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教師足球運動水平參差不齊;二是學校班級人數多、班額大;三是教師承擔的課時多;四是足球專業教師和參與學生人數少。農村大部分學校的學生人數編制都超額,每個班人數將近50多人,這對體育教學的組織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足球的教學和訓練,受傷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在教學中出現傷害事故,責任在于教師,所以體育教師很少按照教學內容和計劃進行,隨意安排教學內容現象時有發生。體育老師的足球水平非常重要,老師足球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們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他們對足球的興趣愛好;五是體育教師出現高齡化,部分體育教師年齡出現在40歲以上,甚至有的50多歲還在體育教學一線,存在體力、精力不足,講的透徹,示范不到位,尤其是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體育教學主要是教師的示范為主,動作示范不到位,造成誤導,從而教學質量下降。
(三)教師、學生、家長甚至是領導觀念有待轉變
社會、家長不支持孩子參加足球運動。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較高,追求學習成績,讓孩子參加周六周日的補課、興趣班、輔導班等,占用了孩子體育活動時間,因此很多家長不支持孩子的足球運動。校園足球比賽前期中,我們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沒有人。這個人可能就是指的足球隊員。一個學校上千人也挑不出10-20來個足球隊員來,這就是我們的認識和觀念還沒有轉變。假如學校每學期組織校內足球賽,形成固定的足球賽制,每個班有近一半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長期堅持,校園足球才能搞得紅紅火火。
(四)升學指揮棒引領,學生業余可支配時間少
由于教學質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或班級好壞的標準,所以在學校里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是不可能有很高地位的。應試教育主導了學校教育,教師、家長給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家庭作業、周末的補習課、輔導班占用了孩子課余的時間,學生根本沒有閑暇時間來參加足球運動。
(五)應付比賽,賽前急抓要成績
學校一般在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項體育比賽前一個月或者半月,領導們比較重視,親臨現場,指手畫腳,平時不過問,也不組織訓練。體育項目不是一天、一月能夠出成績的,好成績那是長期的結果。班主任不支持學生參加足球運動,使學生在足球運動上不能有太多投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上。
(六)保險等措施跟不上
近年來,校園體育活動中運動損傷、隊員猝死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使學校領導和教練們產生了心理陰影。很多學校為了抓安全,禁止一切有危險的體育活動,禁止舉辦各種體育比賽。
二、校園足球教學訓練的對策
(一)改善場地等設施條件,為足球運動的普及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
從現有情況來看,部分學校還沒有足球場地,部分學校的足球場地為水泥、花磚,不符合學生運動條件,長期下去會造成學生身體上的傷害。政府應拿出一定資金給每校建立一個標準的足球場地,學校可以適當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來維護場地和體育器材的購置等。
(二)建立長期有效的比賽機制
競賽是促進學生足球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推動學生足球運動廣泛開展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園足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內或校外的足球競賽,可以使學生生活更豐富,興趣愛好更廣泛,從而讓學生身心更加健康的發展。校園足球文化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家長們是校園足球文化的利器。學生的參與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學生可以通過足球競賽獲得屬于他們的榮譽,從而使學生有自豪感和榮譽感,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學校可以通過足球競賽向社會展現學校的知名度。這樣的良性循環對推動足球運動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要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多方面協調配合才能實現。
組織和參加各種足球比賽,建立校內外足球聯賽,加強校外足球的交流,健全足球業余訓練網絡,聘請有能力的志愿者、足球教師,教練員,幫助學校搞好足球運動的開展。
(三)提升體育教師足球專業技能
加強體育教師的長期、短期培訓,提高他們的自身足球水平、訓練能力。體育教學手段需要創新。同時,學校應該每周每班一節足球課,讓學生逐漸的融入到足球當中,提高他們對足球的認識,增加學習足球的興趣。
(四)教學和訓練相結合,制定安全預案
要把校園文化建設與足球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體育課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改變以競技為主的足球比賽形式,使足球活動向個性化、娛樂化、健身化、大眾化方向發展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興趣學生對體育文化的需求,以吸引各種懷有不同目標的學生去關心足球、認識足球,并最終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另一方面,可以把校園足球賽作為校園足球文化的一種推廣方式。以幾所或幾十所學校之間的比賽來拉動社會、家長的關注,鼓勵社會企業來贊助這些學校之間的比賽,從而能使足球比賽良好的開展下去,使足球文化的普及更加完善。要吸引全社會的目光,來關注校園足球的開展,關心校園足球,關注孩子在足球中獲得的快樂,也只有達到這個目的,中小學校園足球文化才能開展的如火如荼。同時要組織專業的體育教師或教練進行指導,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學生在參加有組織的足球活動時,應有指導教師負責訓練和學習,訓練強度要安排適宜,防止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
(五)將足球項目納入中考等考試內容中,迫使家長、學生、領導等更新觀念
學校、社會和家庭應全面支持學生參加有組織的足球活動,從全面發展的態度入手,調整孩子的生活制度,使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化人才。
總之,校園足球的發展存在不少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一線教師應該不斷去探索和發現足球運動的奧妙和規律,為我國足球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尋找到切實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