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紅
護士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趙麗紅
目的:對護士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進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對象是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20名護士。對所有護士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認知情緒調節以及應對方式情況。
護士 認知情緒調節 應對方式 影響因素
認知情緒調節是一種個體素質的體現,主要是個體在面對來自外界或自審環境對負性事件的表現[1],本次調查具體報告如下。
(一)基線資料
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將我院護士20名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所有護士均為女性,年齡最大為39歲,最小為20歲,平均年齡(29.33±2.16)歲;護齡1~20年,平均護齡(9.60±1.02)年;文化水平:大專6名、本科9名、研究生及以上5名。本次研究均符合倫理學依據。
(二)方法
調查量表:本文采用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問卷中文版(CERQ)的方式對個體面對負性事件所采取的態度進行評估,分為沉思、責難自己、積極重新評價、積極重新關注、接受等。每個項目5分為最高分。
應對方法問卷(CSQ)使用評估個體應對行為及方式特點進行,由求助、幻想、自責、退避、合理化、解決問題等6個因子組成,每個項目做高分為2分,一共62個條目,使用方法頻率越高以分數越高表示。
(三)觀察指標
對比護士CERQ-C評分與常模評分,對認知情緒調節策略特征進行分析;觀察臨床護士SCL-90與常模評分,并機械能對比;對CERQ-C評分、SCL-90與CSQ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四)統計學處理
用(`c±s)表示SCL-90、CSQ、CERQ-C評分情況,采用t進行檢驗。將所有護士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如果兩組數據之間的P值小于0.05,則表示這兩組數據之間對比存在顯著差異。
(一)護士認知情緒調節狀態情況
表1 護士認知情緒調節狀態
(二)護士應對方式各因子情況
表2 護士應對方式各因子情況
求助0.01 1.04 0.53 0.20幻想0.03 1.10 0.57 0.18自責0.02 1.08 0.55 0.15退避0.01 1.10 0.56 0.19合理化0.00 1.07 0.54 0.21解決問題0.01 1.41 0.71 0.19
(三)相關性分析
表3 護士認知情緒調節因子與應對方式相關性
護士是專業的醫療服務人員,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專業性的特征,確保能準確地執行相關工作,在工作期間要求高度集中精神[2],在工作應激狀態下,若出現負性事件會導致護士以消極與積極2種態度處理事情,所以,護士應積極地面對事件,并進行理性的思考。
研究結果顯示,護士認知情緒調節分數由低到高為責難自己、積極重新關注、積極重新評價、接受、沉思;護士各應對因子平均分以解決問題為最高,其次由高到低分別為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責;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
總而言之:護士認知情緒調節以及應對方式整體呈正向趨勢,相關性正向為主,客觀條件影響不大。
[1]賀屏.新畢業護士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959~1960.
[2]章方霞,李飛,章徐潔.臨床護士認知情緒調節對應對方式及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3):116~118.
(作者單位:右江民族醫學院護理學院)
本文系2013廣西高校科研立項項目資助,課題名稱:護士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13LX101。
趙麗紅(1977-),女,廣西百色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護理教育及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