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姍姍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工作;新模式
現代社會中,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在不斷進行著改革與創新。網絡的發展滲入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傳媒行業領域,新媒體的發展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但同時,從事著相關工作的人們也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機遇、大挑戰中不斷地調整著自己。新傳媒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斌說:“新媒體是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那究竟什么是新媒體?對于新媒體的界定,眾多學者們也都眾說紛紜。
本文就從筆者正從事的新聞播音主持工作著手,淺談新媒體時代中新聞播音主持工作者遇到的新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個人的一些應對方法。希望通過本文讓人們更加了解新媒體,以及新媒體時代中的播音主持工作。
一、“新舊”媒體的過渡與轉型
百度上有“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的解釋。而這也就決定了新媒體具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交互性、及時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點。同時,在大環境的轉變下,新聞播音主持工作也早已不再是人們曾經印象中衣冠筆挺坐在電視屏幕中“一本正經播新聞、一字不差念稿子”的簡單工作形象了。現在對于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的定義更加深遠也更加寬泛了,除了傳統電視的老牌節目《新聞聯播》之類的新聞節目,現在的受眾也會有更多渠道可以獲取新聞,也有更多的新聞節目類型可供選擇,比如各類新聞網站、新聞APP……甚至微博上某網友隨手拍的一段視頻,都可以為大家提供新鮮資訊,讓大家了解各方面的新聞咨詢。而這里面,播音員、主持人的風格多種多樣、節目形式多種多樣,有的網友隨手拍攝的視頻甚至沒有主持人。
二、新機遇創造新模式
我們傳統思維模式中的新聞節目是偏于死板的,播新聞也是拿著精煉的稿件操著慣用的“播音腔”。稍微新潮些的有遼寧衛視的《說天下》、齊魯電視臺的《拉呱》等節目,用地方方言,主持人以親切、幽默的風格著稱。但是現在我們擁有的資源更多、傳播渠道更廣泛、受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于是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能捕捉到受眾感興趣的有價值的新聞,同時也能創新節目模式,以更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做新聞,這也一樣要求新聞播音員、主持人能夠更新思想,以新的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形象出現。最近由優酷與銀河酷娛聯合出品的網絡節目《火星情報局》,由汪涵擔綱主持(節目中稱作局長),薛之謙、寧靜、周杰等明星為嘉賓,以全新的節目模式呈現網絡上、生活中新奇的發現,在以特工的形式毫無痕跡進行點評,剛一播出就迎來網上超高點擊量。還有最近很火的脫口秀節目,用脫口秀的形式侃新聞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更海量的資源、更廣闊的平臺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讓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煥發出新的活力。
三、獨立思想與緊跟時代
曾經,傳統媒體時代受眾獲取新聞資訊的途徑有限,多數賴于報刊、廣播、電視。這類媒體傳播的信息有限,具有局限性,而當時的信息開放度不夠,人們對于新聞的敏感度還不夠高,對于信息更新的速度要求也不高。所以播音員、主持人似乎只要念好編輯過的稿件,把新聞內容傳達給受眾了解就可以了。但是,當今社會,播音主持工作者“傳達”的作用越來越微弱了。就如著名主持人楊瀾所說:“時下的觀眾不再依賴主持人的‘二傳手作用,如果不說出‘我認為,你的價值就被電腦取代了。”所以,新媒體時代中的播音主持工作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獨立判斷與分析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除了修煉好良好的語音面貌、扎實的播音基本功,對于一個新聞事件的準確把握與深入分析、獨到見解比“傳達什么、如何傳達”更重要。比如深受觀眾喜愛和信賴的新聞節目——白巖松主持的《新聞周刊》一直是新聞評論類節目中的翹楚,而白巖松的評論可謂是這個節目的靈魂所在。在這個時代,新聞節目需要的正是這樣能握住時代脈搏、有著獨立思想的播音員和主持人。
四、職業操守與價值取向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生活模式如何轉變,作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職業操守不能變,堅守的價值取向不能偏。無論以何種方式做新聞,以何種面貌出現在觀眾面前,都必須端好心中的一桿道德價值秤。尤其是新聞工作者,嚴守事實真相,為百姓發聲,一定要牢記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曝光類電視新聞節目《焦點訪談》,主持人的責任是以揭露社會陰暗面為主,為民立命;黑龍江廣播電臺節目《行風熱線》,以“推進行風建設,樹立行業新風,化解各種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為宗旨,以媒體發聲,捍衛指責道義。鐵肩擔道義,懷有強烈道德使命感及社會責任感的播音員、主持人也必將被觀眾記住。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所有新聞媒體都面臨著要實現從模擬新聞到數字新聞轉變的艱巨任務。所以各類媒體必須要利用技術創新實現轉型,為受眾帶來更好的體驗。而作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者,更要走在時代前沿,緊跟時代潮流發展,轉變思想,快速接受新觀念,把握新機遇,尋找新對策,應對新挑戰。□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