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英
一、有效評價約束了學生行為,改善了課堂紀律
傳統教學方式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不學都是自己的事,于是,開小差、同桌交頭接耳的現象屢見不鮮,課堂紀律需要教師不斷提醒維持。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師制定了有效的小組評價制度,如果有組員或組長干與學習無關的事,會給相關組員或相關小組酌情扣分,相反,積極參與學習、認真討論問題或是紀律表現較好的組員或小組會有相應的加分獎勵,最后根據得分情況評出優秀組員和優秀小組。這樣的評價制度讓每個學生都有了一定的責任意識,為了不給自己或本組扣分,他們都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加入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來。可以說,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制度有效改變了原先的局面,約束了學生的不良行為,極大地改善了課堂紀律。
二、有效評價調動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制度中有優秀組員的評選,這就要求組內每個成員對知識有自己的看法,這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還可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互相闡述交流還能擴展他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同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中每個成員為了獲得優秀組員或優秀小組的獎勵,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較容易解決了。它為每位學生參與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為發展學生的合作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有效評價增強了團體意識,培養了合作精神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各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教師要引導學生懂得“分工不分家”,成員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寬容、共同提高,營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合作學習環境。在合理有效的評價制度的監管指導下,各小組的組長要負責監督組員每節課回答問題的次數,并將其作為評價優秀組員的依據之一,這樣,不僅避免了學優生搶答“鏡頭”,又能督促學困生主動參與,從而保證了每個成員都有承擔學習任務中每個具體職責的機會。為了與其他小組競爭,獲得優勝小組,各組內成員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進而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可以說,是有效的評價制度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組員之間互幫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使得同學之間建立起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感情的過程,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每一位成員都溶入集體中,增強了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有效評價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競爭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師生關系因授課方式的過于呆板,教師講學生聽,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容易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主動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由于有相應的獎勵評價,比如,組內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會有不同的獎勵分值,組間搶答也有相關獎勵等。于是,教師往往在明確學習任務后,學生都會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思考、討論、合作、探究,氣氛活躍而有序。教師通常會在各小組之間,進行點撥、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松、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各組成員為了讓本組得分更多而獲得優秀小組,他們積極回應別組的問題,甚至搶答,都不甘于輸給別組,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