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艷梅
摘 要 在調查中發現,旅游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普遍不高,其原因除了對專業英語重視程度不夠之外,關鍵是受到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本文從學習興趣、害羞心理、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疏導對策,以全面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
關鍵詞 旅游專業 英語口語 心理因素 疏導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109-02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國外游客人數迅速增長,導游的英語水平在職業技能素質中越來越重要,因此,學好英語口語是旅游專業學生適應新時期旅游發展的必備條件和基本功。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旅游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普遍不高,其原因除了對專業英語重視程度不夠之外,關鍵是受到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和發展階段除了受其本人的智力因素和已有知識影響外,非智力因素也起著很大的制約作用,主要障礙表現為語音、詞匯、跨文化知識和心理障礙等方面。語言是旅游專業學生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旅游從業人員服務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想要盡快提升英語口語水平,就必須從影響自身英語口語學習的心理因素入手。
一、影響旅游專業英語口語學習的心理因素
1.缺乏持久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學習興趣,大腦就會處于一種興奮狀態,思維也就活躍起來。這樣,學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愉快。可很多學生從開始就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經歷多次失敗和挫折后,有些甚至采取了放棄的態度。
2.害羞心理
在日常學習中,有些學生性格內向,導致他們羞于當眾說英語;還有些性格較外向的學生也覺得說英語很別扭,羞于開口。而多數學生則怕自己的發音不準,說出一些"中國式"的英語,擔心招致別人嘲笑,所以也不好意思在課堂上講英語。許多因素都會使人害羞,然而單純的性格內向并非原因之一,作為教師要仔細觀察,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
3.自卑心理
許多學生由于對專業英語不夠重視,詞匯量少,句型不熟悉,語法不過關,以至于嚴重缺乏自信,甚至完全喪失了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興趣。這類學生認為自己英語講得不好,害怕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或公開場合講英語,尤其在課堂提問或發言時或緘默無語,或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產生一種自卑心理,致使日后更加不敢開口說英語。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言語和非言語自信,鼓勵他們在學習中不要怕犯錯誤,盡可能多地用英語同周圍的人進行交流。
4.惰性心理
學生們雖然明白對于旅游專業來說學好英語口語很重要,但又不愿吃苦,不肯下苦功夫練習。在教學中發現,在所有影響學習的因素里有80%是由于惰性心理所致,在課堂上完全依賴老師,期待老師和同學給予幫助,缺乏主動學習的熱情,不知道如何去操練,學習口語只限于聽講和跟讀,課后又懶于開口練習。
二、解決心理問題的對策
1.有的放矢,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在教學中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以致用,面向企業,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當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和意義后,就有了學習口語、參與交際的自覺性,就能使他們把學習與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職業生涯聯系起來,從而形成長遠的間接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情和學習的自覺性。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許多學生因為最初的英語基礎沒有打好,在后來的學習中經常受到語法的困惑,就開始排斥和放棄學習英語,而對于專業英語學習就更加不屑一顧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想方設法重新培養起自己的語言興趣并幫助學生制定符合自身英語學習實際和專業要求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計劃中不一定都是書本上的教條,也可以是看看英文電影、聽聽英文歌曲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口語水平有進步時,要制定下一步計劃,循序漸進地學習,讓英語學習變成一種習慣。在英語口語學習變成一種習慣時,學生也就不會特別在意得失,不會再去厭煩,會漸漸減少害羞、自卑和惰性心理。
3.創造最佳的語言環境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語言環境尤其重要。一個和諧自然的語言環境可以使學生放下心理包袱,產生自發的交際愿望,繼而以平和的心態進行口語交際。在這方面,學校應多組織和支持舉辦各種學生活動,例如校園英語導游大賽、飯店情景英語表演、英文歌曲比賽等,使學生有盡可能多的機會鍛煉自己的膽量和英語表達能力。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盡量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如模擬導游、酒店服務流程演示、英語脫口秀、英文歌曲等, 引導學生在公眾場合進行英語表演。
總之,口語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輸入—吸收—輸出的過程,旅游專業英語口語教學和口語能力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在旅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決不能急功近利, 而必須持之以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
參考文獻:
[1]趙娜.影響口語輸出的情感因素[J].繼續教育研究,2009,(03).
[2]王德軍.旅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09,(02).
[3]李曼琳.高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心理障礙及其應對策略[J].教師,2008,(16).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