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存
摘要: 操作風險在銀行的風險中成為不可忽視的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并列為商業銀行的三大風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因為“操作”上的失誤,銀行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由于操作風險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操作風險雖然不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本文從操作風險的形成原因入手,通過對操作風險案例的研究,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控制操作風險的建議。
Abstract: Operational risk in the banks risks can not be ignored, and has been one of the three major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with credit risk and market risk. The banking industry has suffered huge losse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because of the "operation" mistakes. Due to the diversity and uncertainty of operational risk, operational risk can not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but its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can be reduced by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rmation reasons of the operational risk, and through the case study about operational risk,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al risk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關鍵詞: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成因;控制建議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operational risk;cause of formation;control suggestion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9-0019-02
0 引言
在當前經濟調結構促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金融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利率市場化,新型互聯網金融,同業之間競爭加劇等等對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v觀近二十年來銀行業發生的各種操作風險案例,涉及的范圍覆蓋面非常的全面,無論是銀行內部各個部門,還是日常經辦的各項業務,有時候一個小的紕漏就有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甚至危及到銀行的生死存亡。這些案件的發生,有銀行業自身體制問題的弊端,各項制度執行不到位,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各項管控措施缺乏等原因,也有社會文化、信用環境思想認識不足等因素。因此在當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競爭不斷激烈的形勢下,建立健全銀行業抗操作風險制度,提高銀行業抗風險水平,是我國每一個商業銀行都要考慮和解決的現實問題。思想認識不足,制度建設存在缺陷,管理技術手段落后,都是銀行業操作風險案例頻發的原因,因此提高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水平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定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1 操作風險的內涵與國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現狀
1.1 內涵
操作風險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皇家協會提出來的,他們認為操作風險與人為失誤、不完備的程序控制、欺詐和犯罪活動相聯系,它是由技術缺陷和系統崩潰引起的。隨著之后的不斷討論與補充,巴塞爾委員會最終將操作風險可以分為由人員、系統、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發的四類風險,并由此分為七種表現形式:“內部欺詐,外部欺詐,聘用員工做法和工作場所安全性,客戶、產品及業務做法,實物資產損壞,業務中斷和系統失靈,交割及流程管理。”操作風險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并列為商業銀行三大風險,而且隨著金融機構的發展,回首過去二十年我們發現由操作風險導致的損失已經明顯大于其他兩種風險,加強操作風險管理,提高操作風險控制水平已刻不容緩。
1.2 典型案例
1992年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負責人尼克·理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以銀行的名義認購了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并且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使得巴林銀行因此而損失10多億美元,最終導致巴林銀行宣布倒閉。表面上看,巴林銀行是由理森個人操作投機失敗導致的,但是從更深層次的原因看,巴林銀行的內控操作風險制度薄弱,內部審計工作松散,以及外部監管不嚴都是導致其最終倒閉的根本原因。
我國商業銀行由于操作風險管理不善而引發的案例也是不在少數,2010年濟南偽造金融票證案,涉案金額高達百億,多家商業銀行被牽連其中。在該詐騙案中涉案金額最多的齊魯銀行,由于盲目追求規模,內部風險控制失效,票據業務缺乏規范,銀行工作人員內外勾結,監管機構對風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等,都暴露出了銀行在操作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2 操作風險的成因
2.1 重業務發展,輕風險防范
目前商業銀行的競爭非常激烈,在日常工作中會有很多指標,最常見的有存款、貸款、中間業務收入等等,還會有年指標和階段性指標等等。隨著業務的發展,考核指標也在增加,而所有的指標都和每個員工績效掛鉤,這樣就形成了每一個員工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完成自己的指標,工作重點自然會在業務發展上,而風險防范工作常常被忽視,甚至為了完成指標,還會違規辦理一些業務。只重視業務發展,而忽略風險防范,兩者如果不能統籌兼顧,相互促進,久而久之為操作風險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2.2 制度執行力不到位
目前,各商業銀行制度都在不斷地完善,但由于內控考核方面存在的缺陷,許多制度都執行不力從而流于形式。其次制度設置完善好后還需要落實到銀行每一位員工。無視規章制度,操作不規范不嚴謹在銀行員工實際中普遍地存在,不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一人臨柜辦理業務、碰庫長短款、私設小金庫等違反制度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案件的發生埋下了隱患,諸如銀行職工盜用客戶資金案、貪污公款案、挪用公款案等。
2.3 重基層管理、輕管理層和后臺重點崗位管理
中國銀行業在觀念上一直存在一個觀念,認為只有基層崗位操作員才存在著操作風險。因此從管理、檢查、審計、事后稽核監測幾個層面都把風險管理的重點放到基層操作崗位,而對后臺重點崗位和領導層形成了管理的薄弱環節或盲點,但隨著銀行操作流程的改變,一些風險在向后臺轉移,而后臺和業務形成的風險往往金額較大,管理者的風險由于其地位的特殊,危害性更大于基層柜員。
2.4 重傳統業務風險,輕創新業務風險
隨著第三方支付、眾籌融資、P2P網貸、電子銀行等新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銀行業的風險點也在不斷變化,在傳統操作風險以外增加了新的操作風險,由于互聯網金融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整個行業面臨著諸多政策和法律風險,如何監管,采取怎樣的法律加以約束才能降低操作風險都需要時間才完善。另外由于金融創新往往基于電子信息,形成的操作風險具有的高科技性、時間短,一旦發生很難控制。
2.5 專門負責操作風險管理的職能部門缺失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設置比較薄弱,有的沒有單獨的風險管理部門,即使有的商業銀行設立了風險管理部門,但人員較少,內控崗位設置不能適應風險防范的要求,也無法扛起整個銀行抗風險的責任。
3 操作風險管控體系的改進建議
隨著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業務經營范圍的擴大,由此產生的風險點也是越來越多,過去二十年慘痛的教訓時刻提醒著我們對于操作風險的管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而操作風險難以計量的特點更需要我們要下大工夫,結合以上分析的案例和自身實際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現提出完善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幾點建議:
3.1 加強人員管理
加強風險意識教育,安全意識教育要作為一項長期工程,常抓不懈??梢酝ㄟ^開展典型案例的分析學習、全員學習規章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防范教育學習來提高每一位員工的風險責任意識。二是對于重要崗位要重點關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關注員工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動態,發現風險可疑點要及時消除在萌芽階段。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對于防止計算機犯罪和控制網絡風險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因此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和計算機技術水平,也是降低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一個重要途徑。
3.2 通過內部審計控制操作風險
內部審計制度,是防范金融風險與危機的基礎性和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的前提。通過實施內部審計,對商業銀行自身業務上的不足以及管理制度上的缺陷進行全面的描述,然后提出改進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達到降低操作風險的目的。
3.3 不斷改進操作風險計量方法
風險管理部門可以不斷改善管理考評制度、完善操作風險的實施方案,確保內部監控的連續性。通過建立“操作風險庫”對各種操作風險進行差別化管理,不斷研究開發新的風險計量模型,降低操作風險的發生。
3.4 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手段,實現人控到機控的轉移,建立起整套的風險控制體系和風險控制流程
建立事前防范,事中監測、預警、跟蹤,事后稽核的風險防范體系,在系統流程設計、業務制度制定上形成互相補充的風險防范體系,減少業務操作流程,實現風險由人控向機控的轉移。近年來多家相繼建立了業務處理中心,集中處理業務,將前臺業務處理逐漸向后臺轉移,改變了作業模式,實現了流程化、工廠化的流水線作業,大大降低了由操作員經辦業務一手清帶來的操作風險,但也增加了新的操作風險,如電子驗印風險和業務外包風險。所以事中監測預警和業務跟蹤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目前集中處理模式下控制風險的一個有效手段。
3.5 強化風險管理文化建設
風險文化的建設有助于降低銀行的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涉及銀行的各種業務領域,范圍廣種類多樣,每個人都擔負著控制操作風險的責任,這就要求銀行所有員工都應當充分認識到防范操作風險的重要性,了解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對風險的控制有足夠的理解和掌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身作則。其次全面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增強合規經營意識,對于營造良好的操作風險管理和控制環境至關重要。
4 結論
在當前全球經濟發展低迷,互聯網金融不斷沖擊的新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壓力與風險不斷增多。我國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管理水平上仍需加強。通過不斷提高人員素質,積極開發高級計量法模型,建立操作風險管理組織結構,加強內部審計和強化風險管理文化對于降低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本論文參考資料部分來自銀行內部文件制度及有關銀行內部法規.
[2]郭睿.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2012.
[3]東德宇.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4]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Z].2007.
[5]中國銀監會.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指導意見[Z].2007.
[6]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商業銀行操作風險資本計量指引[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