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峰+劉德發+曹乃悅
摘 要 在高職汽車檢修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方面,探討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中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問題,以便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培養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 實踐教學 評價體系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9.042
Abstract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valuation problem,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第一是學生的出勤率,第二是學生的課堂表現,主要體現在上課是否注意聽講,能否跟上教師的思路積極回答問題,第三是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第四是期末考核試卷和實操考核單。在這四部分中我們只是對學生的一部分理論學習能力和課上的一部分學習表現進行了評價,這些只占學生綜合素質的30%~40%左右,而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動手能力、持續學習能力等都沒有體現,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構建實踐教學中的學生評價體系。經過對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習慣等的分析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研究,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千分制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主要是三個方面的評價:專業能力評價、學習能力評價和職業素養評價。
1 專業能力的評價
在專業能力的評價上,我們主要從課前、課堂、課后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首先是課前任務的評價,在上課前,學生的預習是整個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旨在幫助學員在參加面對面培訓之前學習必備的理論知識,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課前預習做得好,能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對于提升學員面對面培訓的效果有極大的幫助。但是高職學生很少進行預習,原因在于:(1)學生可預習的資料不多,主要是教材;(2)學生進行預習的積極性不高;(3)教師對課前預習的要求不高;(4)沒有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和約束。那么我們如何提高課前學習的效果呢?
(1)現在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微課等網絡課程很多,但大多數教師都是在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的時候使用,用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更好的做法應是上課前由教師指定學生在網上學習相關的課程,這樣學生上課時更能有的放矢地針對重難點進行學習,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果。
(2)網上課程后面都有在線測試,學生學習完每一個網絡課程后都要參加網絡測試,測試合格后打印合格成績單。如果測試成績不及格,就必須重復該部分的網絡課程學習,直到及格為止。指定的全部網絡課程完全通過后,請攜帶所有合格成績單,參加課堂培訓。教師上課前要檢查成績單,沒有成績單的學生不能參加課堂教學。
(3)為了檢測學生自學成績的真實度,在上課前還要進行一次課前理論測試,測試題均來源于網絡課程的自學內容。課前理論測試成績占培訓總成績的30%,如果學員的課前理論測試不合格,教師將對考核不合格的學生給予黃牌警告。
通過對課前任務的完成情況和完成質量的檢查,我們會發現不同學生對待這門課程的態度,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所以在職業素養態度與表現的項目中給出相應的分數。
其次是課堂任務的評價,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授課是否達到了教學要求,而并不是太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對重要知識點和技能點的掌握情況予以評價打分。因為在實操階段和理論知識布置任務的時候,教師總是重視學生得出的結論和操作的掌握程度,對學生操作過程中的團隊合作,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學生在敘述時的表達能力等沒有予以足夠的關注,而這些恰恰是高職學生和理工類學生的短板。
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在布置完任務后,還要常在學生中間走動,發現學生在做任務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并認真觀察學生在實操中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在實際操作時,要培養學生的安全規范操作行為的養成,將這些作為學生課上表現的重要內容,并予以打分評價,并且要占2/3的分數比例,因為課上的職業素養培養要比完成任務本身重要得多,畢竟一個懂得團隊合作,善于通過溝通協作來完成任務的學生,比只知道自己悶頭干活完成任務的學生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所以在課堂上職業素養這塊內容,我們主要針對合作溝通和安全規范兩部分內容予以評價。
最后是課后任務的評價,在課后教師留的課后作業或任務,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是類似的,即對作業的完成情況和質量進行評價,但這里還要對態度和表現予以打分,與課前任務的考察一樣,這里也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評價。
2 學習能力的評價
我們以往的實踐教學考核主要分為理論考試和實操考核,這樣就會出現很多學生在臨考時突擊學習的情況,這樣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都不牢固。所以我們有必要在課程結束后的2~3周再進行一次課程知識測試,測試內容既可以是理論考試,也可以是實操考核,教師可以根據情況自主安排,并且階段測試的成績占學習能力評價總分數的50%,這樣就給學生一定的壓力,可以督促學生在課程結束后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3 職業素養的評價
良好的職業素養包含良好的職業道德,正面積極的職業心態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是一個成功職業人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良好的職業信念應該是由愛崗、敬業、忠誠、奉獻、正面、樂觀、用心、開放、合作及始終如一等這些關鍵詞組成。同時還包括職業知識技能,即從事某種職業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沒有精湛的職業技能,就無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更不可能成為“狀元”了。
所以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懂得上傳下達、左右協調,從而做到事半功倍。在評價中應加入職業素養的評價,并且占比較大,除了前面提到的在課前、課堂、課后的合作與溝通,安全與規范,態度與表現外,還要有責任與守時,這四個方面的考察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職業道德,養成職業行為習慣,鍛煉職業技能。同時進行等級評定,對評定為D的學生予以淘汰。現以發動機單元為例展示千分制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見表1)。
透過這個千分制的評價表(表1),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如果職業素養很差的話,一樣會被淘汰。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所建立起來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學生評價體系,將有效提高對學生評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幫助教師全面認識了解學生,也能通過這個評價體系為企業選擇優秀人才提供依據,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