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這個觀念的是一家咨詢公司,該公司稱:“數據,已經浸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中,成為現今十分重要的生產因素之一。”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大眾的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地改變。現如今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能力才是競爭力的標志,要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工作精神,“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動態工作機制,“求之于勢,不責于人”的經營路徑才可以應付外界的變化無常,從而屹立于不敗之地。零售產業的“創新”是對傳統的繼承,是不斷進取,勇于開拓,是新世紀崛起的獨秀。而零售產業的創新其實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主要從幾個方面比如珍視消費價值觀念、加強各個環節間商品流通、改善公司上下游合作伙伴間建立的關系、重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并且通過對技術的重視以及人才的專業化培訓,零售產業會有一個質的飛越,締造出更多的傳奇。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零售產業;創新發展
一、大數據時代的概述
首先什么是“大數據”呢?談到大數據,我們往往會聯想到云計算、物聯網這些概念。其實三者是相互聯系,也是相互區別存在的,阿里巴巴的網絡帝國掀起了電商的一股熱潮,其中物聯網就是其發展的根基,賣家和買家沒有網絡的連接就不可能溝通,而云計算則是一個交易順利進行的技術支持,在經過多次的交易和買賣后積累的一系列買賣數據可以說是“大數據”的雛形。所以說成功的交易離不開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這三者共同的作用。
2008年的經濟危機,馬云為成千上萬的小制造商送去了過冬的食糧。此舉不僅讓馬云在業內贏得了崇高榮譽,更為自己未來的商業帝國帶去了第一批試客。馬云如何做到這些事情的呢?是“大數據”給了他啟示。馬云對未來電商能否發展起來的的預測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建立在對“用戶行為”細致分析的基礎之上。在傳統的零售產業下,人們在購買商品前通常會先了解同類商品各種信息,最終擇優選擇供應商。他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加入了新時代的特點,產生出了一個想法,就是通過后臺收集點擊和收藏某個商家的用戶量來判定大多客戶的喜愛度,從而有的放矢,做到點對點,而不是全面撒網。大數據時代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數據量巨大,類型豐富,處理速度快,達到秒級,同時價值密度低等。
二、零售產業的創新
1.互聯網時代大數據資源的潛在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英國著名學者曾斷言,在大數據價值鏈中獲益最大的是擁有大數據思維即創新性思維的人,個人認為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大數據的預測上,在海量看似無關的數據背后,我們甚至可以對人類未來行為進行預測,我們所挖掘的數據價值僅僅只是滄海一粟,其背后蘊含的無限價值更需要我們用創新思維不斷對其進行加工和思考。所謂“未見其人,已知其名”,聽起來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數據的價值并不僅限于特定的用途,可以同時用于其他目的、為同一目的而被多次使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最終引發人類思維方式的徹底變革,這種變革改變了人類行為所熟悉的環境,海量的數據資源背后是人類行為分析工具的不斷突破,借助數據的分析與研究,人類各種行為特點得以被觀察和了解,其中蘊含的商業價值使得那些掌握了這些數據資源的企業更易于推進長久發展戰略。
2.零售產業憑借數據資源創新商業模式
最初的零售產業大多從百貨商店興起,到連鎖店發展再到超級市場崛起,零售產業是鏈接供應商和消費者的平臺,主要商業模式是從供應商處以低價批發購入商品再售賣給顧客,以賺錢差價的形式實現盈利。但是由于互聯網、智能手機以及物流系統的快速發展,原先顧客能從專賣店購買到的東西就可以從供應商處直接購到,而且物美價廉,大環境的變化使得消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就會衍生出新興產業即物流業等的快速崛起,比如餓了么外賣,大學城的學生在周末大多都會手機下單。商業模式的創新是大數據時代最為有力的創新,因此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描述,第一,價值主張:互聯網、智能化以及全球化的普及使得消費者甚至比銷售者更有產品使用經驗,他們往往有自己獨到的喜好,而不是單單為了實用而購買某個商品,因此在這方面零售企業就應該更加關注客戶需求,根據觀察及積累下的數據分析其需求,最終提供優于競爭者的最適合客戶的產品和服務。第二,商品流通方面;眾所周知,流通環節包括采購、儲存、配送以及銷售大致幾個環節,根據大數據時代提供的技術支撐,構建屬于自己公司的采購及庫存管理系統,盡量降低成本,加快存貨周轉,及時有效的配送系統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系統等這些都會無形中增加隱形客戶;第三,關系網絡:零售產業主要就是兩大塊的關系網絡,一個是維持好與顧客的關系,另外一個是伙伴關系主要是供應商的關系,可以建立自己的關系聯盟,加強談判能力,分工明確,從而讓供應商能更專心地制造產品而不是同時擔任零售的角色。商業模式可以說是零售產業能否長久生存下來的法寶,它是企業如何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并且實現價值的具體手段,大數據的產生和發展使零售產業的生存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環境的變化又意味著企業商業模式的革新,有了大數據技術,能夠更精準地挖掘顧客購買潛力從而制定更有效的銷售策略,實現無縫鏈接,最終實現雙贏。
三、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
巨大數據和特定算法有時在好萊塢電影上映前可以預測票房;麥當勞、肯德基以及蘋果公司等旗艦專賣店的位置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基礎之上的精準選址;最近火遍大學校園、小區、地鐵口的ofo共享單車和摩拜單車,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它們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掌握和分析,確定了用戶需求以及上下班熱點區域,進而投放通過智能手機即可掃描開鎖的自行車,即環保、省時而且能鍛煉身體;還有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媒體可以探知最近的流行趨勢,在產品和服務中加入“流行元素”想必會帶來不錯的收益,足不出戶,就可熟知天下事,而不是閉門造車,大到國家信息安全層面,小到顧客購買產品服務,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么應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發展?
第一,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機制,共享體系,認真篩選數據,仔細洞察數據及數據間潛在關系,確定哪些數據是具有分析意義的,進而建立數據模型,最終產生多套符合本企業發展的獨一無二的運作系統。
第二,注重大數據專業人才的培訓和儲備,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普及大數據的劃時代意義。
第三,當然,任何一件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不僅是機遇,同時也面臨一定風險,有一些競爭者可能會惡意散播虛假信息,如果不能辨別并且做出錯誤的決策,也可能使企業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同時一些社交軟件的盛行,可能帶來隱私侵犯事件等問題,因此降低風險,回饋大眾,獲取最大收益是對零售產業來說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四、小結
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革新,我們永遠趕不上技術的發展速度,但是創新思維是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利劍,適合本企業的數據算法模型的建立是一個耗時燒腦的過程,對大數據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是引領零售產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前提,正所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參考文獻:
[1][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0-20.
[2]朱亞萍.中國零售業面臨第三次挑戰及其應對思路[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7):80-81.
[3]陶承睿.零售企業如何面對“大數據時代”.江蘇睿博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4]鄔賀銓.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J].求是,2013(4):48-51.
作者簡介:趙艷紅(1990.05- ),女,籍貫:河南鄭州,學生,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碩士研究生研三,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