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理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 “治學以興趣為主,興趣愈多,則從事彌力,從事彌力則成效愈著?!笨磥碇灰獙W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樂趣、成功與滿足感,就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怎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
教育心理學中曾對興趣這樣定義: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意識傾向性,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的??鬃釉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惟妙惟肖地說明了學習興趣在一個人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達爾文在自傳中也曾說過:“對我后來發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刻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學中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數學教學中暴露學生數學認知過程中的“憤悱”或“缺憾”之處,從學生渴望解決的實際問題出發提出新課題,創設適宜的問題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當學生自己發覺在理解教材時還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漏,留意到某些銜接不到的地方,感覺到使知識彼此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還欠缺某些東西時,就會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若通過恰當的設計,使學生發覺自己所有的知識還存在著某種不足,認識還不全面完整,面臨的情境與已有知識有分岐、矛盾,就會引起他們的新奇和驚愕,并引起他們注意、關心和探索的行為,就會由此產生認識需要和對新知識的積極追求,此時教師應恰當地創設問題情境。例如:在等差數列{an}的前幾項和公式 ①; ②推導出以后,考察其特征的教學中,應創設如下問題情境:⑴公式①是關于n的什么函數,它有什么特征?⑵滿足⑴中函數特征的 相對的數列{ }是否為等差數列?⑶數列{ }是等差數列與數列的前n項和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且沒有常數項這兩個命題之間有什么關系?⑷對公式②如果n為奇數,則 與哪一項有關,你如何求 ,能否利用n為奇數的 公式,(n為奇數時, ),這樣合理而有層次地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索、發現的欲望,從而激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數學學習中教師要做學生成功的引導者,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給每個學生以表現機會,讓他們產生愉快的情緒,促使他們形成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請記住,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睘榱思ぐl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首先要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的空間,創造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表現是人的思想的外化,是一個人才氣,能力的發揮,表現是每個學生的需要,教學過程中應給每個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往往是這種現象:在一個班級中,成績優秀的學生最有機會表現自己,特別是遇到教學公開課時,優秀生往往成為課堂媒體獨家采訪的對象,他們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而滔滔不絕,他們是課堂舞臺上的主角,而其它同學只能在“被遺忘的角落”成為觀眾、聽眾、配角,在學習活動中打打醬油,長此以往,旁聽意識濃了,參與意識淡了,事不關己,漠然置之,學生漸漸會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遭受冷遇、挫折、失敗是學生學習中喪失興趣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走出自我,培養自信,超脫自我,幫助他們成功。
其次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每一位學生,遵循循序漸進,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有些平時基礎不扎實的學生,雖然解決的是某個在旁人看來并非困難的問題,卻因為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最終有了收獲而激動不已,進而重新燃起學好數學的熱情,因此數學教學中對于成績不突出的同學,若先降格以求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些練習題彼此嘗試以下,或讓他們演板,或讓他們經過思考后說出解題的思路,幫助他們成功,就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得到激勵、鼓舞,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形成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楷模作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淵博的知識教育人,以真摯的言行打動人,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激勵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要加強師德建設,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一個老師的人生價值是在講臺上實現的,一個老師的人格、學識魅力更是在講臺上體現的,高超的教學藝術,高尚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一個師德高尚優秀的教師是這樣寫照的:從青春蓬勃到兩鬢華發,教壇耕耘歷盡春秋冬夏,傾畢生熱血和不渝豪情,育參天棟梁擎祖國大廈;用愛心和智慧,澆灌桃李芬芳萬樹繁花,在無悔的奉獻中,甘做爛漫春天里一株綠芽??梢娊處煴救说男蜗?、氣質、情操、情趣及教學水準與學生興趣的孕育、保持和加深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表現的對數學的鐘情,對本事業的追求,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將轉化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激勵,增強著他們的興趣。
四、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揮灑自如的教學藝術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一環。在三尺講臺上講經說法,引經據典而詼諧幽默,與學生交流合作,駕輕就熟而游刃有余,高超的教學藝術感染、啟發著每一位學生求知的心靈。教師在教學中黑板板書規范合理,流利整潔;課堂語言簡明流暢,抑揚頓挫,幽默風趣;教態自然大方,和藹可親,循循善誘,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匈牙利數學家波利亞要求教師這樣表現:“你要給一班學生演示一個證明,這一道題你已經教過不知多少遍了,多年來你十分熟悉這段教材,的確,你對這個證明已經興奮不起來了,但是請你不要把自己的這種情緒流露出來,要是你顯得有些厭煩無趣,那全班同學都會厭倦的。證明一開始,你就要裝得很興致勃勃的樣子;證題過程中,要裝得自己有許多靈機妙招;最后證完時,要裝得十分驚奇,猶如出乎意料一般,顯出得意洋洋的表情。有時,一些學生從你的教態上學到的東西可能比你要講的東西還多一些,為此,你應該略作表演。”
五、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別具匠心的教學設計,扣人心弦的教學過程更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使整個教學過程循序漸進、跌宕起伏、妙筆生花、引人入勝。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關注以下幾個環節(1)新課引入時體現出藝術性和趣味性常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2)課堂提問要注意策略: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全面性;提問要言簡意明,精煉扼要;提問要適合被提問對象的學識水平,通過提問讓學生積極思考,既活躍氣氛,又激發興趣。(3)課堂上在學習嚴謹數學知識的同時運用直觀生動的實物,模型、圖表、幻燈、視頻、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引發興趣。(4)拓寬數學解題思路,靈活多變。精心設計一些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的問題,要求一題多解,從多角度,多方位打開學生的解題思路;要求多題一解,變換改變問題的問法,使學生在紛紜多變的問題中能探索歸納出其通解,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5)優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所以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等綜合因素,選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必囿于某一固定模式。如引入概念可用講授法、討論法;探索公式時可用發現法,歸納法;鞏固知識時可用講練法;相似易混內容可用對比法;基礎較好的學生可用點撥法、探索法、發現法;基礎較弱的學生可用談話法、講授法。(6)課堂上現場直播教師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整個思維的真實過程,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內心世界”、看到老師的思維軌跡,從而增強學生解題信心,進一步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解答問題時常常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思路繁捷,得心應手,學生在嘆服老師技高一籌,知識淵博的同時,往往驚詫:平時學過那么平談的知識通過老師的加工處理卻變成了把把打開智慧之門的金角匙,而自己卻缺乏靈感,不知所措。殊不知老師課堂上的揮灑自如緣于課下的精雕細琢,是有備而來??!教學中要讓學生看到老師從數學材料中怎樣捕捉信息并如何加工處理這些信息;讓學生看到老師如何擺脫“困境”,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切入點”;讓學生看到老師怎樣與學過的知識取得了聯系,所以教學中老師要扮演學生的角色,和學生一道分析、探索、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山窮水盡時另辟蹊徑,讓學生在柳暗花明時茅塞頓開,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陶行知先生在啟發式教學中曾說過:“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因此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思考與體驗相伴,興趣與成功同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成功,沒有興趣,就沒有創新,美國汽車工業驕子克萊斯勒,由于他對汽車制造的興趣,為其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并加速了事業發展的進程和成功的速度,使克萊斯勒成為企業界一個全才的領導者?!扒橹姡鹗癁殚_”,高中數學教學中,成敗的關鍵在于能否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程度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標準之一,激發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做好以上幾方面工作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