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宏平
摘 要: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一些高素質的英語實踐型人才,英語教學的目標應該尊重多元統整價值取向,課程結構應該尊重崗位重構的價值取向,而教學組織應該以專普同構為價值取向等。只有在這些價值取向的引導下,才能夠保證教學目標更好地實現,課程架構和教學組織更加完成。同時可以實現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價值取向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世界范圍內的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樣就使得對于外語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日趨增加,對于人才的復合型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樣就對于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學應該避免傳統教學模式。應該一改以往重視學術研究,但是輕實踐操作的局面。同時,應該加強實踐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深入研究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和特征研究,從而實現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提高英語人才的專業能力。
1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
(一)英語教學的目標多元化取向
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學比較注重理論教學,教學以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理論知識為主要目標。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的非常扎實,但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問題。隨著高職英語教學的逐漸發展,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在培養學生深厚知識底蘊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這樣才可以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于大量實踐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以職業需求和崗位特點來構建課程架構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英語課程框架主要以學科的知識研究為主,重視讓學生加深對于英語知識的學術研究,但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會難以有用武之地。所以,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合理構建課程知識結構。應該根據當前英語實際應用情況,按照不同職業領域的實際需求以及不同崗位對于應用的不同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英語課程與社會實際需求相適應,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的匹配度更高。
(三)突出實用性英語的教學方式的價值取向
傳統的學術型英語比較注重學生的英語專業知識為導向,再設計教學的時候也會圍繞著夯實專業基礎知識。但是這樣就會導致其與實際應用中的英語情境聯系不夠緊密。學生雖然能夠在一些虛擬的職業情境中進行模擬體驗,但是學生還是難以找到在實際應用中的感覺。這樣就會使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最終影響英語學習的效率。所以,為了能夠改變這樣的局面,要求高職院校應該優化教學方式設計理念,充分結合一些實際應用的情境開展英語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場景中鍛煉英語。例如,可以與一些企業合作,針對企業實際應用的場景進行英語教學,大大拉近學生英語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距離。
(四)充分體驗主體的教學評價的價值取向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價值取向還有一個體現就是評價過程充分彰顯主體。在以往高職英語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會比較注重書面的評價結果,用這種方式來檢驗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評價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對于學生的綜合成長和以后的專業發展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應該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進行。只有開展多樣化的、多層次的教學評價。同時使用豐富的評價內容,才能夠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才能夠為實現素質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2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本質特征
(一)教學目標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職英語教學的本質特征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以專業的能力和科學的方法來實現最終的英語教學目標。高職英語教學只有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注重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才能夠保證教學目標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所以,這就需要高職英語教學應該時刻圍繞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相關職位對于英語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創設相關的職業情境和項目任務,以此為目標開展英語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架構模式
高職英語教學的特征還體現在課程架構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架構模式的重要性。因為長期注重學術型英語教學,勢必會導致學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問題,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于英語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對于傳統的學科架構模式進行反思,嘗試著根據職業發展和項目任務的完成來創雄課程架構模式。
(三)協調任務導向和基礎夯實的教學方式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在教學方式上的新特征就是利用任務導向和專業基礎知識夯實的協調發展來實現高效教學,提升學生的應用綜合應用能力。針對傳統教學方式與實際工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問題,現在,教學方式以圍繞任務的完成為主。高職院校可以與一些企業進行合作,使學生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這種真實的任務導向來進行英語情境體驗。有利于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四)評價以多元立體型交互型評價為主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評價特征主要以多元立體型和交互型評價模式為主。與傳統的評價模式不同,當前評價模式更加注重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同時,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主體的主體性評價。這樣建立起了完成的多元立體交互型評價結構,這種評價結構比較重視真實的職業情景的創設和任務的完成,所以過程性評價得到了很好的實現。在這種科學的評價模式下,學生的英語能力可以得到迅速提升,最終發展成為社會上真正需要的英語人才。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主要以教學目標、課程結構、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為主。充分體現了高職英語注重實現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目標,在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體系下,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最后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特征也以這幾點為主,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夯實學生的英語理論基礎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在科學化的教學方式和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的保證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梁成艾,朱德全.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與本質特征探究[J]. 職業技術教育,2013,11:36-39.
[2]周衛群. 談人文教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取向[J]. 南方論刊,2006,02:60-61.
[3]肖淑葵. 芻議高職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實現途徑[J]. 經濟師,2006,05:121-122.
[4]江曉東. 現代職業教育價值觀視野下的英語教學目標探討[J]. 社科縱橫,2012,07:171-174.
[5]魏偉,姜濤. 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設計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9:6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