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聞專業主義是西方新聞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傳入我國后與我國實際結合有了新的發展。隨著新浪微博等自媒體的發展,新聞專業主義也有了新的變化,本文通過對新聞專業主義在新浪微博中的表現分析其在自媒體中的現狀與未來。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的現狀及問題、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問題的原因、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的未來三個方面。
關鍵詞:新聞專業主義;自媒體;新浪微博
新聞專業主義是西方新聞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我國,從2000年開始被學界關注與探討。新聞專業主義強調客觀性與中立性,是新聞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它也漸漸成為所有新聞工作者內心深處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理想。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發展,在微博等自媒體中,傳統的新聞專業主義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1 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的現狀及問題
媒體機構微博已經成為新浪微博平臺最為活躍的群體之一。以央媒為例,從2010年2月25日《中國之聲》率先開通新浪微博開始,央媒的各個載體紛紛開通官方微博,幾年的時間里,中央的廣播、電視、報紙、網站、通訊社都有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且都會通過微博這一平臺發布新聞。此外,地方各級報紙電視臺也紛紛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他們在重要新聞事件中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以下我們將具體討論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的現狀及問題。
(一)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的現狀
1、報道人員結構變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從事新聞報道的從業人員是專門機構的專業人員。而在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從業人員身份有了很大改變,龐大的非專業新聞報道人群漸漸涌入。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信息的發布者,一條新聞的報道者。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及時迅速地通過微博、微信、論壇等現代化的平臺發布報道。從某種意義上說,一條140字的微博就是一條新聞消息。
2、新聞專業主義核心理念變化
自媒體中新聞從業人員身份結構發生了變化,新聞專業主義的兩大核心理念在新聞報道的實際操作中也有著明顯的變化。
其一是客觀性。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報道有著專門的機構和比較完善的新聞采編管理制度,新聞的客觀性有了保證。自媒體時代,新聞發表可以更自由。但是缺乏了專業制度和規范的管理,沒有了那么多的嚴格的采編要求,容易出現片面的、不夠客觀的甚至是不真實的報道。
其二是獨立性。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工作者的獨立地位會受到一些限制。而在自媒體時代,網絡環境較為自由,使得新聞媒介的獨立性有著較大程度的發揮。盡管互聯網中也有一些管理規范如“微信十條”,但由于網絡的草根性、及時性、廣泛性,并且自媒體中政府監管與傳統媒體相比較為寬松,所以說網絡中的新聞自由要大于現實生活。
3、新聞報道方式的變化
其一,新聞報道更加貼近受眾。微博新聞以受眾為中心,它的內容和文風都更加貼近受眾的需求。其二,融合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多種媒介的表現形式。其三,互動性大大增強,傳統的大眾傳播中反饋環節較為薄弱,而在微博中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微博中受眾的意見可以方便快捷地傳達給新聞傳播者。用戶可以通過微博私信或是直接評論向媒體表達自己的意見。
(二)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的問題
其一,新聞來源缺失。新聞媒體的官方微博在依靠母體提供大量新聞的同時,還通過同類媒體的官方微博、網友微博等獲得新聞線索。但是,很多媒體在利用別人提供的新聞線索的時候不僅不在末尾標準來源或者給出新聞原文鏈接,甚至連@有時都沒有。以下是近期對@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的微博統計:
從表1的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央視新聞給出新聞來源的共有12條微博,在27條新聞類微博中占44.4%。而@人民日報給出新聞鏈接的共有8條微博,在17條新聞類微博中只占47%。是否給出新聞來源是新聞專業主義最基本的要求,作為央媒的代表,@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做的都不好,其他一般的媒體微博的表現可想而知。所以說,在這一點上,我國媒體官方微博還需更加規范。
其二,新聞失實現象較多。微博上的信息魚龍混雜,信源的增多會對新聞把關增加難度,加上微博新聞追求時效常常缺乏驗證環節,因此微博新聞的失實報道現象較多。面對大量混雜的真偽信息,獨立求證的態度應該成為自媒體記者必不可少的專業技能。
其三,社會責任感不夠。作為社會公器的媒體理應擔當社會責任,“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2 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中問題的原因
(一)政府的制約
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是黨的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這是新聞媒體的黨性原則。我國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媒體與政府的關系,由于政府監管著傳統媒體這一母體,自媒體的發展空間勢必會受到影響。此外,媒體掌握著重要的社會資源,承擔著“下情上達”的職能,媒體要為社會服務,要傳播正能量,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因此,媒體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它要受到政府的監管和制約,這樣,新聞專業主義中的中立性原則在我國就很難實現。
(二)市場的誘惑
首先,由于網絡自媒體的開放性,各種信息能夠快速低廉地被復制甚至被修改,這種不需成本的使用信息使得自媒體使用信息不加思考無所顧忌,其中的新聞信息也是魚龍混雜,真實性不高。其次,個別媒體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接受一些廣告商的賄賂,發布詆毀其他企業的新聞或者一些虛假新聞。比較著名的是《21世紀經濟報道》事件,以及《新京報》記者陳永洲事件。總之,市場利益的誘惑,也挑戰著自媒體的專業主義素養。如何能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堅持客觀性、中立性,是在自媒體中堅持新聞專業主義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三)媒介的自身原因
首先,一些記者的媒介素養需要提高。目前一些媒體微博的運行者多是實習生或非專業人員,他們連基本的告知新聞來源,尊重著作權,客觀報道,都知之甚少。其次,媒體和記者生存的壓力,也影響著自媒體中新聞專業主義的實踐。最后,媒體機構內部缺乏必要的管理,缺乏具體的新聞采集和發布規章制度,缺乏對自新聞從業人員必要的培訓,缺乏嚴明的獎懲制度。這樣下去,新聞專業主義在自媒體的復雜環境中很難得到發展。
3 新聞專業主義自媒體中的未來
(一)重視自媒體
首先,要重視自媒體,它和傳統媒體相比有著很多優勢。自媒體時效性強、互動頻率高、受眾群體廣泛、表現形式多樣便于媒介融合。其次,自媒體應依托傳統媒體這一母體發展,加強與傳統媒體的溝通,這是提高自媒體公信力,加強其專業性的重要途徑。第三,自媒體的運營不能只靠一個人,重視它就要采用團隊運作的方式,制定詳細具體的操作規范。團隊運作能夠防止自媒體信息的過于個人化,群策群力也可以把失誤降到最低。
(二)新聞業務方面的提高
在新聞業務方面,傳統媒體的自媒體首先應該學會辨別信息真偽,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布或轉發新聞之前進行核實。其次,媒體微博要注意標明信息出處,因為這不僅是實踐新聞專業主義,也是對新聞發布者自己的保護。一旦出現虛假新聞,可以追溯到源頭。第三,新聞選材要以受眾為中心,多發布一些貼近生活的新聞,注意新聞語言的通俗和接近性。
(三)傳媒工作者強化專業主義意識
新聞專業主義應當是根植于新聞從業者內心的職業理念。
首先,自媒體新聞從業者應當堅持新聞客觀性,客觀中立平衡地報道新聞,不因為是在微博發表就摻雜過多的個人感情。其次,自媒體新聞從業者要有獨立性,不受任何政治經濟利益集團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陸曄,潘忠黨.成名的想象: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話語建構[J].新聞學研究,2002(71).
[2] 黃旦.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 芮必峰.描述乎?規范乎?——新聞專業主義之于我國新聞傳播實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1).
作者簡介
代敏,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