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研
【摘要】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與學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教師觀念由傳統教書匠變成了一個真正的領學者;評價機制由原來的單一式,總結性評價變成了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教師把網絡中云盤的使用推廣到教育教學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文結合課程改革的實踐和我校推進優質高效課堂模式,就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課程改革 教師角色轉變 優質高效課堂 小組建設
新課標下,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是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那么在優質課堂中,小組建設的創建以及積極發揮作用對于優質高效課堂是一種推動作用,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歷經山東實驗中學,伊春,鶴崗三所學校的教學過程和經驗,結合我校全面鋪開的小組建設,如何改變自的角色談幾點看法。
首先,教師觀念的改變—優質課堂中的教師成為了領學者。教師由原來的填鴨式教學的主體成為了優質高效課堂中的領學者,教師每節課都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并且在每節課開始的時候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是檢查學生的導學案。關于導學案我想談談我的感受,在經歷山東,黑龍江兩省的實踐教學,經歷兩省課堂模式改革的前提下,我見證了山東的導學案的“雛形”,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案,根據自己的教案設置編寫出適合學生的“預習案”,“課堂案”,和“課后案”,改變了我們教師習慣用的套題,教師經過仔細研究學生的基礎,學習程度,確定預習案的教學目標,課堂案中精選試題,課后案中的習題讓學生鞏固提高。
山東起初并沒有提出優質高效課堂,也沒有把這樣的幾個環節命名為預習案,課堂案和課后案,我是根據現在我們學校所實行的相對成熟的模式來回想,雖然當時山東的教師編寫的只是幾張試卷,但是和現在的預習案,課堂案,和課后案可以對號入座。
在預習案中設置的題的難度一般都是較基礎的,通過檢查預習案讓學生到黑板前展示,或者是用每組的小黑板來展示學習成果,這個過程是一個群學的過程,通過各組展示討論對其他組或者本組的展示內容進行補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時班級中最差的學生也會因為本組的參與而變得緊張起來,從一節課的開始就讓全班的思維動了起來,讓每位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優質高效課堂下,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來解決學生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教師單純的講授模式下的知識記憶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周以后學習的內容只能留下5%,最后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根據金字塔理論,通過團隊式學習,主動學習參與式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其次,教師的評價的改變—教師成為學生綜合評價的調控者。在優質高效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自評,互評,貫穿始終。在傳統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只是簡單的評語。在優質高效課堂中,小組建設中的評價機制不斷在完善,我們在實施的雙學分制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了明確的評價。每天,每節課,學生在每個環節所做的事情都與分數有關。
班級中的班主任根據學生入學成績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配,把程度強,弱適當分散在各個小組,把平時思維習慣快和思維習慣慢的不同學生放在不同組,并且把各個科目的成績較好或者學困生分開,放在不同的小組,以達到各個小組的實力相對的均勻,以便在平時的小組討論中能發揮出各個小組的實力,為每周的優勝小組的選拔做準備,那么小組長的選拔就是一個重頭戲了,小組長成績要在中等或者是更好一些,對整個組員的學習有一定的調控作用,熟悉本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程度,能夠對本組的學生有客觀的評價,在小組討論中能夠起到很好的調配作用。副組長的選擇主要是協助小組長,在收發作業,分數評定上給予監督和提醒,對于每周十佳組員的選擇上兩個人的公正,兩個人的智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每次考試進步的同學也會有加分情況,小小的分數讓學生自己形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要回答,我想回答的氛圍。整個一堂課下來,班級中大部分同學都會得到搶答的機會,整個一周下來,班級中分數也有了差別,根據一周的各項情況進行分數匯總,選出英語整個學科的進步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這個看似很小的一個鼓勵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根據每月的量化考核對學生進行評價,給予獎勵,最后更具每學期的量化考核評價給予獎勵,讓學生真正理解小組建設中量化考核的重要性。
最后,教師對于網絡的使用,以及云盤的推廣。新課改下,教與學方式的改變更體現在教師對于新的教育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由于我們所教的班級是寄宿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所以對于知識的積累和儲備來說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英語課上讓學生把比較復雜的東西在網絡上查找,來實現復雜問題簡單化,既讓學生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學生把教師規定的東西傳到云盤上以便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同學之間也可以看到對方的作業的書寫以及準確性,另外也減少了紙介質的使用,節約了紙張。
新課程標準是我們教育教學遵循的準則,那么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如何把自己的模式和優質課堂的模式相結合,教師應該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實現優質高效課堂,如何把小組建設落到實處,這些都是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值得研究的話題。創新是發展的前提,任何改革都要伴隨思想上的創新,需要教師以積極的思想去面對,以飽滿的熱情去投入,任何新鮮的食物都需要大家去實施的過程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科特點的方法去展開,在小組建設日益完善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在小組建設下的優質高效課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繼續把兩者相結合起來,更新觀念,創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