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 目的:分析藥物治療方案應用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價值。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進入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中醫醫院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隨機抽選63例進行研究,分作2組:常規組30例,行對癥療法;治療組33例,行綜合用藥療法,評估兩組用藥情況。結果:行兩種療法后,常規組30例有效率76.67%(23/30),同時治療組33例是96.97%(32/33),(P<0.05)。結論:對于上消化道出現出血癥狀的患者,予以藥物治療效果顯著,有助于提升止血效果,可推廣。
【關鍵詞】 對癥療法 上消化道出血 有效率 藥物治療
除了發病較急外,上消化道出血還表現出病情發展快的特征,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及時展開治療尤其關鍵。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治療重點為有效止血,選擇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可用于基層醫療機構中,對于挽救患者生命起著重要價值,選擇綜合用藥療法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除了能改善其病情外,還能及時控制出血癥狀,可挽救患者生命。此次為評估該方案應用價值,重點對63例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進入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中醫醫院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研究,并行不同療法,期待能提升止血效果,促進患者及時康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進入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中醫醫院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隨機抽選63例進行研究,分作2組。常規組30例,18例男性與12例女性;22歲至63歲,其均值(37.59±5.10)歲,均行對癥療法。治療組33例,21例男性與12例女性;20歲至65歲,其均值(38.16±4.28)歲,均行綜合用藥療法。所選對象都出現黑便或者是嘔血等癥狀,且上述資料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癥療法
常規組30例行對癥療法:給予患者補液療法,在糾正酸堿度的基礎上,對其血容量進行適當擴充,如有休克癥狀出現,還需予以抗休克療法。
1.2.2 綜合用藥療法
治療組33例在對癥療法基礎性行綜合用藥療法:(1)于2ml生理鹽水中,滴入0.1mg醋酸奧曲肽,給予患者皮下注射,嚴格控制給藥速度。(2)于500.0ml生理鹽水內加入0.6mg奧曲肽,給予患者持續性靜脈泵入,速度維持每小時30.0ml左右,用藥持續時間控制在2d至3d左右。(3)于100.0ml生理鹽水(0.9%)內加入40.0mg奧美拉唑,給予患者靜推,頻率是2次/d。(4)給予患者應用去甲腎上腺素,口服用藥。(5)給予患者留置胃管,對其呼吸頻率、血壓值、心率值以及便血量等進行詳細記錄。
1.3 數據統計
利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計數的資料例數用(n)表示、率用(%)表示,比較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1.4 療效標準
評估兩組療效,患者用藥36小時后,其嘔血癥狀都已停止,同時血壓值、心率值均處于穩定狀態,且糞便顏色已轉變成黃色,而胃管中的引流液已轉變為清澈狀,為顯效;患者用藥36小時至72小時后,其嘔血癥狀以及黑便癥狀才停止,同時血壓值、心率值恢復至穩定狀態,引流液已轉變為清澈狀,為有效;患者用藥72小時后,其嘔血癥狀以及黑便癥狀仍然存在,而且血壓值、心率值均存在異常波動問題,為無效[1]。
2 結果
行兩種療法后,常規組30例有效率76.67%(24/30),同時治療組33例是96.97%(32/33),(P<0.05),如表一。
3 討論
邱教等[2]發現,上消化道出血屬危重型病癥,除了病因十分復雜外,其病情變化速率較快,且容易出現休克癥狀,如果患者出現血容量異常降低現象,還會對其生命造成威脅,需及時救治,并且選擇適合患者的藥品,通過對其出血現象進行有效抑制,在控制患者病情急速發展的基礎上,探明其原發病,再予以有效治療。一般而言,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消化性潰瘍或者是胃癌等疾病都可能誘發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療工作中,常見藥品涉及止血劑以及血管活性藥品等,再配合支持療法以及抗休克療法,即可控制出血現象。
當PH值超過6時,人體中的體液成分、血小板成分就會表現出止血效果,實現充分止血目標;若PH值不足6時,新鮮凝結的出血點可能會被直接消化,導致出血現象再次發生,因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工作中,還應該重視胃酸分泌抑制工作[3]。研究選擇奧美拉唑以及奧曲肽等藥品進行治療,其中,患者應用奧美拉唑后,藥物會及時發揮功效,并對胃酸大量生成產生抑制作用,通過對患者胃部組織內PH值進行控制,使其不斷上升,從而有效控制胃蛋白酶整體活性,防止機體體內凝固血栓受到損害,即可達到止血目標,避免再次出血問題出現。此外,奧曲肽有半衰期較長的優勢,不僅作用持久,而且還能對機體血管平滑肌組織產生作用,在對其內臟血流總量進行嚴格控制的基礎上,使其食管靜脈壓以及門靜脈壓得到充分控制[4]。此外,患者用藥后,藥品還會對其胃蛋白酶成分、胃泌素成分的分泌產生抑制作用,同時對粘液分泌產生刺激作用,在充分保護機體胃十二指腸粘膜組織的同時,對其粘膜屏障產生保護作用,防止胃液反流,除了能對其食管黏膜組織產生保護作用外,還能加快血塊組織收縮速率及血小板組織凝結速率,實現止血目標。此次研究行兩種療法后,常規組30例有效率76.67%(23/30),同時治療組33例是96.97%(32/33),(P<0.05),該結果與賴秀威[5]等研究結果(對照組有效率70.59%,觀察組91.18%)相符。
綜上所述,對于上消化道出現出血癥狀的患者,予以藥物治療效果顯著,有助于提升止血效果,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畢光榮,張勇,陳旭昇,等.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聯合胃冠狀靜脈栓塞術治療門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3):239-243.
[2] 邱教,項時昊,李訪賢,等.奧美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2例[J].中國藥業,2013,22(5):106-107.
[3] 陳文林,鄭小波.奧曲肽聯合蘭索拉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急救醫學,2014,34(07):59-60.
[4] 楊金露,封其華,武慶斌,等.胃鏡下凝血酶噴灑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9(24):1912-1914.
[5] 賴秀威,潘小東.特利加壓素聯合埃索美拉唑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