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楠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體育部,河北 秦皇島 066004)
“自我效能”理論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的運用策略研究
吳 楠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體育部,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開展青少年足球訓練活動,是推動國家足球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主要由初高中學校完成。調查表明,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潛力,進而提高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水平,是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本文結合個人多年實踐經驗,就此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自我效能這一概念最先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提出,近些年來,這一理論逐漸被運用到青少年足球訓練中。該理論認為,在青少年的足球訓練過程中,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可以理解為隊員對自身運動能力以及訓練效果的自我評價和估計,然后根據自我評估情況,對后期訓練中自身的多個方面進行適當地調整,進而有效提升自身足球能力。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在足球訓練過程中,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通過親身體驗失敗,針對自身訓練過程中足球技巧存在的不足進行記憶存儲,進而形成自我效能感,然后在后期訓練過程中,根據記憶存儲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調整自身的動作,從而不斷增強自身運動技能。
2.1學生自主意識差
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自我效能理論運用的關鍵在于學生自主意識的樹立,這要求學生在足球技能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充分的自主性,學生要對每次訓練中自己存在的欠缺有一個清晰而全面的認識,然后根據自我評估結果,對后期訓練過程中自我的努力和調整方向予以明確,從而彌補自己的不足。但是,在具體訓練過程中,由于學生自主意識差,只是根據教練的訓練方案按部就班地參加訓練,絲毫沒有意識到自我總結和評估的重要性,對自身在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沒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所以,沒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后期的訓練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隨著訓練進程的不斷推進,青少年的整體足球技能雖然表現出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很多細節上還會存在欠缺,致使整個足球隊的隊員水平參差不齊。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隊員無法對自我和整個隊伍的關系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毋庸置疑,足球競技是一項團隊項目,在比賽過程中,要求不同的隊員之間能夠有效配合,在發揮自我作用的同時,形成一個整體。但是,很多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沒能對自我和團隊的相互作用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致使其無法根據自己在球場上的位置對自己的技術要點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加強,致使在比賽中無法進行有效配合,從而充分發揮自我和團隊協作的作用,這樣很容易使整個球隊出現失利情況。
2.2青少年足球隊員自行組織足球比賽的情況比較少
體育訓練主要是為了體育競技比賽而服務,所以,組織合理次數的足球比賽則顯得必不可少。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真正比賽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進而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整。但是,實際情況是青少年自我組織足球比賽的情況非常少,在各個學校中,青少年足球隊員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但是缺少足球比賽的洗禮,其整個訓練只會表現出事倍功半的效果。調查表明,雖然我國很多地區不同的學校之間會定期組織友誼賽,但是在我國的各個學校中,比較突出的青少年足球隊數量并不多,雖然這些青少年足球隊員都耗費了大量時間參與訓練,但是最終形成的精英足球隊數量并不多,這很大程度上在于青少年運動員在參與訓練的過程中沒有通過自行組織比賽而造成。另外,這種情況也受到了客觀環境的影響,這與我國的應試教育制度有著很大的關系,大多數學校領導主要是強調學生的教學工作,而很少提及校園足球比賽的相關事宜,所以,學生在自行組織友誼賽的過程中,缺少強有力地支持,很多情況下都會表現出力不從心。
2.3教練員缺乏科學的引導
在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自我效能理論強調,要能夠充分發揮運動員的主觀能動性,這就要求整個訓練活動中,青少年運動員應該作為訓練活動的主體,而教練員則應該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工作。但是,調查表明,在我國很多學校的青少年足球訓練過程中,教練員的個人素質并不高,在訓練過程中,只是根據教學大綱對運動員進行各個項目的訓練,無法根據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引導,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進而無法收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3.1加強運動員自主意識的培養
在足球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首先應該加強青少年運動員自主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認識到自我認識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的重要性。為此,在每次訓練完之后,教練員可以讓運動員進行自我總結,在自我總結過程中,讓運動員指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加強認識,然后在后期的訓練活動中,在完成整體訓練任務的同時,能夠有針對性地對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和強化,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整體水平。另外,教練員要讓運動員充分認識到自身與整個足球隊的互補關系,在足球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要在運用自身足球技術的同時,要能夠有效配合隊友的進攻和防守,要讓青少年運動員了解到,整個隊伍的相互協調才能使其個人技術得到充分發揮,而個人的有效配合才能有效發揮出整體優勢。
3.2適當開展足球友誼賽
為了能夠熟練地運用各項足球技術,更好地適應比賽環境,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可以自行組織各類足球比賽。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將本隊隊員分為兩組,然后嚴格遵從足球比賽中的各項規則進行比賽。另外,運動員可以自行聯系其他學校的運動員組織友誼賽,所有比賽的進行都要以提高競技水平為目的。通過一次次地比賽,使運動員能夠更好地適應比賽環境,而且通過比賽能夠發現自身在各項技術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調整,通過比賽,也可以使運動員對各項技術的運用時機以及不同足球技術的協調應用有一個很好的把握,進而不斷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3.3加強教練員的科學引導
根據自我效能理論的相關內容,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要能夠充分發揮運動員的主觀能動性,而教練員則應該更好地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通過深入調查,對每一個運動員的個人技術熟練情況以及運用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了提升運動員的整體水平以及增加團隊個體之間的默契程度,教練員在完成整體訓練任務之后,要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個體進行專項訓練,從而彌補其技術上的欠缺,并通過悉心引導,增強其在團隊中的配合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提高運動員個人水平的同時提高整個團隊的競技水平。
本文結合個人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就“自我效能”理論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運用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探討,具體的分析了當前“自我效能”理論在青少年足球訓練運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策略。然而由于個人所學知識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并未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夠憑借本文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
[ 1 ]陽媛媛.競技運動中運動員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養[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
[ 2 ]劉向陽.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
[ 3 ]佟丹.對足球運動員把握比賽時機能力的研究[ 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 4 ]張曉波.情緒及其調節方式對足球運動員決策的影響[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

G843
A
1674-151X(2016)10-027-02
2016-08-28
吳楠(1984~),三級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