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京京,陳曉霞,趙靚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 肇慶 526020)
我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調查分析
田京京,陳曉霞,趙靚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
目的調查了解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為明確社區老年人健康教育需求提供建議。方法采取隨機抽樣法對社區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價良好(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自我保健意識等方面)。目前患有一種慢性病者84人(45.4%),兩種者40人(21.6%),三種及以上者16人(8.6%);其中高血壓患者78人(42.2%),白內障患者33人(17.8%),糖尿病患者27人(14.6%),風濕病患者25人(13.5%),骨關節病患者22人(11.9%)。結論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價較為樂觀。社區老年人常見慢性病患病率的差異可指導我們今后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進一步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
社區;老年人;健康;慢性病;健康教育
與國際上將65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人的做法不同,我國界定60歲以上的公民為老年人。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全球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老年人口最多,發展最快。2006年,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且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遞增。據預測,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25%[1]。老年人是一個特殊人群,因年齡、生理、心理特征及社會角色的轉變,社會適應能力降低,健康問題突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發生率逐漸上升,并成為老年人死亡的首因。有調查顯示,社區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筆者期望掌握肇慶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為社區衛生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以便政府部門合理有效地分配衛生資源,更好地滿足社區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1.1對象
隨機選取在肇慶市生活的社區老年人為調查對象。資料齊全者185人,其中女性95人,男性90人,平均年齡為(70.8± 8.3)歲,平均身高為(159.9±7.1)cm,平均體重為(57.1±10.3)kg。社區老年人基本情況見表1。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調查者自行設計問卷,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咨詢老年護理和社區護理專家、預調查等完成問卷的修訂。該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老年人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民族、身高、體重、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居住方式等。第二部分為問卷的核心部分,包括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的自我評估:生理方面(12條,除第八和第九個條目需由被調查者填寫外,其余均以“是”“否”作答)心理方面(4條,均以“是”“否”作答),社會方面(4條,均以“是”“否”作答),自我保健意識方面(3條,均以“是”“否”作答);目前患病及輔助工具使用情況(3條)。

表1 社區老年人基本情況(n=185)
1.2.2調查方法調查前調查者講解問卷內容及要求,被調查者理解后在15~20 min內由調查者協助完成,當場回收問卷。共發放187份問卷,收回185份,有效問卷185份,有效回收率為98.9%。
1.2.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
2.1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生理方面(見表2)

表2 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生理方面(n=185)
2.2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心理方面(見表3)

表3 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心理方面(n=185)
2.3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社會方面(見表4)

表4 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社會方面(n=185)
2.4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自我保健意識方面(見表5)

表5 社區老年人健康現狀自我評估——自我保健意識方面(n=185)
2.5社區老年人目前患病及輔助工具使用情況(見表6)
3.1社區老年人目前健康狀況自我評估良好
3.1.1生理方面研究發現,參與此次調查的185名老年人中,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占76.2%,能做家務持續1 h以上的占74.1%,能連續上3層樓的占83.8%,能較自如地彎腰或屈膝、下蹲的占83.2%,平時睡眠情況較好的占70.3%。由此看來,我市社區老年人身體狀況良好。
社區老年人生活中是否需要輔助工具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無需輔助工具或生活自理能力強的老年人能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從而使得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意義和價值。本次調查中,98.4%的老年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包括吃飯、洗手、刷牙、洗臉、梳頭、上廁所、洗澡、穿脫衣服等);54.1%的老年人需要借助輔助工具生活,主要是老花鏡(49.7)。與同類研究[3]相比,我市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較好。但有29.2%的人經常經常吸煙,16.8%的人經常飲酒,比例高于同類研究[4],提示需加大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力度。

表6 社區老年人目前患病及輔助工具使用情況(n=185)
3.1.2心理方面經常感覺生活充實和快樂者占93.5%,自我感覺記憶力良好者占63.8%,能較專注地做某一件事者占79.5%。此次調查中僅有15.7%的人經常情緒低落或憂郁,該比例低于同類研究[5],說明我市社區老年人心理和精神狀態良好。
3.1.3社會方面與家人關系好者占94.6%,子女經濟狀況好者占89.2%,與親友關系好者占96.2%,與鄰居關系好者占95.1%,表明我市社區老年人的社會關系良好。
3.1.4自我保健意識方面認為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良好者占78.4%,認為健康體檢重要者占78.9%。本研究發現能堅持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者比例(47.0%)高于同類研究[6],說明我市社區老年人較注重自我保健。
由上可見,我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自我評價比同類研究[7]好,但目前較為突出的是吸煙、飲酒問題。這種嗜好給人們特別是老年人帶來的危害極大,是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今后健康教育可嘗試采取專題講座、小組討論、標本展示及個別家庭訪視等相結合的形式,希望通過我們多方面的努力使更多的老年人戒煙、戒酒或少吸煙、少飲酒,使社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水準有一個質的飛躍。
3.2社區老年人常見慢性病患病率存在較大差異
本研究中的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等為代表的一組疾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
本研究顯示,社區老年人1種、2種、3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別為45.4%、21.6%、8.6%,與同類研究[8]有差異,患病種類相對于某些大城市來說較單一。這可能與我市生活壓力相對較小,空氣污染相對較輕等有關。我市有“西江明珠”的美譽,位于廣東省中西部,年均氣溫21.5℃,是著名的歷史文化、風景旅游名城。
調查中高血壓患病率(42.2%)與田慶豐[9]報告的鄭州市某社區老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為42.2%吻合。其他患病人數較多的疾病是白內障(17.8%)、糖尿病(14.6%)、風濕病(13.5%)、骨關節病(11.9%)。
據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其中中老年人患病率高達39.0%。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呈退行性變,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動脈硬化明顯,幾乎成了無彈性的管道,心臟射血時主動脈不能完全膨脹。基于此,本研究與同類研究[10]顯示,老年人所患各種慢性病中,高血壓患病率很高,居第一位。因此,關愛老年人健康不能忽視高血壓的防治。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應讓老年人充分認識戒煙戒酒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這也為我們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參考。
老年性白內障是指中老年人發生的晶狀體混濁,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率明顯增高,與環境、營養、代謝和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我市為廣東省生態文明宜居城市,因而其他種類慢性病的患病率不高,而白內障患病率(17.8%)與劉淑香等[11]報告的長春市農村老年人白內障患病率(5.52%)有差異,這可能與農村生活較平和、清凈等有關。
綜上所述,本次調查為我們今后的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針對高血壓需進行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健康教育,注重干預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重視白內障、糖尿病、風濕病、骨關節病等的健康教育,引導社區老年人樹立健康意識,關心自身、家庭和社區的健康問題,積極參與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及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12]。
[1]祁玲.我國老年人社區護理現狀及展望[J].社區醫學雜志,2009,7(23):35-36.
[2]陳思蕾,胡秀瑋.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5):114.
[3]徐蔚.我國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評價及醫療服務需求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5):2846-2849.
[4]王改生,侯銀萍,段秀紅,等.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8):143-144.
[5]何小珍,陳美珍,尤燕,等.廣州某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J].當代護士,2013(6):26-28.
[6]郝曉寧.北京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及衛生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5):2850-2852.
[7]王海彥,劉蘋,韓廣營,等.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與長期護理需求調查研究[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2(2):147-150.
[8]邵晞,張曉華.南京市某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2):7945-7946.
[9]田慶豐.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衛生統計,2006,23(2):151-152.
[10]佟麗芳,陳兆杰,李志紅,等.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27):6793-6794.
[11]劉淑香,李殿秋,劉麗穎,等.長春市城鄉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9):1718-1721.
[12]陸江,林琳.社區健康教育[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
R161.7
A
1671-1246(2016)03-0128-03
注:本文系廣東省肇慶市科技創新計劃項目(2013E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