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曾建霜,陳麗,鞠梅*,張世友
(1.四川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2.四川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四川省瀘州地區養老機構護理員現狀及培訓需求調查分析
楊曉玲1,曾建霜2,陳麗1,鞠梅1*,張世友1
(1.四川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四川瀘州646000;2.四川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瀘州646000)
目的了解四川省瀘州地區養老機構護理員現狀及培訓需求情況,為科學有效培訓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自行設計調查量表,調查四川省瀘州地區養老機構97名護理員的培訓需求情況。結果本地區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整體年齡偏大、學歷低、持證率低、缺乏專業培訓;養老護理員對培訓知識的需求認知評分排在前五位的是:職業工作需知,職業道德和相關法律法規,合理用藥護理,排泄操作,人際溝通與人際禮儀。結論養老護理員整體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應重視與加強規范化、專業化培訓,提高培訓覆蓋率,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
截至2013年底,四川省瀘州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88.3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7.5%,是四川省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市州之一。老年人群呈現基數大、增速快、壽齡高、空巢多等特點,迫切需要社會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1]。如何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滿足其健康需求,提高其生活質量,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研究的重要課題。養老護理人員素質是保證養老機構正常運行和入住老人得到高質量服務的關鍵因素[2]。瀘州醫學院護理學院是瀘州市民政局批準的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培訓及鑒定中心。為了解瀘州地區養老服務機構護理人員基本情況和培訓需求,提高培訓針對性,筆者對瀘州地區六十余所養老服務機構的113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1.1調查對象
2014年7月,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瀘州地區參加首屆養老護理員培訓的養老護理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13份,回收有效問卷97份,有效回收率85.84%。
1.2調查方法
1.2.1調查工具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問卷根據《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設計,咨詢專家進行修訂,然后選取瀘州市一家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進行預調查,并根據預調查結果進行完善。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1)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所在單位、用工性質、有無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是否經過專業培訓、工作經歷、從業目的、對養老護理員社會地位的看法、對養老護理員職業前景的看法、將來是否愿意繼續從事養老護理相關工作、工作年限等;(2)養老護理員培訓內容需求情況,分為執業素養(1~4題)、基礎知識(5~10題)、基本技能(11~21題)3個方面,共21道題目,每個題目有5個選項,被調查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最后通過對問題結果進行量化評分,評定調查對象對養老護理員培訓內容的需求程度,其中5代表完全需要,記5分;4代表很需要,記4分;3代表一般需要,記3分;2代表不怎么需要,記2分;1代表不需要,記1分。得分越高表明對培訓內容需求越強烈。
1.2.2調查方法采用現場調查的方式,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說明調查目的,講解問卷各項內容,當場發放問卷,自行填寫后收回。若被調查者因文化水平或其他原因無法自行填寫,由調查人員將調查表各條目按統一標準逐條口述詢問后代填。
1.2.3統計方法雙人錄入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人數和百分比描述。
2.1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基本情況(見表1)
2.2參加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情況
97名養老機構護理人員中接受過養老護理員相關培訓的有16人(16.49%),未接受過養老護理員相關培訓的有81人(83.51%);曾參加培訓的16人中培訓時間<1個月的有13人(81.25%),培訓時間>1個月的有3人(18.75%);取得養老護理員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有15人(15.46%),82人(84.54%)沒有獲得養老護理員初級職業資格證書。
2.3對養老護理員培訓的需求情況
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排在前五位的是:職業工作需知、職業道德和相關法律法規、合理用藥護理、排泄操作、人際溝通與人際禮儀;排在后五位的是給藥操作、清潔衛生、安全操作、觀察操作、冷熱操作(見表2)。

表1 養老護理員一般資料(n=97)
表2 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問卷得分(±s,分)

表2 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問卷得分(±s,分)
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認知項目養老護理員職業工作需知養老行業職業道德和相關法律法規老年人合理用藥護理排泄操作(協助老年人正常如廁、對嘔吐老年人進行護理照料)養老工作人際溝通與人際禮儀睡眠照料(幫助正常睡眠、分析非正常睡眠原因并予以解決)老年護理的特點老年人合理營養護理飲食照料(協助老年人完成正常進膳、飲水)人體機構與功能及老化消毒操作(用常規消毒方法對常用物品進行消毒和簡單隔離)老年人常見疾病的判斷和護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癡呆)護理記錄(進行簡單的護理記錄)四川省和瀘州市養老服務形式分析臨終護理(協助解決老年人臨終的身體需求,完成尸體料理及終末消毒給藥操作(協助完成老年人的口服給藥、保管老年人的口服藥)清潔衛生(幫助老年人清潔口腔、修剪指甲、洗頭、洗澡、更衣、更換床單、清潔輪椅、整理用物)安全操作(輪椅、拐杖等使用操作知識,扶抱搬移方法)老年人的心理護理觀察操作(測量老年人的液體出入量、觀察老年人的皮膚、頭發和指甲的變化、對不舒適老年人進行觀察)冷熱操作(熱水袋、冰袋使用方法)排序得分4.78±0.48 4.77±0.68 4.75±0.56 4.74±0.51 4.72±0.57 4.71±0.61 4.70±0.56 4.67±0.69 4.66±0.67 4.65±0.64 4.65±0.64 4.65±0.63 4.65±0.44 4.65±0.38 4.64±0.69 4.64±0.65 4.64±0.63 4.63±0.65 4.62±0.68 4.61±0.70 1234567891 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56±0.7421
3.1瀘州地區養老護理員現狀
本調查顯示,瀘州地區養老機構護理員中66.0%為女性,40歲以上者占69.08%,平均年齡為(44.89±9.62)歲;主要來自瀘州周邊農村,占78.35%;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前有醫生工作經歷者占7.22%,有護士工作經歷者占7.22%,有護工經歷者占7.22%,可見大部分養老護理員沒有醫學護理知識,很難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的護理服務;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學歷者占47.43%,高中學歷者占29.90%,中專及以上學歷者占22.68%;用工性質方面,大部分為合同制,占76.29%;資格認證和培訓方面,未接受過養老護理員相關培訓者占83.51%,取得養老護理員初級職業資格證書者僅占15.46%。總體上,瀘州地區養老護理員年齡偏大、未完全實行持證上崗、很難獲得職業培訓、專業化不高、受教育程度較低等問題比較突出,與譚嚴等[3~5]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然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人們養老需求觀念改變,養老服務模式逐漸從“溫飽服務型”向“質量服務型”轉變,這對養老護理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因此,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和培訓刻不容緩。
3.2養老護理員職業態度和認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65人(67.01%)選擇從事養老護理工作是因為熱愛養老護理職業,認為通過幫助老年人可以實現自身價值并得到快樂。有24人(24.74%)認為養老護理員受社會尊重,46人(47.42%)認為以后會越來越受到社會尊重,說明養老護理員認同養老護理工作逐漸得到了社會支持,這種支持以后會越來越廣泛,與趙賽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69人(71.13%)表示將來會繼續從事養老護理相關工作。在與養老護理員交流中我們發現,很多養老護理員在日常工作中與老年人建立了密切聯系,感情比較深,盡管待遇比較低,還是表示愿意從事這份工作,希望通過培訓學到更多的知識。
3.3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狀況
表2顯示,養老護理員培訓需求排在前五位的是:職業工作需知,職業道德和相關法律法規,合理用藥護理,排泄操作,人際溝通與人際禮儀。這可能與該地區養老護理員大部分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不高,缺少醫學護理相關知識,且培訓率不高、持證上崗率不高,迫切想要學習養老護理員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用藥、排泄等比較專業的內容有關。排在后五位的是清潔衛生,安全操作,心理護理,觀察操作,冷熱操作。可能與這些操作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較多,屬于單純的生活護理,理論性不強,簡單易學有關。
4.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吸引專業人才
調查發現,養老護理員所在的養老院大部分是私營企業,主要通過自籌資金和經營盈利運營,院方只有投入最小的人力成本才能盈利,因此對養老護理員重視和投入遠遠不足。且從調查結果和交流中可知,養老護理員年齡偏大、學歷層次偏低、職業待遇較差、人員流動頻繁等情況比較突出。有學者[8]指出,養老護理員是養老機構最基本的專業力量,但由于工作辛苦,工資待遇差,直接導致了養老護理隊伍中年輕的專業人員匱乏和流失,而擁有一支專業性強、職業素養好的養老護理員隊伍是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護理需求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應該加大在養老護理方面的投入和補貼,創造平臺吸引社會資本。同時可借鑒其他省市的做法,如浙江省推出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護理專業本專科畢業生入職獎補[9],天津市民政部與學校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并出臺相應補貼政策緩解從業人員緊張和流失情況[10],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養老護理工作的特殊待遇政策,吸引養老護理專業人才。
4.2發揮地方高校優勢,探索適合養老護理人才培訓方法和體系
作為地方高校應立足于區域社會發展需求,除培養具有老年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專業護士外,還需積極與當地民政部門、養老機構合作,主動參與養老護理員培訓工作,合理設計培訓內容和方案,提高培訓覆蓋率及效果[3]。2013年成都醫學院牽頭,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合佳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成立了“四川養老與老年健康協同創新中心”,設計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資格培訓、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多層次(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多專業(老年照護、老年醫學、老年事業管理)的養老與老年健康人才培養目標[11],值得借鑒和學習。只有立足國家和本地老齡事業需求,整合高校、企業、社會、醫療單位的優勢資源,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功能,才能夠為養老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綜上所述,養老護理員作為養老機構的核心力量,其職業知識、照護操作技能和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被照護老年人的生存與生活質量。因此,應在立足本地區具體情況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科學化、系統化的養老護理員培訓模式,全面提高其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為廣大入住養老機構的不同層次的老年人提供專業和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其晚年生活質量。
[1]瀘州新聞網.瀘州養老立足四種模式老年養生注意“五余”[N].2015-01-06.
[2]廖桂香.標準化病人在養老護理員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7):3058-3059.
[3]譚嚴,左鳳林,冉波,等.重慶市萬州區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的現狀調查及分析[J].全科護理,2011,9(1):6-7.
[4]白利民,白婧文.江蘇省養老護理人員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1,8(7):322-324.
[5]高麗,郭明賢,崔艷,等.陜西省12家養老機構護理員對老年護理知識認知與需求調查[J].護理學報,2014(8):5-7.
[6]張慧清,申秋.廣西省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8,8(10):28-29,32.
[7]趙賽,趙力潔,孫靜,等.天津市南開區民營養老院養老護理現狀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2):145-146.
[8]陳雪萍,許虹,王先益,等.浙江省養老機構老年護理管理現狀與對策[J].健康研究,2010,30(1):35-38,45.
[9]沈小平.入職獎補分層培養打造養老護理梯隊[J].中國社會工作,2013(20):12-14.
[10]天津“訂單式”培養3年培養10萬養老護理員[J].中國社會工作,2012(32):5.
[11]余小平,唐平.四川養老與老年健康協同創新中心五位一體發展戰略構想[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4,9(2):109-113.
(*通訊作者:鞠梅)
R192.6
A
1671-1246(2016)03-0130-03
注:本文系2014年瀘州市科技局項目(14RKX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