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娜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杭州310053)
CBL教學法在血液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馬琳娜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杭州310053)
目的研究在血液學檢驗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CBL教學法)的利弊。方法在2013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血液學檢驗教學中應用CBL教學法,并通過問卷的形式調查教學效果。結果絕大多數學生對CBL教學法持肯定態度。結論CBL教學法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歡迎,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將理論知識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技術專業。
血液學檢驗;案例教學法;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血液學檢驗課程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既屬于血液學范疇,又屬于檢驗醫學的一個分支,是以血液學的理論為基礎,以檢驗學的方法為手段,以臨床血液病為工作對象,創建了一個理論-檢驗-疾病相互結合、緊密聯系的新體系,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發展、完善和提高[1]。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造血檢驗、紅細胞疾病檢驗及其應用、白細胞疾病檢驗及其應用、血栓與止血檢驗及其應用4個方面。血液學檢驗在醫學檢驗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血液學檢驗的學習比較抽象,很多概念很難理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通過對往屆學生實習情況的調查發現,即使是血液學檢驗課程成績不錯的學生,要想在臨床實習中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做到理論聯系實踐仍存在一定困難。因此,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們在血液學檢驗的教學中應用了案例教學法(CBL教學法),并通過問卷的方法調查CBL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3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3個班的學生(共86人)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CBL教學法:教師先編寫典型案例(包括病史、相關的實驗室檢查、血象、骨髓涂片等)并布置相關的思考題;然后學生以4~5人為一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將討論結果反饋給教師;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案例,對知識點進行總結。
1.3評價方法
教學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包括9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價方式打分,5分為非常贊同,4分為贊同,3分為一般,2分為不贊同,1分為非常不贊同。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共發放調查問卷86份,回收有效問卷8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在調查中,91.86%的學生對血液學檢驗這門課程感興趣;有62.79%的學生了解CBL教學法;超過90%的學生認為CBL教學法有助于將理論知識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習興趣及教學過程中的投入感;超過85%的學生認為CBL教學法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溝通交流和團隊協作能力;在“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習的知識較傳統方式零散,不夠系統”上,學生評分在3分左右;80%以上的學生更喜歡案例教學法,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對CBL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評價(±s,分)

表1 對CBL教學法教學效果的評價(±s,分)
問卷內容1對血液學檢驗課程感興趣2了解案例教學法3教師目前為學生提供的教學案例質量很好4通過案例教學法,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將理論知識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6案例教學法提高了學習興趣及學習過程中的投入感7案例教學法提高了溝通交流和團隊協作能力8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習的知識較傳統方式零散,不夠系統9較之傳統教學方法,更喜歡案例教學法得分4.27±0.64 3.64±0.63 4.36±0.59 4.19±0.64 4.30±0.55 4.19±0.58 4.16±0.63 3.36±1.04 4.19±0.71評分≥4分者的占比(%)91.86 62.79 94.19 87.21 95.35 93.02 89.53 39.53 82.56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直到19世紀80年代后期才被教育界認可和重視,并于20世紀末率先在國內法律及商業教學中推廣應用[2]。CBL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基于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發展而來的全新教學模式[2-3]。CBL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以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小組討論式教學[4-5]。相對于“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授課、學生聽講”的傳統教學(LBL),CBL教學法更加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7]。采取來自于真實情境或事件形成的案例,借助案例分析和解決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學習、互動討論等綜合能力。CBL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可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8]。而臨床醫學教育高實踐性、高思辨性的特征,對于CBL教學的應用有著天然的契合性。血液學檢驗這門課程本身就必須以血液學的理論知識為基礎、以醫學檢驗的方法為手段去探討一個個復雜的血液病,從而為臨床醫生提供證據,為患者找出病因,進而緩解病痛。CBL教學法近年來在多所醫學院校均有報道[9-11],效果較好,所以本課題組把CBL教學法運用到血液學檢驗教學中,希望培養出真正的理論扎實、技能過硬、學有所用,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優秀人才。
通過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1)90%以上的學生對血液學檢驗這門課程感興趣,超過90%的學生對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案例質量也是認可的,說明學生對本課程并不排斥,而且很希望學習相關的知識。(2)超過90%的學生認為CBL教學法有助于將理論知識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并且認為通過CBL教學法提高了學習興趣及學習過程中的投入感,同時超過85%的學生認為CBL教學法提高了溝通交流和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且80%以上的學生都很喜歡CBL教學法。這說明CBL教學法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比較關注理論聯系實際,在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時,讓學生覺得學習的知識是非常有用的,有了一種成就感,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也更愿意去交流,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3)通過調查也能看到CBL教學法存在一些缺點,有很多學生表示通過CBL教學法學習的知識較傳統方式更零散,不夠系統。所以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利與弊,只有相互結合,將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血液學檢驗教學與臨床結合得非常緊密,要想把這門課教好,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用,教師就必須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擁有豐富的臨床知識,并將其系統化地傳授給學生,同時通過案例討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習時由被動變為主動,這樣才符合大學教育的原則,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有用之才。
[1]閆曉華.血液學檢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探討[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6(6):465-467.
[2]楊光富,張宏菊.案例教學:從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學發展歷史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6):1-6.
[3]Srinivasan M,Wilkes M,Stevenson F,et al.Comp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effects of a 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 institutions[J].Acad Med,2007,82(1):74-82.
[4]徐子真,王焰,程澍,等.CBL教學法在八年制醫學生血液系統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3):1886-1888.
[5]Jamkar A V,Burdick W,Morahan P,et al.Proposed model of case based learning for training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 in surgery[J]. Indian J Surg,2007,69(5):176-183.
[6]謝榮華.PBL教學法在血液學檢驗教學中的實踐與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7):76-78.
[7]Ily M,Ilgy D,Fieku E.Comparison of case-based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in dental education using the SOLO taxonomy[J].J Dent Educ,2014,78(11):1521-1527.
[8]宋蓓,張元珍,岳秀玲,等.臨床血液學檢驗骨髓細胞形態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8):58-60.
[9]王華榮.以案例教學推動大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1(11):62-64.
[10]Zhou G,Zhang J,Du G,et al.A multiple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teaching diseases of oral mucosa[J].Hua Xi Kou Qiang Yi Xue Za Zhi,2012,30(1):106-108.
[11]Malta S,Dimeo S B,Carey P D.Self-direction in learning:does it change over time[J].J Allied Health,2010,39(2):37-41.
G424.1
B
1671-1246(2016)10-0101-02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學改革課題項目(XJJG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