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桂芳
【內容摘要】整體性閱讀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策略,尤其是對于已經有了一定語言基礎與閱讀能力的高中生而言,從整體層面把握文本會引導他們更充分的理解與領會文章所要傳達的主旨內涵,能夠讓學生對于文本的感知更為充分。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融入整體閱讀教學法,透過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有效從整體層面把握文章,這會起到更加明顯的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整體性閱讀 教學
閱讀教學的方法和模式有很多,整體性閱讀教學法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對于語言積累相對已經比較豐富的高中學生而言,讓他們從整體層面把握文意是對其閱讀能力的一種更深入的鍛煉,這會讓學生更好的把握上下文之間的關聯,能夠有效梳理文本的脈絡,閱讀體驗也會更加豐富與立體。
一、根據文本特點確定解讀方向
整體性閱讀教學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合理的文本解讀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結合文本的特點來明確方向,沿著合理的路徑由淺入深的剖析文本。不同類型、題材、文體的文章各自的特點也會有所差異,這些特點是教師在確立整體的教學方向,尤其是確立整體性閱讀教學的展開模式時需要重點參照的內容。教師要了解閱讀文章,把握其中的一些特質,進而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展開文本解讀。這樣才能夠讓文章的解讀更加深入,學生對于所學文本的理解也會更透徹。
以《江南的冬景》為例,為了更好的實踐整體性閱讀教學,在充分分析文本特質的基礎上筆者確立了文本解讀的方向。我首先引導學生從文本特點入手進行整體感知: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描繪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畫,抒發了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著引導思考探究:作者本來要寫“江南的冬景”,為什么開頭又寫了其他地方的冬天呢?作者寫北國的冬景時選取了哪些細節?這些細節的表現流露了作者什么情感傾向?作者寫江南的冬景時選取了哪些細節?這種層層推進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學生慢慢引入到文本中,學生會隨著教師的教學節奏逐漸進入文章的主題,會隨著對于問題的思考過程形成對于文本的整體把握,這才是整體性教學的合理展開模式。
二、對于核心內容進行反復推敲
整體性閱讀教學并不只是局限于從整體層面展開的對于文章的剖析,對于那些較為細膩的文本,尤其是那些需要學生重點領會與推敲的一些字、詞,這些內容通常有必要展開細致分析。學生只有對于這些關鍵點所傳達的思想內涵有一定程度的領會,從整體層面理解與感受文章才可能實現。因此,對于那些需要學生用心推敲和感受的語言點,尤其是那些能夠突出表現文章主旨或者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情感的語句、詞匯,教師要將這些內容拿出來進行單獨分析,讓學生對于這些核心內容有較好的理解與把握,在將這些重難點部分逐一化解后,整體性閱讀的展開才會更為順暢。
比如,對于《我與地壇》這篇文章而言,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一句話傳達了非常深刻的含義,是值得學生用心推敲領會的內容。在學習時,教師可提出問題:我們怎么去理解這些“腳印”、“車轍”、“我”、“地壇”以及“母親”的關系?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情和作用。整體性閱讀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對于文本的核心內容和重點內容有較好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做好核心語言點的解讀對于整體性閱讀教學而言非常重要。
三、從整體層面理解與把握文意
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不斷展開的過程中慢慢鍛煉學生的整體性閱讀能力,讓學生從整體層面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進而讓學生養成從整體層面分析文本含義的閱讀習慣。不少學生都缺乏這種閱讀技能,對于有的文章還是習慣性的逐句逐段的分析,這會遺漏掉很多內容,閱讀也不夠完善與連貫。教師可以慢慢培養學生的整體性閱讀習慣,可以在平時的課堂上鍛煉學生的這方面能力。比如,可以設計一些需要結合全文進行思考與分析的問題,以這些問題為推動來實現對于學生整體性閱讀技能的鍛煉。當學生養成了這樣的閱讀習慣后文本閱讀的效率會有顯著提升,文本的整體感知與把握能力也會得到顯著增強。
比如,學生讀完《最后的常春藤葉》后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交流討論:(1)全文按照什么樣的線索來開展故事情節?小說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2)貝爾曼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既然貝爾曼老人形象如此高大,作者為何不用濃墨重彩去勾勒他的形象呢?(3)最后的常春藤葉為什么能挽救瓊斯的生命?為什么說“最后的常春藤葉”才是貝爾曼的杰作?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學生從整體層面把握文本含義,了解整個故事的脈絡,設計這樣的問題可以推動學生有效展開整體性閱讀,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整個故事的脈絡。隨著這樣的訓練過程的不斷積累,學生會對于整體性閱讀的方法越來越了解,結合全文來把握閱讀文本的技能也會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 葉發森. 整體感悟閱讀 實現審美遷移[J]. 基礎教育參考,2012(06).
[2] 孫永強. 高中語文閱讀網絡學習空間設計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15.
[3] 王晶. 整體感知與文本細讀[D]. 河南大學,2013.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時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