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夢婕
摘要:存貨作為公立醫院重要的流動資產,與之相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院資金的占用水平。雖然公立醫院是非營利性質單位,但在國家逐漸縮減財政撥款的大環境下要維持長遠發展,就要借鑒企業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有限資金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公立醫院;存貨;財務管理;信息化:經濟批量分析
一、公立醫院存貨的概念和存貨財務管理的目標
(一)公立醫院存貨的范疇和持有目的
公立醫院的存貨是指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為耗用而儲備的物資。以M醫院為例,該醫院按照所儲存物資的類別將倉庫分為藥庫、器械庫和總務庫。其中,藥庫又細分為中藥庫、西藥庫和中成藥庫(中成藥庫主要是本院的制劑、半成品等)。器械庫里主要是醫用器材、設備等。總務庫主要儲存衛生材料。藥庫和器械庫的存貨價值較高,占用資金量較大。
如果醫院能在患者就醫時隨時購入所需的物品,就不需要存貨。但實際上,公立醫院總有儲備存貨的需要,并因此占用或多或少的資金。醫院持有這些存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保證患者及時治療的需要。實際上醫院很少能做到隨時購入醫療服務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物資,即便是市場供應量充足的物資也是如此。這不僅因為不時會出現某種物資的市場斷檔,還因為醫院距離供貨點較遠而需要必要的途中運輸以及可能出現運輸故障導致的延遲。一旦醫療服務過程所需物資短缺,患者的診療過程將被迫停頓,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無法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第二,出自價格的考慮。零購物資的價格通常都比較高,而整批購買在價格上可以享受實在的折扣。醫院要運行,每天勢必消耗大量物資耗材,而耗材成本受物價因素影響一直在上漲,批量購入、合理儲存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整體運營成本。
(二)提高公立醫院存貨財務管理效率的意義
存貨屬于醫院的流動資產,與此相關的管理是否科學與公立醫院本身的直接經濟效益是密切聯系的,公立醫院要想發揮醫療主體作用,充分體現公益性,則提高自身的存貨財務管理效率就格外重要。
進行存貨管理,提高公立醫院存貨財務管理效率,既要保證醫療服務的正常進行又要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成本,為保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筑好第一道防線。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盡力在各種存貨成本與存貨效益之間做出權衡,達到兩者的最佳結合。
二、公立醫院存貨財務管理現狀
目前,大多數公立醫院尚未真正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管理存貨,憑經驗確定采購量成為主流模式。
由于藥品和醫用器材的價值在公立醫院存貨中占有較大比例,下面就從這兩個方面來剖析目前公立醫院存貨財務管理的具體情況:
(一)藥品
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有著非常嚴格的使用期限,有一定的貯存條件。中國人民大學李憲法教授指出,當前由于藥庫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高,對庫房管理不善。由于這些管理人員對現代化藥庫管理知識及方法缺乏必要的了解,工作方式還停留在以往庫房管理的模式上,不能運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進行存貨管理,存貨信息數據無法實現共享,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管理成本,西部地區一些三甲醫院75%的藥品加成收入基本上都被藥庫的低效管理所消耗。
(二)醫用器材
一般公立醫院醫用材料的采購周期都是一個月一次。在實際工作中,倉庫保管人員并沒有統計每月實際耗用量,而是在庫存量接近零時才通知采購人員,采購人員沒有財務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無法科學計算最佳訂貨量,結果經常出現某段時間內醫用材料庫存過量的情況,占用了大量倉儲空間,增加不必要的庫存成本:或者出現某段時間內供不應求的現象。
三、提高公立醫院存貨管理效率的途徑
(一)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精細化管理
要自下而上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平臺,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準確、高效地處理存貨的訂購一入庫一日常管理一出庫所產生的信息,充分實現數據共享,促進醫院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提高存貨管理效率。
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在公立醫院存貨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對于藥庫來說,可以有效指導藥品儲備,保證臨床用藥,防止藥品積壓,降低藥品損耗,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于器械庫而言,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則可以實時掌握醫用材料和設備的動態流轉過程,保證既能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服務供應水平,又能降低庫房不合理的庫存量,加速資金周轉。
目前,沈陽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東軟HIS(東軟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lnformation systen)能較好地解決公立醫院存貨的財務管理問題,這個系統的出發點就在于提供數字化醫院全面解決方案,采用統一的存貨管理方式,將所有物資的采購、入庫、出庫、調價、盤點控制在庫房的管理中,在最短的時間內采集、統計出最新最細的信息,為精確計算最佳訂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引進HIS的同時,還可以配套使用HRP(醫院資源計劃Hospital ResourcePlanning)來建立立體管理,因為HIS中包括了很多的模塊,在藥品院內物流等方面做的不夠完善,只是將業務流程信息化。而HRP其實就是在引入了EKP(企業資源計劃)的管理模式和思想的基礎上做出來的一套信息系統,與HIS相比,HRP在物流和存貨管理等方面更加具體和強化。HRP可以實現財務核算和業務運行的同步化、自動化、精細化。從源頭上自動獲取運營數據使得財務基礎核算可以無限精細化:而人、財、物這些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使得數據的有效性、關聯度大大提高,也方便了數據的可追溯、可查詢、可多維度直觀展示。同時,海量的關聯信息,也使得資金支付更加嚴謹和可靠。ERP更多的關注點在改革,精簡、集約、高效、減少內耗成本,與所有行業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可以根據不同公立醫院的業務流程特點進行必要的二次開發,以滿足不同醫院的需求。
(二)借助外界強大的物流平臺以及專業委托代管方式,努力實現“零庫存”
醫院存貨財務管理要向高效和低耗發展,需對相應物流活動進行整體計劃、嚴密組織、系統協調與有效控制,爭取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保障醫院物資的及時供應,既保證醫院臨床藥品供應水平達到一個較高水平,又能降低不合理的庫存量。借助現代物流支持,采用網上集中采購制訂配送計劃,利用藥品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一套運行高效、成本低廉,又能相互制約的內部庫存與物流系統和制衡機制,合理確定訂貨量,提高物資利用率降低相關成本,保證醫院資產的有效運營。對于占用庫存空間較大或者對庫存保管質量要求較高的物資,可以重點采取委托代管方式,這種方式下,醫院向受托方繳納一定數量的代管費用,自己不再為這類高倉儲成本物資保有庫存,甚至可不再保有保險儲備庫存。一方面醫院可以實現較高水平和較低費用庫存管理,減輕庫存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轉嫁一部分庫存的相關風險,同時減輕了倉儲日常管理的繁雜事務,便于集中力量保障一線供應。
(三)確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標
存貨作為公立醫院流動資產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管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經營狀況。通常情況下,存貨周轉率在醫院財務分析中是營運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標。存貨周轉率越高,反映出存貨的周轉速度越快,流動性越強,轉變為現金的能力也越強。醫院的盈利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也越強。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次數)率=(藥品、醫療材料、相關存貨支出)一平均存貨
M醫院在過去的一年中,存貨支出14400萬元,平均存貨2200萬元,則存貨周轉率為6.55(次),即:相當于在一年內用2200萬元現金周轉了6.55次,賺取了6.55次利潤。如果本年度存貨支出不變,通過提高管理效率來加快周轉天數,降低平均庫存到1500萬元,則周轉率(次數)達到9.6(次),則醫院的盈利能力就能得到很大提高。
以M醫院的藥品庫存管理為例,M醫院作為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公立醫院,按照衛生部頒布的《國家優質醫院評審標準》中對三甲醫院的要求,85%以上藥品的庫存周轉天數應少于10~15D。隨著公立醫院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銷售政策,占有醫院流動資金較大比例的藥品的庫存管理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藥品庫存周轉率的高低是評價醫院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周轉率越高證明藥品管理效率越高,反之,則意味著庫存占用資金量越大,保管成本越高,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