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張曉艷
為營造優質的科技創新環境,重慶市出臺了“七條新政”。“七條新政”是一個不斷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契機的新政策,新政對于政府簡政放權、科研管理是新的突破,能更好地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在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中,以下三個方面至關重要。
一要注重培育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文化環境。在科技創新中,應堅持尊重人才、關心人才和激勵人才,充分發揮人才在創新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同時,還要尊重科技人才的獨立性,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創新環境,形成一種全社會認同科學、認同科技、認同創新的創新生態和對科技工作者包容的心態。
政府應該加大創新宣傳,鼓勵創新發展,引導全社會樹立創新意識。同時還要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知識和創造成果作為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成果,理應得到尊重,一方面是對人才、知識和勞動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以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捌邨l新政”規定“人力資源費比例從以前的不到5%提高到30%至60%”,體現了對人才、知識和創造的尊重。
二要加強探索以人為本、遵循科研規律的政策機制。優化科技創新環境,要堅持以人為中心,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目的,以激勵人的創新性和積極性為標準。以人為中心開展科技創新工作,遵循科研規律,營造一個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留住人才的創新環境。無論是科研項目的申報、結題,還是對科研經費的監管等,都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和對科研規律的尊重。
科技創新還需要積極探索研究新的政策,實現科技法治化,其中包括投入政策、創新政策、成果轉化、科技培訓及科技人才政策等。促進科技創新,要推動科研項目管理體制和科研項目資金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一是創新激勵機制,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二是制定優惠政策,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性。三是堅持一視同仁,營造公平競爭的科研環境。重慶“七條新政”還規定“科研經費余額不再收繳”,結余的經費項目承擔單位可用于獎勵科研團隊,從而調動了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七條新政”還強調對待“橫向課題和縱向課題一視同仁”,使得科研人員受到同等對待和同等考核的待遇,營造出公平競爭的創新生態。
三要完善構建科研資源共享、突出特色的創新平臺。優化科技創新環境,要堅持科研資源共享原則,推進科技資源共享和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首先要整合科研公共資源,搭建科研公共創新平臺。行政主管部門需要運用宏觀調控,整合科技資源信息、儀器設備、實驗室、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科技人才等資源,構建科研創新平臺,形成資源共享機制。其次要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促進學術界和產業界的聯合,促進科技成果向產業化和市場化轉化。
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不僅要促進重慶與全國、國際接軌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同時還要充分呈現地區特色,搭建具有重慶特色的創新平臺。比如重慶市作為國家新的自貿區,科技創新應該結合重慶的定位和發展實際,為重慶的新發展創造更好的科技環境。
(作者石雪系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張曉艷系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