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常溫奶品類之后,來自國外的進口巴氏奶也正搶灘國內乳制品市場。相較進口常溫奶,巴氏奶動輒一升30元以上,有的售價更是高達60多元。這些來自國外的原裝巴氏奶是否真正物有所值?記者調查發現,部分進口巴氏奶并非純牛奶,而是添加了其他物質的調制乳;此外,一些進口巴氏奶的保質期是本土巴氏奶的兩倍,且產品上并未標注殺菌技術,甚至有的產品瓶身標注是“高溫殺菌”,卻擺放在低溫貨架,給消費者以低溫巴氏奶的假象。行業專家指出,這些巴氏奶產品很有可能采用了高溫滅菌技術后,進行了低溫的儲藏,看起來是低溫奶,實則是“偽巴氏”。
所謂巴氏奶,是指通過巴氏殺菌法處理過的牛奶,殺菌溫度低、儲藏條件為冷藏、保質期短是巴氏奶的三大特點,由于并非所有產品都標注殺菌技術,所以消費者通常以保質期長短來辨別哪一款是巴氏奶,但是否采用了低溫巴氏殺菌技術則不得而知。
巴氏奶是低溫滅菌,對于運輸和儲藏有著嚴格的要求,若把控不嚴巴氏奶就會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巴氏奶的質量管控是最難進行的,這也讓很多真巴氏奶望而卻步,卻給偽巴氏奶們提供了僥幸生存的空間。
因此,對消費者的教育十分有必要進行,通過對巴氏奶知識的傳播,讓消費者認清孰真孰偽。建立在知識儲備之上的理性消費,才是買到貨真價實商品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