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茜



摘要:通過對河南省43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內部審計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認為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缺乏獨立性,不受重視,內部審計范圍狹窄、方法相對落后,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等。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增強內審機構的獨立性,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章制度,拓展審計范圍,創新審計方式,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提升審計隊伍素質。
關鍵詞:內部審計;獨立性;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0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4-0159-02
近年來,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壯大,部分高校出現違規腐敗現象,對高校的聲譽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審計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不應僅停留在查錯糾弊環節,而應與時俱進,積極更新觀念,創新審計方法,使高等教育內部審計真正發揮出監督服務、防微杜漸的作用。本文通過網上檢索、電話訪談、走訪和發放調查表等方式,對河南43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審計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一、河南省屬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設置情況
河南省屬高校大部分設置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但多數與紀委或財務聯合辦公(見表1)。
二、河南省高校內部審計人員情況
1從學歷上看:大部分為本科學歷,占647%,研究生學歷占132%,??萍耙韵抡?21%。
2從專業結構上看:會計審計專業占636%,審計專業占108%,經濟管理專業及工程專業各占123%和133%。
3從職稱結構上看:中級職稱人員占724%,高級和初級職稱人員分別占136% 和14%,職稱結構較為合理。
4從年齡結構上看:主要以30—50歲為主,占136%;20—29歲占284%;30—39 歲占357%;40 歲以上占223%?;拘纬闪艘恢吕先藛T結合的審計隊伍。
三、河南省高校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缺乏獨立性
調查數據表明,高校雖均設有內審機構,但目前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且部分高校審計部門由紀委書記或黨委副書記領導,少數高校的審計部門與財務聯合辦公,缺乏獨立性,無法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2不受重視
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部分高校將工作重點放在教學和科研上,對內部審計工作不重視,有的高校還存在內部審計工作職責不明確、目標不清晰的現象。一些高校領導認為內部審計作為一般的行政部門,主要職責為賬務核查,即檢查、監督單位財務收支的合法性及合規性,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部分高校為了迎接檢查而被動設立內部審計機構,認為有國家各級審計機關和社會審計機構監督就足夠了;一些高校的教學部門對內部審計比較排斥,認為審計就是“找麻煩”,對內部審計工作不配合,形成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阻礙。
3審計范圍狹窄,方法相對落后
大多數高校內部審計,以財務收支審計、基建修繕審計、科研經費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為主,涉及學校教育資金整體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對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審計較少,審計范圍狹窄,不利于內部審計作用的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側重點上,只限于預算和決算之間的差距以及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差異性,并沒有注重內部控制的改進;僅從教育資金的合理性和效益性上入手,忽視了學校教育經費整體運行的分析。內部審計方法上,以事后審計為主,缺乏事前事中審計;僅依靠觀察、詢問等審計方法,未使用計算機審計、分析性復核等方法,導致僅僅停留在“糾錯防弊”上面,對整體風險未達到有效的防控。
4審計制度不完善
調查中,有的高校內部審計制度形同虛設,起不到風險防控的作用;有的高校內部審計人員業務能力欠缺,部分財會人員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大部分專業知識比較單一,只懂得財務審計知識,不能識別在經營管理中的風險和失誤,影響內部審計質量。
四、提高河南省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對策建議
1增強內審機構的獨立性
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是獨立性,獨立性是其靈魂,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主動性和權威性根本所在。河南省高校內部審計機構可以參考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即由上級委派內部審計機構的負責人到下屬高校,既保證了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又能有效規避審計風險。高校領導應自覺獨立于審查活動之外,不能參與相關審計活動。
2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章制度
高校的內審機構應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促使內審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內部審計部門應規范內部審計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根據審計結果提出客觀意見;參與高校的重大經濟管理活動,及時發現新問題和新情況,并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內部審計人員應熟練掌握審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內部審計控制制度、責任制度,規范自身行為,克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和規范性。
3拓寬審計范圍,創新審計方式
應積極拓展有關學校教育資金整體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和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審計類型,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推進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前瞻性,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加強對學院財務收支、基建修繕、經濟責任方面的審計工作,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在審計方法上,積極發揮計算機審計的優勢作用,提高內部審計的技術含量。
4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加強重點環節審計的分析性復核工作,做好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對審計的過程嚴格把關,做到審計取證記錄的充分性、可靠性和相關性,審計人員要獲得充分的審計證據,準確公布審計數據,注重與事實相關。審計報告是對審計工作結果的最終反映,體現審計的結果,因此審計工作底稿要有規范的格式、完整的內容及明確的觀點,還要有充分的證據來支持審計結論。在內部審計結束階段,審計組長應加強對取證和數據的管理,做到保證數據的真實合理,出具恰當的內部審計報告,并做出內部審計結論與決定。
5提升審計隊伍素質
廣泛吸收社會上有審計經驗、能勝任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優化內部審計人員的職稱比例和年齡結構;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只有不斷強化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其專業勝任能力,與時俱進,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現有的內部審計人員狀態。
[參考文獻]
[1]宋孟寧對西北欠發達地區地方高校內部審計現狀的思考[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5(6)
[2]呂先培,王振清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現狀調查報告[J]會計之友,2012(10)
[3]何迎春改進和增強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路徑的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5(10)
[4]丁蕙江蘇省屬高校內部審計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責任編輯:郭麗春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