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嬋娥
當前,學生作文缺乏創新意識、學生厭學作文、怕寫作文的情緒普遍存在,原因何在?歸根結底就是學生缺乏創新寫作能力。
一、民主
在寫作指導上,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只有在寬松和諧的寫作氛圍中,學生才能思維活躍,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比如對同一個話題 “怦然心動的感覺”,在取材和主題立意上,多數學生通過對家庭生活的敘述描寫來反映“親情”的主題,或者是通過對學校生活的敘述描寫來反映“友情”的主題,這樣的文章就缺乏新意。我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像寫日記一樣用細膩的筆觸寫“青春期”對異性的朦朧的情感,以此來表現“愛情”這個人類美好的、永恒的主題。這樣的寫作指導既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也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真正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有時我還通過角色置換,讓學生當“小老師”,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經常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介紹優秀作文并評價文章的優劣。這種做法有利于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擴大閱讀面,積累素材,在點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我還成立作文批改小組,和學生討論作文評分標準,讓學生在自評、互評、小組評中把握寫作技巧,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體會到師生的平等與和諧的關系;教師從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一些責任心強、知識面廣、口頭表達能力強、組織能力強、寫作能力高的人才。在寬松和諧的前提下進行思想、意見及情感的交流,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為學生創造性地寫作提供自由的空間。
二、求異
在寫作指導上,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十分重要。要培養創新思維,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聯想,以此來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和廣闊性。我經常創設寫作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如對擴寫、改寫、續寫、寫童話、編故事等,我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對托物言志的文章,我重在培養學生進行因果聯想、對比聯想、相關聯想、類比聯想。想象聯想,可以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和廣闊性,有利于克服思維的單一性和封閉性。如在擬題上,我引導學生用反常求異法擬題,并向學生介紹一些例子:如《我渴望有個后媽》、《我渴望苦難》(話題:“渴望”),《我想當個差生》(話題:“想”),《劉姥姥上網記》(話題:“網絡”)。又如在立意上,我引導學生做到高遠出新。比如同一個話題,可以提煉出多個主題,我引導學生不要選駕輕就熟的材料來表達常規主題,而要善于標新立異,并用一些例子來加以說明:如成語“鑿壁偷光”一般用來形容刻苦讀書,但還可以開發出新主題:①形容開動腦筋;②不抱怨條件不好,而不斷改善環境條件。又如《找回春天》既可以童話的形式,寫深山里的桃子找春天的經過來表達主題“凡是美好的東西,都是春天”,還可以寫鰥居多年的老人重新組合家庭來表達主題“尋找到生命的春天”。在布局上,我引導學生做到獨特勻稱。如引導學生用日記、書信、童話、故事新編、庭審實錄、訪談直播、小標題連綴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包裝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寫作能力。
三、情境
創設優良的情境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寫作課只是簡單地由教師講寫作技巧,學生被動地寫文章,那是毫無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也必將對寫作徹底地失去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寫作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對擴寫、改寫、續寫、寫童話、編故事等作文形式的輔導,我的做法是通過排練課本劇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寫作能力。如讓學生續寫《小桔燈》時,我讓學生穿上具有時代特征的衣服來扮演角色,通過低沉音樂的播放、陰暗場景的布置,讓學生的身心融入到這個特定的環境中,從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題及內涵。這樣,寫作前學生應充分預習課文,設計場景,把握人物角色及內心活動,熟練掌握臺詞及動作。上課時課堂氣氛活躍,“演員”表演逼真,“觀眾”參評,人人都進入角色。在此基礎上,我再以《我離開小姑娘家以后》為題讓學生續寫故事情節,學生都能根據情境,發揮想象能力,把小姑娘一家的命運連同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文學的形式表現得恰如其分。寫作后學生在自評、互評、小組評活動中熱情高漲,樂趣無窮。當然,寫作情境的創設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這樣的作文教學模式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創新效果不言而喻。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