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興云
學校內涵式發展,主要指師生素質的提高,辦學效能的提升和學校品牌的確立。縱觀任何一所名校,他們并非建校之初就是名校,而是通過多年艱辛的努力、科學的管理、扎實的工作而逐步取得的。在影響學校發展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活躍、最關鍵的要素。有位教育家說:“只要有一流的教師,哪怕是在破廟里也能辦出一流的學校。”拿破侖說:“獅子率領的綿羊部隊遠勝過綿羊率領的獅子部隊。”因此,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關鍵在校長。
校長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帶領教師群體的發展?我認為,可以從中國的氣功術中得到啟發。氣要運行時,當講方法,不可逆行,貴在順行。氣功強調把陰陽、剛柔、動靜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校長練好“氣功”,要抓住五個關鍵。
一、蓬勃向上之朝氣
魯迅先生說,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有人認為:“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一個人只要有了精氣神,就會煥發出如朝霞一樣噴薄而出的朝氣。校長只有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氣,才能與教師融為一體,真正做到聽其聲、知其需、想其想。校長怎樣始終保持蓬勃向上之朝氣呢?一是必須做到理念新、業務精、思路清、情感深;二是校長必須具備銳意進取的精神,要敢于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勇挑重擔,要勝不驕,敗不餒,勇往直前,決不回頭;三是校長要有高漲的工作激情、后發先至的戰略眼光、提檔提速的拼搏精神、跨越發展的開放情懷、跑步前行的實干作風;四是辦事雷厲風行、果斷決策,決不優柔寡斷、拖泥帶水。
二、剛正不阿之正氣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氣是校長的立身之基、行為之本、力量之源。校長的一身正氣,能帶動學校良好風氣的形成。校長必須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為官,踏踏實實干事。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采納教師建議,尊重教師的訴求。應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教師的知曉度。原則面前敢于碰硬,對教職工的不良行為不能包庇和縱容,必須杜絕一嘴酒氣,滿臉霸氣,渾身俗氣。校長對于事關榮譽、獎勵、職稱評定、獎金分配、人事任免等涉及教師個人利益的問題,一定要公正對待。
三、海納百川之大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長的大氣,不是呼號子、吹調子、走步子、看面子、擺場子,而是要有大氣的辦學理念、辦學行為、處事方法、工作作風,真正做到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重點關注教師的幸福、學生的成長、家長的滿意。有位名校校長提出:“大氣的教育首先來自教育者的理想、胸懷、遠見與良知。”這就是說,大氣的校長要有崇高的理想、寬廣的胸懷、開闊的遠見、高度的良知。大氣的校長不僅要善待優秀的老師、出眾的學生,更要寬容有缺點的老師、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校長要能包容一切、善待一切。校長應虛懷若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有容人容事的雅量。校長在利益面前,不與人爭利,不斤斤計較。要善于傾聽老師中的不同聲音,吸納積極的建議。校長要能忍辱負重,以誠相待,贏得眾人的尊重與信任。大氣的校長不可事必躬親,要善于授權,舍得放權,讓班子成員有位、有職、有權、有責、有為。大氣的校長要善于發現苗子、指出路子、多壓擔子、常給點子、敢讓位子。
四、學富五車之才氣
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校長。所以,校長要努力成為教育家。校長既是領導者,更是教育教學的領頭羊。當校長首先要做學者,爭當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里手,教育科研的專家名手,能言善辯達成共識的演講高手。校長怎樣才能成為教育家?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應該“到教師中去,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去”。校長要講究領導藝術,改進領導方法,從平常瑣事中解脫出來,上好課,常聽課,會評課。“力大勝一人,智高敵千軍。”智從何來?唯有讀書。所以校長要多讀書、讀好書,不斷豐富自己的才氣。
五、善待師生之客氣
校長要有親和力。校長要樹立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和“辦學大計,教師為本”的理念。校長要放下架子,用溫暖的笑臉面對教師的真情訴說,了解教師的疾苦,知道他們的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用春風化雨般的話語去與教師交流,去分享工作上的成敗得失、生活上的喜怒哀樂。校長要關心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心理健康,不但要關心教師的物質需求,更要關心教師的精神家園。
校長要帶著感情管理學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師,同樣的慰問品,校長親手送比叫隨行人員送更能令生病老師感動。因為校長親自送,送去的不僅僅是慰問品,更是校長的關心、愛護與深情。
總之,只要校長擁有蓬勃向上之朝氣、剛正不阿之正氣、海納百川之大氣、學富五車之才氣、善待師生之客氣,學校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內涵發展之路。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