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8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患者40例,觀察組采用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性甲鈷銨針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 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給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治療有效率,并加快其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血栓通針;甲鈷銨針;糖尿??;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046-03
現階段,糖尿病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一旦發病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日益改變以及老齡化進程不斷加深, 糖尿病在發病率上已經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腫瘤疾病之外,嚴重影響人們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1]。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以及慢性并發癥特別是慢性病并發癥將會累及患者多個器官,具有相對較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進而給患者家庭以及社會帶來較大負擔。近年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已經成為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往往累及患者股神經、橈神經、坐骨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脛神經以及腓腸神經,且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出現肢體麻木癥狀、攣急疼痛癥狀、四肢遠端感覺障礙、肌肉無力癥狀以及腱反射消失癥狀等。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良好效果[2]。為了探討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該文選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80例,并將其作為分析研究的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5~81歲,平均年齡(57.1±2.8)歲;患者的病程在1~8年之間,平均病程(5.2±1.1)年;對照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6-82歲,平均年齡(57.0±3.0)歲;患者的病程在1~8.5年之間,平均病程(5.4±1.0)年。
1.2 診斷標準
臨床診斷標準:所有患者都滿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診斷標準與實驗室診斷標準,存在糖尿病史;患者被診斷出糖尿病時或者之后發現存在周圍神經病變。對患者進行了溫度異常檢查、尼龍絲檢查(患者的足部感覺消失)、振動覺異常檢查、踝反射消失檢查以及神經傳導的速度減慢檢查,其中有兩項及兩項以上異常者則被判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排除標準:排除患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腦梗塞以及頸腰椎病變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兩組患者都進行飲食控制治療、降糖治療、降壓治療以及調脂治療,然后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具體來說,甲鈷銨的劑量為500 ug,1次/d,進行肌肉注射治療,并連續應用20 d,聯合應用血栓通針治療,血栓通的劑量為200 mg,將其加入到劑量為250 mL的生理鹽水中實施靜脈滴注,1次/d,也是連續治療20 d。給予對照組患者僅進行甲鈷銨針治療,具體應用方法與觀察組相同,在兩組患者實際治療過程中,基礎性治療依然執行,確?;颊叩难欠€定,而且需停止使用其他類型的改善微循環藥物以及改善血液黏稠度藥物。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體療效判定標準為顯效為患者的肢體麻木癥狀以及疼痛癥狀已經得到明顯緩解,且患者的深淺感覺也已經恢復正常,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已經與之前相比較增加了5 m/s或者是已經恢復正常;有效為患者的疼痛癥狀與麻木癥狀已經明顯減輕,患者的深淺感覺與之前相比較更加敏感,神經傳導速度較之前相比增加了<5 m/s;無效為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出現明顯改善,且患者的深淺感覺與肌電圖也沒有顯著變化。②對所有患者都進行肌電圖檢查,有效測定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的正中神經與脛神經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NCV)以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NCV),并做好詳細記錄。③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主要包括皮疹癥狀以及惡心癥狀。
1.5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實施統計學分析研究;在計數資料方面采用χ2進行檢驗;而計量資料利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進行t進行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效果上的對比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0%,然而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是8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在運動神經傳導速度以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上的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正中神經與脛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沒有明顯差異,且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正中神經以及脛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正中神經和脛神經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不良反應上的對比
經治療后,觀察組中出現皮疹癥狀的患者有1例,出現惡心癥狀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是7.5%,而對照組中出現皮疹癥狀以及惡心癥狀的患者各有1例,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一旦發病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通常情況下多發生在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且具有相對較高的發病率。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已經達到了40%~60%之間[3]。從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機制上來看,主要是由于長時間高血糖而造成的代謝紊亂,進而使患者出現血管性缺血以及缺氧,且患者多元醇通路的代謝增強,使大量山梨醇以及果糖在患者的神經細胞內部得到積聚,最終形成脂代謝異常以及糖基化產物聚集,直接引起患者的神經細胞壞死、腫脹以及變性[4]。此外,還能夠借助誘導患者的DNA或者是核蛋白發生改變而引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颊咧饕毎械墓羌艿鞍装ㄎ⒐艿鞍住⒓拥鞍滓约吧窠浳⒔z蛋白在非酶糖基化之后,非??赡芤l患者的軸突萎縮或者是變形,進而減慢患者的軸突轉運。患者糖基化之后的部分膠原不容易被蛋白酶所消化,從而成為軸突生長所需的物理化屏障。而且對神經再生起到關鍵作用的雪旺氏細胞其基底層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層粘連蛋白經過非酶糖基化之后所含有的多聚體自聯會不斷減少,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修飾相應的軸突啟動序列,進而抑制其生長,最終使患者的神經節段性的脫髓鞘發生改變以及纖維再生受到損害[5]。一般情況下,患者的感覺神經受損時間相對較早,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是出現感覺異常,例如肢體麻木癥狀以及疼痛癥狀等。
從治療角度出發,血栓通針與甲鈷銨針聯用的治療效果明顯。具體來說,血栓通針的主要生產原料是三七主根,經過提取加工之后的有效成分為三七總皂苷。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三七總皂苷對于家兔以及大白鼠的實驗血栓形成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其實施靜脈注射能夠明顯抑制凝血造成的彌散性血管凝血,而且動物的血小板數目也會得到日益下降,增加其纖維蛋白的實際降解產物[6]。此外,三七總皂苷還能夠明顯降低患有冠心病患者的實際血小板聚集以及黏附,改善患者的微循環,進而抗血栓形成,具備自動化雙向調節血糖水平功能[7]。從專業化角度出發,三七皂苷C1可促進患者肝細胞對糖原以及糖氧化的合成,擴張其心腦血管,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腦血循環,針對患者的頸內動脈也有著一定的擴張作用,可以直接抑制其炎癥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有效抑制患者神經細胞的凋亡以及前炎因子的增多,具有較強的調脂、鎮痛以及增強患者機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藥理作用[8]。在糾正血流動力學出現異常方面也可以起到關鍵作用,改善患者滋養神經動脈供氧以及動脈供血,促進神經修復。而甲鈷銨針屬于輔酶型的維生素B12,能夠借助甲基化官能基有效參與到患者體內的甲基轉移作用中去,促進神經組織內部核酸、脂肪與蛋白質新陳代謝,有助于雪旺細胞代謝,還能夠作為磷脂尤其是髓鞘形成物質參與到相應的卵磷脂合成中,有效修復受損髓鞘。此外,甲鈷銨針能夠直接轉運到患者的神經細胞中,刺激患者的軸漿蛋白質有效合成,進而刺激軸突再生,最終使患者的軸突受損區再生,起到改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的作用。兩組合用,可以快速消除患者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少,治療效果明顯。
該研究中,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有效率、正中神經與脛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以及正中神經和脛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實施血栓通針聯合甲鈷銨針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加快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與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安全性高,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瑞清.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2,28(6):614-616.
[2] 孫連增,梁麗芳.紅花黃色素聯合腺苷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34):81-82.
[3] 孫文瀾.腦心通聯合氫溴酸高烏甲素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5,27(6):783-784.
[4] 代雪梅,劉丹.銀杏達莫聯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3,12(3):222-223.
[5] 王玉梅,宋宏.甲鈷胺聯合凱時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2):25-26.
[6] 李麗艷.凱時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3):20-21.
[7] 鄒瑜馳,杜曉紅.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0,17(6):22-23.
[8] 陳玉鳳,沈育芬,張會娟,等.果糖二磷酸鈉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0,26(3):292-294.
(收稿日期: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