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張昌鳳


[摘要] 目的 通過臨床實踐應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治療對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 方法 統計該院于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于產前檢查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共計97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69例確診為早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列入早期組其余28例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列為晚期組。另選同時間與本院收治的正常血糖孕婦90例列為正常組。記錄并統計3組孕婦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發癥概率以及圍生兒并發癥概率。 結果 ①晚期組與早期組、正常組之間的剖宮產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孕產婦的妊娠期高血壓并發癥、羊水量、胎膜破損程度與早產指標對比顯示,晚期組與早期組、正常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③對新生兒的影響對比新生兒的體態,以及有無窘迫、和膽紅素血癥、血糖指標,晚期組與早期組、正常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治療對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均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應當及早篩查及早治療。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治療;孕產婦;新生兒;影響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108-03
妊娠期糖尿病作為一種妊娠期的重要疾病,對于孕產婦與圍生兒的健康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從當前相關研究成果當中能夠得知其范圍主要包括大齡孕婦(35歲以上)、過于肥胖、具有不良孕產史、吸煙與其他糖尿病誘發因素如胰島素抵抗下降等[1]。從醫學理論與實踐來看,孕產婦血糖指標對于妊娠結局的影響具有著相關的聯系,因此認為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篩查并治療能夠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結局。該研究擬對此做進一步證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統計該院于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共計97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孕產婦均依據相關檢查標準確診,并排除孕前患原發性高血壓與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肝腎功能障礙等患者,并排除吸煙者與孕前糖尿病患者、及服用過影響糖脂代謝類藥物。經檢查發現該組病例有69例為早期妊娠期糖尿病、28例為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因此將其中69例確診為早期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列入早期組、其余28例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列為晚期組進行對比研究。兩組孕產婦之間的年齡、孕產史、身高、體重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另選同時間與該院收治的正常血糖產婦90名列為正常組,同樣對年齡、孕產史、身高、體重等方面做對比研究,結果同以上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組孕產婦之間具有良好的可對比性。
1.2 方法
1.2.1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方法 對所有孕產婦進行血糖檢測。給予孕產婦200 mL濃度為0.2 g/mL的葡萄糖溶液,囑咐患者立即飲用,于1 h之后取孕產婦3 mL靜脈血,以7.8 mmol/L為臨界值,若大于等于該值,則判定為糖尿病。在此結果基礎上繼續以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方式行檢測,分別檢測12 h空腹與服用75 g葡萄糖之后的1 h與2 h血糖值,三者界定值分別取5.1、10.0 mmol/L和8.5 mmol/L,一旦超過一項,則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2]。
1.2.2 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方法 此次研究對早期組和晚期組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均行統一方式治療:①飲食控制:由該院專業營養師對孕產婦的飲食進行個性化護理,針對孕產婦的不同個體情況給予其有針對性的飲食指導,保證孕產婦合理飲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的每日攝入量嚴格控制,囑咐孕產婦多進食蔬菜、低脂牛奶等[3]。并少吃多餐,每日飲食控制在五次為最佳。②運動治療:指導孕產婦于每日三餐后的0.5~1 h進行適量的運動,運動時間約30 min左右,運動方式以適當有氧為主,避免劇烈運動,確保心率不高于120 次/min。③藥物治療:根據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的治療效果來決定藥物治療方式。藥物的選擇以控制血糖為主,在每日三餐之前根據孕產婦的血糖指標從小劑量開始給予短效胰島素皮下注射,直至孕產婦的血糖水平有所改善。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統計3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包括陰道和剖宮產例數;孕產婦的并發癥,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并發癥、羊水量、胎膜破損程度與是否早產;圍生兒的并發癥,包括體態,以及有無窘迫、和膽紅素血癥、血糖指標[4]。統計概率。
1.4 統計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并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組孕產婦分娩方式結果
早期組69例產婦有37例陰道分娩、32例剖宮產;晚期組28例產婦7例陰道分娩、21例剖宮產;正常組90例產婦有48例陰道分娩、42例剖宮產。3組產婦剖宮產率分別為46.38%、75.00%、46.67%。晚期組與早期組、正常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3組孕產婦自身的影響結果
早期組69例產婦中,5例妊娠期高血壓(7.25%)、6例羊水過多(8.70%)、8例胎膜破裂(11.59%)、3例早產(4.35%);晚期組28例產婦中,7例妊娠期高血壓(25.00%)、9例羊水過多(32.14%)、10例胎膜破裂(35.71%)、6例早產(21.43%);正常組90例產婦中,6例妊娠期高血壓(6.67%)、7例羊水過多(7.78%)、9例胎膜破裂(10.00%)、5例早產(5.56%)。對比各項指標,晚期組與早期組、正常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3組孕產婦對新生兒的影響結果
早期組69例產婦新生兒3例體態巨大(4.35%)、6例窘迫(8.70%)、1例窒息(1.45%)、1例高膽紅素血癥(1.45%)、1例低血糖(1.45%);晚期組28例產婦新生兒5例體態巨大(17.86%)、9例窘迫(32.14%)、3例窒息(10.71%)、6例高膽紅素血癥(21.43%)、4例低血糖(14.29%);正常組90例產婦新生兒4例體態巨大(4.44%)、7例窘迫(7.78%)、1例窒息(1.11%)、1例高膽紅素血癥(1.11%)、2例低血糖(2.22%)。對比各項指標,晚期組與早期組、正常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組與正常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從此次研究結果能夠看出,對于早期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進行有效的篩查之后通過積極的治療,孕產婦的剖宮產率、自身的并發癥以及新生兒的并發癥概率同正常孕產婦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證實了通過及時篩查與治療的積極影響。而中晚期孕產婦則治療相對困難,無論是剖宮產率還是母嬰的并發癥發展率均要明顯高于早期組和正常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糖尿病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致使微血管病變引起毛細血管基底膜厚度增加。受此影響,胎兒所處環境長時間維持高血糖,增加了胎尿量,羊水增多也就順勢導致羊膜腔壓力增大,胎膜破裂與早產等現象也就增加了概率;與此同時,孕婦腹腔內的高胰島素血癥使胎兒所處環境增加了胰島素的分泌,胎兒胰腺細胞受到刺激導致再生,蛋白質與脂肪的合成能力便因此增加,進而抑制了胎兒的肺泡合成與肺表面活性物質的釋放,胎肺的成熟對于胎兒體態的影響也就極其不利,也容易導致胎兒的窘迫與窒息[5]。
綜上,此次研究結果與諸多其他相關研究成果相一致,進一步證實了該結論的客觀性與準確性。可見,妊娠期糖尿病篩查治療對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均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應當及早篩查及早治療。
[參考文獻]
[1] 黎小玲,黃雪群,謝桂芳,等.孕婦圍產營養門診創建與實施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12):146-148.
[2] 倪明燕.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篩查與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5(2):46-49.
[3] 王念,周紅林.早期篩查和干預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圍產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130-5131.
[4] 王蕓,石中華.妊娠期糖尿病的兩種不同診斷標準對圍產期母嬰結局的影響[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1576-1579.
[5] 萬玉萍.妊娠糖尿病對圍生結局的影響及臨床處理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4(14):102-103.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