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治療中給予藥學服務的臨床效果。 方法 在醫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診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對象,將其依據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n=44)和對照組(n=44),觀察組采取藥學服務,對照組接受常規用藥指導,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以及血糖良好控制率。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是95.5%,血糖良好控制率是93.2%;對照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是79.5%,血糖良好控制率是72.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治療中給予藥學服務的臨床效果顯著,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
[關鍵詞] 糖尿病;藥學服務;血糖水平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126-03
糖尿病屬于不可逆的全身性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因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三位非傳染性疾病[1],為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糖尿病病程遷延,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要療法。而患者是否能合理用藥,與其用藥治療效果密切相關。據大量臨床實踐可知,常規用藥指導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醫囑用藥方面效果不甚理想,需實施專業藥學服務。本研究為確定糖尿病治療中給予藥學服務的臨床效果,對88例糖尿病患者開展前瞻性、隨機分組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本組研究的88例糖尿病患者均已經臨床檢查明確診斷為糖尿病,且均接受藥物治療。將8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44例。其中,觀察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為54~84歲,平均年齡為(67.4±4.2)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是(5.6±1.1)歲;文化程度:小學10例,初中15例,高中12例,專科或大學7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2例,年齡為54~83歲,平均年齡為(67.4±4.1)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是(5.6±1.0)歲;文化程度:小學11例,初中13例,高中13例,專科或大學7例;兩組患者均意識清晰,且無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發生器質性病變患者,在參與本組研究前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資料上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服務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用藥指導,即開具完藥方后,向患者簡單解說用藥劑量、給藥方式和用藥療程等,并將具體用藥劑量等標注在藥單上;觀察組在常規用藥指導基礎上接受藥學服務,其具體服務內容如下:(1)健康宣教:糖尿病患者普遍對自身病癥不甚了解,臨床藥師需增強對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可從飲食干預、藥物治療、運動療法和糖尿病監測等方面予以積極宣教。(2)不良反應講解。藥物治療通常存在程度不等的不良反應,比如阿卡波糖容易引發胃腸脹氣、腸鳴音等,雙胍類藥物容易誘發胃腸道反應,聯合使用阿卡波糖與胰島素,容易誘發低血糖癥狀。因此,應綜合評估患者情況,并提醒其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以便于患者做好身心準備,提升其用藥依從性;(3)正確用藥指導。根據藥物劑型、半衰期決定給藥次數,如半衰期短的藥物每日需用藥2~3次,半衰期較長藥物則進行每日用藥1次。用藥劑量宜從小逐漸增加,調節至最佳劑量。對于高齡患者用藥時尤需注意,部分患者認為加大劑量會提升療效,因而私自增加服藥劑量,從而引發嚴重不良反應,因而需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同時,指導患者在正確的時間內服藥,如緩釋劑適宜在早餐時復用,二甲雙胍類藥物適合在餐后復用等。(4)評估患者情況用藥。①評估患者病型用藥。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需使用胰島素治療,輔以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若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則應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進行治療,如果仍無效果,則聯合應用雙胍類藥物;2型糖尿病患者和其他較特殊糖尿病患者,應評估其病情、臨床癥狀、身體狀況和并發癥等選取相應藥物予以對癥治療。②評估患者病程用藥。糖尿病患者早期有糖調節功能受損現象,應行藥物治療,而胰島素功能完善者則實施行為干預。合并胰島素抵抗伴發代償性胰島素水平升高者,則改善其胰島素抵抗,用藥延緩其葡萄糖吸收。伴隨患者病情進展,可產生胰島素分泌功能減退現象,需增加使用促胰島素分泌類藥物。③評估患者體型用藥。體型偏胖患者應采取二甲雙胍等治療,體型偏瘦者則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治療。對于體型中等者,胰島素低于27mU/L則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高于48mU/L則使用雙胍類藥物,在27~48mU/L之間,則依據其空腹血糖選取藥物,低于10 mmol/L使用雙胍類藥物,反之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④評估患者合并癥用藥。患者如果合并高血脂、高血壓等并發癥,則使用雙胍類治療;如合并胃腸道病癥,則禁用雙胍類藥物;如果合并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應用腎臟排泄少藥物,如格列喹酮;如合并缺氧性疾病,對于雙胍類藥物需慎用;如并發心力衰竭、水腫等藥物,對于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需慎用。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血糖良好控制率。其中遵醫囑用藥患者為依從,反之為不依從;血糖良好控制標準:清晨空腹血糖低于7mmol/L。
1.4 統計方法
本組所有數據資料均應用SPSS 17.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表示,其組間率(%)對比則采用χ2檢驗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均數表示,兩組正態計量資料對比采取t檢驗;P<0.05表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血糖良好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而不依從患者和血糖控制不良患者比率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伴隨人們生活水準的提升,糖尿病患病率也隨之表現出持續升高的態勢,為人們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因為我國對于糖尿病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不足,致使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對糖尿病知識的正確認知,影響其藥物治療效果[2]。因此,增進患者對于糖尿病知識的認知,提升其用藥依從性,對于改善其用藥療效有重要意義。
藥學服務,是一種將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作為核心,以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為目標的一種服務措施[3]。藥學服務要求專業藥學工作人員在對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提供治療藥物藥學講解服務,讓患者了解用藥目的、用藥必要性、治療機制和怎樣合理用藥等,最終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實現血糖良好控制的目的[4]。糖尿病屬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代謝紊亂綜合征,給予患者健康教育,為其提供運動、飲食和防治方面教育十分必要[5]。同時,藥物均有一定毒副作用,需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從而提升其用藥依從性。此外,藥學服務工作人員應從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用藥次數等方面指導患者用藥,可在保證用藥療效基礎上進一步降低其不良反應發生率[6]。另外,因患者存在個體差異,需在評估患者整體情況用藥,即綜合評估患者病型、病程、體型、合并癥后,再合理選取降糖藥物。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藥學服務,其用藥依從性和血糖良好控制率分別高達95.5%和93.2%,高于對照組的79.5%與27.63%等,可見藥學服務在提升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和血糖良好控制率方面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糖尿病治療中應用藥學服務,可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并改善其血糖控制情況,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莉. 淺議醫院藥房藥學服務中的溝通能力[J]. 中藥與臨床. 2015,6(2):90-91.
[2] 楊麗紅,李惠敏 .藥學服務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 2015,13(23):139-140.
[3] 巢勤華. 建立藥師門診提供藥學服務[A]. 2014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 2014.
[4] 沈健,James E.Beaulieu . 美國羅德島醫院臨床藥師培訓見聞及體會[J].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3,21(6):699-703.
[5] 史天陸,陳象青 . 發揮專業特長 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服務—安徽省立醫院藥劑科工作開展情況及經驗分享[J].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15,30(12):19.
[6] 張麗青,李景春,馮爽,等 . 醫院藥學服務調研與思考[J]. 中國藥事. 2015,29(5):546-548.
[7] Alaa, Othman Christoph H, Saely Axel, Muendlein ,et al. Plasma 1-deoxysphingolipids are predictive biomarker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 2015,3(1):e000073.
[8] Kaapjoo, Park Byoung Moon, Lee Kwan Hoon, Hyun.,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cetylenyl Benzamide Derivatives as Novel Glucokinase Activa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T2DM[J]. 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 2015,6(3):290-301
[9] Norman C, Morrow . Pharmaceutical policy Part 1 The challenge to pharmacists to engage in policy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olicy and practice. 2015,8(1):4.
[10] Paschal N, Mujasi Jaume, Puig-Junoy . hat variabl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llocating Primary health care Pharmaceutical budgets to districts in Uganda?[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olicy and practice. 2015,8(1):3.
[11] Tanuj, Kancha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s the funding sources for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 Indi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peer-reviewed,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Indian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5,19(3):186-187.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