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霞
摘 要: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家,一個小組里的同學就像一家人一樣。小組捆綁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一種新方式,是學生之間面對面、相互促進、生生互動的學習活動。“小組捆綁式評價”就是將個人評價和小組考核有機結合,實行小組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評價方式。
關鍵詞:小組組建;評價方法;評價效果;捆綁式評價
“小組捆綁式評價”是將個人評價和小組考核有機結合,實行小組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評價方式。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小組捆綁式評價:
一、捆綁式小組的組建
1.分組:分組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本班學生分成每組4人,1號優生,2號良生,3號中等生,4號學困生。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差異,盡量做到每組都有成績優異的,也有性格較為外向的,敢于質疑和展示的,每個小組的實力盡量均衡。
2.選拔小組長:小組長是一個小組的靈魂,要擔任管理、考核小組成員學習、紀律、衛生等綜合表現的職責,一般由品學兼優、有責任心、有一定領導組織才能的學優生擔任。一般1號學生擔任小組長,2號學生擔任副組長。
3.培訓小組長:小組建設完成后要及時對小組長進行培訓。首先要告訴組長他們是各小組最優秀的孩子,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其次教給他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使其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目標明確地開展工作。
二、小組捆綁式評價方法
1.評分原則:上課發言時,1號(優)回答問題加1分,2號(良)回答問題加2分,3號(中)回答問題加3分,4號(困)回答問題加4分。這樣,學困生不再是組內扣分的“累贅”,而是組內加分的“搖錢樹”。
2.除了課堂教學,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都會進行小組捆綁式評價。全部符合要求的,將會為本組加1分,如果及時補交則不扣分,作業不認真扣0.5分,作業沒完成扣1分。
3.評價的結果每周進行小總結,每月進行大總結,對得分高的小組予以表揚,對于差的小組提出改進措施,幫其進步。
三、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效果
1.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所有的評價也是針對小組開展的。因此,要求學生有團隊精神,竭盡所能地為本小組取得優勝做出自己的努力。因為只有團隊優勝,組員個人才能優勝,所以小組的成員一定是團結合作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參與者不僅充分地表現自我,而且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了接受他人、欣賞他人,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2.起到了“兵教兵”式的幫扶學習
在教學中發現,每個小組為了得到更高的分數,齊心協力幫助3、4號同學,鼓勵他們代表小組發言,不僅讓學生養成了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而且使學困生逐漸建立起了自信。如,在進行小組匯報、發言之前,教師就向全班聲明:請每一組的某號代表本組發言,請大家同心協力幫助他。在小集體的支持及壓力下,不愿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便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樹立起集體中心意識,并且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
3.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小組捆綁式評價建立了一個動態、系統的學生評價體系,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協作和競爭意識,發揮了小組內部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如交作業這一項,組員個人上交作業與否不單是他的個人行為,而是直接與小組產生聯系。這樣,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特別是原先不喜歡寫作業的個別學生,現在也能認真完成了。因為,自己完不成作業,扣的是小組的分。他們知道:“團隊贏我榮,團隊敗我恥”。通過小組捆綁式評價這項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覺學習的意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每次有人不交作業時,小組的其他成員就會找到不交作業的人,“逼”著他完成作業,不讓自己小組扣分。
4.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捆綁”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競爭中發揮每位學生的優勢。一個真正具有競爭意識的小組,反映在個體上,是人人奮進,個個爭先,你追我趕,在各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他人;反映在群體上,是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在任何一項賽事或可比項目上,都想超過其他小組。為了激發小組之間的競爭力,有時我們會有意表揚某一小組。這時,學生在課堂上更加踴躍發言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高了,競爭意識更強了。小組間真正形成了“組興我榮”的氛圍。
總之,運用小組捆綁式評價,把學生的個人利益與集體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對于增強學生之間的協作精神,激發集體榮譽感、責任感都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張四保.24字教學模式操作手冊[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
注:本文為2015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首批立項課題《小學數學課堂“小組捆綁式評價”的思考與研究》(課題編號GS[2015]GHB0411階段性成果)。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