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增慧
我認為高效課堂就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要想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課前準備很重要,以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條件實現課堂內容的全面發揮,讓課堂成為學生求學的墊腳石。于教師而言,課前準備自然是指備課。備課是教師力求取得最佳課堂效果的前提條件,是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的一個集合冊,也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為實現有效備課,提高備課質量,教師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從每一個學生著手,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因材施教,注重差異。課前備課不單單是指備教材,還包括備學生、備自我、備過程,從而有效教學,統一教學。教師要尋找教學策略和教學目標,得出一個完美的教學效果。所以說精心編寫教案,使其能夠較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也是每個教師必備的授課標準。
課前預習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習得充分,就能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就能學得主動,課堂效率就高;反之,如果預習抓得不好,不夠充分,老師生搬硬套,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被動,課堂效率就低,教學目標也就失去了靈活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有效的預習,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生課上聽講的效率,改變被動學習的局面。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教師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這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課堂教學要高效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是學生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創新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全面發展的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以互動的形式來達到良好學習氛圍的平臺。所以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能以身作則、以主動的教學理念來完成,或做到讓學生以被動的求學動態逐步變成主動地進入課堂氣氛是可貴的。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師要改變以往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變為學生探求、老師解答的模式,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體現新理念,構建新課堂,展現新教學思維。
現代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而主體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因此,一切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要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去嘗試、去理解,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讓學生從課堂的“聽眾”向“挑戰者”轉變,激發他們對學習新知識的渴求,以萬變的教學思路去完善不變的教學,求學目標。
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一樣事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的產生重要影響,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現代教育的新導向。學習興趣對學習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積極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從而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動力,是加快教學節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基礎。
新課堂教學倡導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與濃厚的興趣、欲望,進而全身心地參與探索、研究等學習活動的全過程。
三、課后反思、練習要全面
在課后,教師要及時進行反思,而學生要及時通過練習來鞏固、運用所學知識。
著名教育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公式,即“經驗+反思=成長”,并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教師要在課前、課后或者在課堂上都要認真地反思,以達到進一步的自我完善。教學反思是教師進步的階梯,是教師進步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反思能夠逐漸提高教師的教學駕馭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綜合水平等。
課后作業是為鞏固學習成果而安排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環。作業的設計與布置,應充分體現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高效課堂更加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每個學習主體出發,完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要根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從每個學生入手,做到扎實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教學成果,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認真備課,創新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學生能夠心甘情愿地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創設高效課堂。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612)成果。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