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裕晴
摘 要:加強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謀求農村課堂教學的發展,只有加強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激發質疑問難的心理、創設情境氛圍、培養創新意識,才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農村課堂教學;自信心;創新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課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發展的主陣地,較之以往也有很大的改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不斷地加強。我們知道,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活動的過程,教師的教必須通過學生的學才能得以落實。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不斷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做到自覺參與、用心投入,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把知識變成學生的財富。如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謀求農村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呢?我認為應對以下幾方面作探討:
一、加強自信心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發現”“探究”,把知識一股腦兒地“倒”出來。在教學活動中,凡是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必然有疑難問題產生。他們提出的問題,有的是針對老師所講的某個步驟,有的是針對老師講解時忽視的小錯誤,有的是聯系生活實際提出的,還有的則超出了本堂課教學的范圍,深入到了后面的內容。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有的學生提出:“硬幣、鐘面的邊緣是圓,太陽、地球、月亮的邊緣也是一個圓嗎?”還有的學生提出:“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長,用什么方法得出一個圓的周長呢?”這些問題學生課上會發問,課下還會把老師團團圍住問個究竟。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價值不大,質量不高。但是,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值得鼓勵的。因為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有問題,說明他們有思維活動,有思維活動說明他們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可以這樣說,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必然會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和勇氣,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激發質疑問難的心理有利于展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外在能力
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發表的意見,我都能夠客觀地對待和思考。特別是對于那些和教科書、老師設定的不一致的意見,我一般都能靈活運用“引”讓學生去“探”,找到思維的契合點。一般是延遲作出判斷,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勵學生求異。如在教學下面的數學應用題時,學生就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一批蘋果,每筐裝50千克,可以裝90筐。現在只有75個筐,要把蘋果都裝上,平均每筐多裝多少千克?”有學生提出以下兩種解法:(1)50×90÷75-50,(2)50×(90-75)÷75,這時一位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喊著說:“老師,我還有一種不同的解法,列式為90-75!”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嗎?”學生答不出來。教師引導:“同學們,這位同學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很勇敢,那么這種解法有沒有道理呢?”有的學生說:“肯定是錯的,他只用了兩個條件,他是在湊答案。”甚至有學生笑起來。這時,教師不立即給出“對與錯”的評價,而是繼續引導:到底這種解法有沒有道理呢?這樣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多作思考尋找答案。這樣既保護了學生質疑問難的欲望,也讓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得以在求異中迸發出來。
三、創設情境氛圍有利于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激勵學生去思考、探索,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做主。如我教學“圓錐的體積”時,在鞏固圓柱體積的基礎上,讓他們分組合作,用倒沙子的辦法討論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即V=Sh。學生很快將自己體驗到的知識牢記心中,并能夠運用自如。這樣的課堂教學,教師巧妙地把“教”融進一系列的學生活動之中,給予每個學生機會,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表現。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和培養下,學生的潛能得到進一步發揮。只有創設這樣的氛圍,學生才能滿腔熱情、滿懷希望投入課堂實踐中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四、培養創新意識有利于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前提和基礎是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實踐,探索多種解題思路。
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時,我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折,使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后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總之,面對農村教學現狀,要想使學生能自覺學習,自主支配學習,開拓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習質量還須教師的不斷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這樣,學生的素質才能全面提高。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