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從如何教人育人、如何管理溝通等幾個方面著手,著重分析了小學班主任老師應具備的三個基本素養:優良的道德品質、過硬的專業知識、靈活的溝通能力;闡明只有具備了這三方面的基本素養,才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班主任老師。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老師;班級管理;素養;溝通
班主任老師既是一名老師,又是一個班級的直接管理者,既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之責任,又要搞好班級的正常運作。小學生作為思想不成熟的特殊群體,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肩負著祖國未來發展壯大的重任,他們未來的素質決定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高度和文明程度。“教育從娃娃抓起”,班主任老師既要教人又要育人,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也要培養好學生的良好習慣、良好品德。小學班主任老師面對這樣的群體和重大責任,不具備一定的良好素養是不行的。那么,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小學班主任老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呢?下面本人從如何教人育人、如何管理溝通等幾個方面著手,淺析一下小學班主任老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以德為先”,做一個品格高尚的老師
古人云:“德以師之本,師者須德高”“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身教勝于言教”。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由此可見,教人先育德,如何教學生做人、做怎樣的人是教育的頭等大事;否則教學知識再好,如果沒有培養好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也就培養不出合格的接班人來。如果老師本人不具備良好的品格與道德素質,何來育人之道?因此,作為班主任老師,首先具備的素質就是:“以德為先”,做一個品格高尚的老師。
如何做一個品格高尚的老師呢?毛澤東曾說:“教育工作是思想工作,是要解決學生精神世界的問題,因此,必須進行充分而耐心的說服教育工作。”鄧小平也曾說:“我們必須通過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向,具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人才。”列寧也曾說:“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個方向由誰來決定呢?只能完全由教學人員來決定。”可見,做好一個品格高尚的老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堅定自身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覺悟的接班人。其次,做好一個品格高尚的老師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堅持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班主任老師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才能帶領學生走上光明的康莊大道,才能使學生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二、“自我完善”,做一個創新進取、充滿正能量的老師
班主任老師也是育人的老師,也要盡“誨人不倦”之職。“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人先教己,個人不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沒有良好的教學水平,絕不會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信任呢?因此,班主任老師應當多讀書,讀好書,不斷創新進取,提高自己的學識和教學水平,做好一個傳遞正能量的班主任。有了充足的知識,個人魅力就會顯現,也就增強了自己的“氣場”,才能獲得學生的敬佩和遵從。一個充滿知識正能量的班主任老師必會帶動整個班級積極向上,開拓進取,充滿希望和爆發力。
三、“溝通協調”,做一個搭建學生、家長之間“橋梁”的好老師
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和組織者,負責整個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管理好本班級是每位班主任老師時時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小學班主任,面對充滿孩子氣、個性迥異“不懂事”的這樣一個群體,更要想方設法讓他們聽從管理,自覺加強學習,因此,老師首先要具備與學生交流的能力。另外,由于小學生的思想不確定性、無完全自我約束能力等原因的存在,也使家長對小孩的家庭教育尤其顯得重要,因此,班主任老師如何與學生家長相互溝通聯系也是應具備的必要的能力素質要求。下面就班主任老師如何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做一些簡要分析:
1.做好“學校家長”,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學生
人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老師,應把對學生的關愛當作自己應盡的責任。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原動力,尊重學生,用愛心架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橋梁,這是打開學生心靈的最好的鑰匙。每位學生所處的各種環境都不一樣,帶來了個體的巨大差異;面對這種狀況的小學生,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用一種包容的廣義的愛去對待他們,讓這份真愛融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中,讓他們感覺到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讓他們感到像在家里一樣在愛的溫暖下健康成長,讓他們自覺與老師建立起友好感情,自覺接受老師的教導。當老師和學生建立起良好融洽的關系的時候,一個相互尊重、目標一致、共同奮斗的班集體就形成了,這個班集體也肯定會是一個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集體。
2.做好“橋梁”的溝通作用,暢通家校溝通渠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現代教育不能單單是學校的職責任務了,也需要學生家長的積極參與配合。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融洽溝通,直接影響到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發揮;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必須具備與家長良好溝通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與家長們的溝通呢?我覺得首先班主任老師要進行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家長來分析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優缺點,這樣會更容易感受家長的想法,在與家長接觸交流的時候也會使家長更信服老師的評價,從而更容易達到學校、家庭雙向教育的目的。其次,充分發揮現有互聯網交流平臺,及時發布信息,讓家長們隨時跟蹤掌握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并及時與相關老師交流,達到及時教育的目的。再次,要適時組織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現場活動,讓家長能現場感受教育氛圍,以培養好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情感。總之,班主任老師必須做好“橋梁”的溝通作用,與學生家長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
綜上分析,我認為要勝任一位小學班主任老師,首先要具備三個基本素養:優良的道德品質、過硬的專業知識、靈活的溝通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三方面的基本素養,才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師,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朝氣蓬勃、積極進取,才能培養出優秀合格的社會棟梁學子。
參考文獻:
[1]邊巴.淺談小學班主任怎樣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科學導報,2014(21).
[2]楊洋.淺談教書育人[J].科技信息,2009(32).
[3]李偉.新形勢下班主任應具備的素質[J].科教文匯,2011(14).
[4]熊曉紅,鄒曉燕.怎樣才能當好班主任[J].東方教育,2013(12).
[5]鄭華興.淺析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16).
作者簡介:劉春燕,性別:女,民族:漢,1974年11月2日出生,籍貫: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大孫官莊,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科學教育,職稱:二級,職務:班主任,工作單位:山東省蒙陰縣高都鎮洪溝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