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興
摘 要:國土資源涉及各方利益,容易引發社會矛盾,由此引發的信訪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分析了國土資源信訪存在的突出問題、引發原因,從規范土地征地行為、樹立依法用地的觀念、提高國土執法的效果等方面提出做好國土資源信訪工作的對策和建議,以期實現國土資源信訪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關鍵詞:國土資源;信訪;合法權益
國土資源涉及各方利益,容易引發社會矛盾,由此引發的信訪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以臨沂市蘭山區為例,2013年至2015年,群眾信訪總量分別為42起(含來信18件)、46起(含來信12件)、52起(含來信9件);群眾反映土地信訪問題的總量逐年增加趨勢,信訪總量居高不下,信訪形式不容樂觀,信訪維穩工作的壓力依然較大。這些信訪問題的存在,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穩定穩定。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信訪問題。
1 涉土信訪種類
1.1 涉及土地征收信訪
該信訪問題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土地征收補償標準過低,不能維持農民現有的生活水平,導致失地農民生活困難;二是土地征收補償費存在被濫用和分配不公平,導致村民與村委會之間發生很難化解的矛盾,此類信訪涉及人數眾多,往往是信訪積案;三是部分農民對土地征收不知情,此類信訪以要求公開征地程序為主要特點。
1.2 涉及違法占地信訪
部分招商引資項目占地面積大,沒有辦理合法用地手續就開始動工,直接侵害農民的合法權益,其引發群眾上訪呈現人數多、難化解、易越級上訪的特點。個體私營企業占地面積相對小,但是數量多,其引發的上訪呈現信訪總量大的特點。
1.3 涉及土地執法信訪
此類信訪往往摻雜信訪人對村干部不滿或者宗族勢力爭斗的因素,試圖以土地問題為突破口,對人、對事的處理往往要求過高,有些甚至以把被反映人送至監獄為最終目的,上訪人情緒一般都很激烈,并且來往于國土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之間,反復反映問題,化解難度很大。
2 原因分析
2.1 土地征收不規范
當前隨著征地規模和被征地農民數量的逐年增加,土地征收引發的信訪也逐年增多,群體訪、越級訪總量信訪居高不下,非正常上訪事件時有發生,社會矛盾風險加劇。
一是征地補償標準過低的原因,我國現行的征地補償制度是一種純粹的補償關系,對農民集體土地的補償,是根據土地原產值確定的,其主要依據是土地作為農業用地時的價值,沒有考慮土地被征用后產生的巨大土地增值收益,被征地農民沒有合理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帶來的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導致征地補償標準過低。
二是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不合理原因。征地過程中,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物及青苗補償費一次性足額撥付至被征地村居,地上物及青苗補償費一般能夠發放到農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分配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有的補償費分配時搞暗箱操作,不公開、不公平,有的甚至被村委挪用,償還村集體債務或搞公益設施建設。這些行為嚴重侵害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導致讓失地農民生活困難,長遠的生活沒有保障,產生對政府的不滿和抱怨,其引發的群眾上訪問題非常突出。
2.2 各類違法占地行為
一是在利益和政績的驅動下,各類違法用地尤其是基層政府主導的項目用地違法現象十分突出,這些項目用地由于受年度用地計劃指標的限制,很多項目在建設的當年無法取得合法的用地手續,于是出現以租代征、未批先建等違法用地行為。
二是隨著大量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壯大,大量企業需要擴建、新建廠房,很多企業沒法取得用地指標,企業有迫切需要建設,形成大量的違法用地。
三是農民宅基地建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由于相當一些村存量集體建設用地比較少,當村集體內部人員結婚分戶時,需要分配新的宅基地,部分村集體就在耕地農用地上、甚至在基本農田上規劃宅基地用于農民建房,形成大量違法占地。這些違法用地行為導致大量耕地被破壞,侵犯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其引發的群眾上訪問題比較突出。
2.3 土地違法行為處理難
由于很多土地違法行為與基層政府有聯系,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處理違法占地行為時經常會遇到很多阻力,執法效果不明顯,使不少人認為國土部門執法剛性不強,影響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具體表現:
一是停止違法行為難度大,國土部門對違法建筑物沒有強制拆除權,當違法占地行為發生時,國土部門只能到現場制止并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違法當事人可能暫停施工,執法人員離開后,違法當事人繼續施工,導致很多違法建筑物最終建成。對此,國土部門執法人員只能按行政處罰程序進行處理,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需要拆除的違法建筑物,移交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裁決到基層政府,通過聯合執法來實現拆除,事實上很多情況下違法建筑物拆除不能執行到位,達不到遏制違法用地行為的效果。
二是處理違法責任人難度大,盡管近幾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土地違法問責規定,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則,加大對土地違法案件處理的力度,但事實上,對人的處理上,國土部門僅有建議權,具體處理時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有些單位往往采取規避措施,導致很多責任人不能處理到位,無法從根本上遏制違法用地。
3 對策和建議
3.1 規范土地征地行為
土地征收,要更加注重依法依規按程序。土地征收更加注重依法依規按程序實施,在土地征收前,認真做好土地征收的社會風險評估,確保不引發大規模的群體性上訪事件;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做好土地征收公告工作并保證土地補償款足額撥付被征地村居,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和長遠生計,確保征地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合法按程序,不發生侵害農民合法權益的事情。
3.2 樹立依法用地的觀念
違法占地行為的治理不能僅僅依靠監管,要靠全社會自覺遵守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樹立依法用地的觀念。一是改革現有的政府考核指標體系,把經濟發展和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進行綜合考核,切實改變基層政府主導違法占地的現象。二是加強土地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社會依法依規用地的意識,改變“因公違法不是違法、法不責眾”的觀念。
3.3 提高國土執法的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土地管理法》、《礦產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修改完善的有利契機,對國土資源執法監管的制止權、查處權、強化權和其他相關權力予以明確,賦予必要的權力,便于執法監察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具體操作,改變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缺乏強制權力、偏弱偏軟的狀況。
二是改進執法方式,將執法監察工作提前介入到“批、供、用、補、查”的各個環節,加強內部監管,改變目前存在的重項目審批、輕執法監管的現象,著力構建系統內部事前防控、事中巡查、事后監管的監管機制。
三是充分發揮基層國土資源所的作用,落實基層國土所的監管責任,加強力量和裝備,加大巡查力度,積極履行動態巡查職責,有效實現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處理,真正做到把各種違法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取得國土執法的時效性。
四是注重聯合執法,落實共同責任,要發揮好國土資源部門內相關科室的聯動優勢,打好組合拳。同時要發揮好政府各部門的聯動作用,尤其是與公安部門的聯合執法。要進一步完善深化與黨委巡視組、檢察院、法院的協作和聯席會議制度,更好地發揮這些部門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4 結語
國土資源信訪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國土資源信訪部門要加強與黨和政府的配合和聯系,主動履行職責,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
[參考文獻]
[1]馬愛功 馬萬鐸 丁曉東.臨沂市國土資源信訪工作探析.山東國土資源,2016,32(1):82-84.
[2]崔俊杰,郭文強 萊蕪市國土資源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分析.山東國土資源,2013,29(12):74-76
[3]王立帥 閻曉菲 棲霞市節約集約用地做法及探討. 山東國土資源,2015,31(9):100-102
(作者單位:臨沂市國土資源局蘭山分局,山東 臨沂 27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