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
摘 要:歷史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歷史教育作為我國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歷史教育課堂作為重要的培養基地,對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對高中歷史課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進行了分析和實踐,以期為高中歷史課堂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中;歷史課堂;教育滲透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既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對高中歷史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的重要手段。
一、高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現狀
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階段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高中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缺失。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雖然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高中階段的教育特色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這種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的教育任務大多為應試知識的學習,對高中生的價值觀教育沒有深入開展,甚至幾乎忽略,造成了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其二,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喜歡追求個性,對社會主流的意識思想導向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識,不會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三,當前政治局勢多變和傳統價值觀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產生沖擊,加上互聯網技術和大眾媒體的誘導,高中學校德育面臨的形式比較復雜,對高中生的社a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產生不良影響。
二、高中歷史課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實踐
1.以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最主要的還是要以歷史教材為主,在教材的基礎上加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歷史,了解教材。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要注重將歷史教材內容與當代實際相結合,隨著歷史脈絡的發展引進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發展,讓兩者緊密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歷史教材的學習過程中認識、了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背景以及重大意義,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滲透。
2.以歷史事實為借鑒,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化
高中歷史教材中有非常豐富多彩的教育事例,著名的歷史人物、鮮活的歷史史實都可以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依據。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面對著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及其相關事跡,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思維,對某個歷史人物的事跡、某件歷史事實發生的背景和相關原因等進行探究,了解這些人和事對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積極影響。例如,著名歷史人物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當代“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鮮活教育事例,教師要注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感化。
3.注重當代人物事跡介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的主要表現和積極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當代人物事跡介紹,讓學生了解當代的先進事跡,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熏陶價值。例如“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劉盛蘭,這位年過90仍然堅持拾荒救學的老人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感動,更能激發學生體會感恩、奉獻的高尚精神。
4.強化歷史知識學習,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觀
教師應當對歷史課堂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進,改變過去“填鴨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評論和討論環節,通過問題設置、分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對某個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或者是對某件事情進行評判,讓學生在思考、辯論和評議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觀,進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歷史課堂上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挖掘和組合,通過鮮活的人物和事跡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進,讓學生在思辨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觀。另外,教師也要注重自身言行,以身作則,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教育,促進教育滲透效果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自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歷史課堂教學永遠高揚的旋律[J].赤子(上中旬),2014,(10):149—150.
[2]高曉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18):88.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