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嬌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和發展,這樣的課堂教學,可謂是“有效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的教學方式正發生著悄然變化。課堂有效教學也成為課改路上值得總結與反思的話題。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內外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所有教師所追求的目標。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些探索:
一、布置學生課前預習
預習是順利實施課堂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量小,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怎樣讓更多的學生自覺地養成主動預習的良好習慣,并不斷提高預習的有效性呢?預習包括:讀、標、查三項。
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減字,不重復,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次,直到達標為止。為了保證質量,我要求學生每項至少讀五遍,多者不限,還可以變換形式讀,給爸爸媽媽讀、哥哥姐姐讀、對著鏡子讀等等,不僅達到了讀的目標,而且提高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標:就是先交給符號,標出文章每個自然段的序號;標出文中的生字;標出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標出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自己并嘗試解答。
查:預習生字時,利用教材和各種工具書預習生字的相關知識,比如說結構、部首、筆順、字義、組詞等等。
提高預習有效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檢查、激勵。通常,我總會在孩子們預習的基礎上讓他們自主交流。每到這個時候,你可以聽到五彩繽紛、個性飛揚的對話,有的說:老師,我想來當回小老師,領大家讀讀生字;老師,我想給大家說說某個詞的意思;老師,我會用這個字組詞;老師,我要提醒大家哪個字容易讀錯;也有的說:老師,我很喜歡哪一段課文,想讀給大家聽聽……孩子們在這種輕松自由的交流中,不僅收獲了學習方法,而且體驗到了預習帶來的成功的愉悅,大大地激發學生預習的愿望,今后會更積極主動地去完成預習作業。這樣學生學得積極,教師教得也輕松,課堂效果自然會很好。
二、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一節課40分鐘,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鐘左右。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孩子來說,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就更短了。這也就意味著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更要突出重點,而且要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據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他在有效的時間里發揮他的潛力。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預案時,一定要注意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教師應該注重設置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并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欲,思維能力,有利于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那么,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該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呢?
1.根據教學內容營造氣氛
教學內容是創造課堂藝術氛圍的憑借和依據,教師要努力使課堂氣氛與教學內容的情調一致。教學內容對教學氛圍的營造,起著定向的作用,因而教學氣氛應當因文而異。我在執教《藍樹葉》這課時,課前的談話中做了這樣一個游戲:
師:老師說一句話,你認為它是對的,你就鼓掌;認為是錯的就坐直。豎起耳朵專心聽。(學生馬上坐直,全神貫注)
師: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生鼓掌)
師:請求別人幫助要有禮貌。(生鼓掌)
師:上課要積極發言。(生鼓掌)
師:樹長著藍葉子。(生坐得端端正正)
師:你們為什么不鼓掌???
生:因為樹上不會長藍葉子。
師:哦,我們都沒見過藍色的樹葉,但有個小朋友就把樹葉畫成了藍色,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這個故事。(板書課題)
這個銜接導入課題的一個小小游戲,既將課文的主旨無聲的滲透,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課堂氣氛。
2.讓音樂營造歡樂的課堂氣氛
優美動聽的音樂,能舒緩學生緊張的大腦,放松學生的心情,能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疲勞,營造活潑歡快的氣氛,非常適合低段學生。比如:我在執教《歡慶》這課時,為了營造歡樂的氣氛,我說:“孩子們,祖國媽媽60歲生日到了,我們送給媽媽一份什么禮物呢?”許多孩子說:“送個生日蛋糕吧!”我說:“好。我們來做個生日蛋糕吧?!蔽矣貌噬姆酃P,按孩子們的要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蛋糕,上面有:五星紅旗、祝詞、60、鮮花、六根蠟燭。接下來,我和孩子們為祖國獻上《祖國生日快樂》這首歌。這歌聲使孩子們激情高漲,后面的朗讀自然深情并茂。
四、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倍说那楦?,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調動和激發出來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情境的創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入新課
講課如同寫文章,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習興趣,引發學習動機,使他們很快的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新課導入的方式很多,教師創設情境,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來。如教學《窗前的氣球》一課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導入的:小朋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出示氣球)平時,你們在什么時候、哪些地方看到過氣球?(學生發言)看來,氣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增添快樂的氣氛。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這個氣球,卻有著特殊的作用,它呀,成了一劑治病的良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本,學習22課——《窗前的氣球》。教師創設情境,用充滿激情的導語,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
2.創設情境,簡簡單單悟課文
世界是形象的,但描述這個世界的課文卻是抽象的文字符號。比如一年級上冊《影子》這課,孩子們由于年齡小,對“影子”這一自然現象的認識還不清楚,對“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像條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边@些內容還不太理解。如果只是進行口頭講解,學生太小,難以接受。課堂上,我發現外面太陽很大,靈機一動:何不直接到太陽下,讓孩子們親身感受一下影子呢?于是,我在學生初讀課文后,引導學生質疑。學生紛紛質疑:影子為什么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影子為什么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為什么說影子像一條小黑狗,常常跟著我?為什么說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陪著我?為了解決以上疑問,我把孩子們帶到了操場上,讓他們在太陽底下排好隊,指揮他們分別面朝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讓孩子們找找自己的影子各在自己的什么方向。孩子們馬上就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影子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我又讓孩子們在操場上隨意跑,把自己的影子甩掉。孩子們愉快的跑著,不斷地有孩子向我報告:“老師,我的影子甩不掉,它像小黑狗一樣跟著我?!薄袄蠋煟易叩侥膬海白泳妥叩侥膬?,我們倆像朋友。”……學生簡簡單單地理解了課文。
五、靈活運用課堂教學技巧
斯霞老師講得好:“講課講到快樂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就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變得很低沉。”教師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語言等傳遞自己所獲得的情感,要將自己融入課堂,全身心的投入,對文本的理解要表現出最純最濃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誠,學生才能真正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