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君
區域活動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區域里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有驚喜、有意外,有角色的爭搶,有對材料的不感興趣,有對規則的挑戰……伴隨游戲出現問題時,介入的時機和指導的策略很關鍵。如何把握最佳時機,作出適宜的指導。需要教師放低自己,去投入孩子的游戲,用心觀察,把觀察到的東西在頭腦中加工,通過這些信息幫助教師讀懂孩子。更好地追隨他們的興趣點和需要,提供適宜的支持。以下是我在區域活動中,通過觀察實踐所得到的點滴經驗。
一、觀察與調整
觀察是教師調整區域環境的依據,也是區域課程延展的生發點。
美工區是孩子自由表達審美體驗,自由進行審美創作的場所。我們在美工區投放了豐富的材料和工具,創設了適宜的環境。開始孩子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美工區著實熱鬧了一番。一段時間后,美工區漸漸地冷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靜下心來用心觀察,尋找答案。
一天,美工區只有璇璇和佳音,兩人一起選擇了泥塑游戲。佳音很快做好了一條毛毛蟲,扭頭看了一下正在做蝴蝶的璇璇,忽然高興地叫了起來:“姐姐”佳音接著說:“毛毛蟲長大就變成蝴蝶了,你是姐姐!”璇璇一聽笑了:“妹妹,快來我家玩吧,我家有個大花園,咱們來種花吧!”兩人又開心地一起做起了花。
這個由孩子自發發起的一個故事情境,讓兩人的創意活動,有了關聯互動,有了創作動機,有了情感體驗,所以兩人玩得不亦樂乎。我們的美工區也許因為缺少了主題和情境支持,孩子缺少創意活動的動機和目標,因而漸漸失去創作熱情。
調整:我們決定提供情境支持,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去自主選擇創意內容方式。在區域活動導入環節,提出了美工區的新任務:“小兔搬新家,需要漂亮的窗簾。”孩子們立即興奮地討論起來,說要送給小兔驚喜,同時快樂地投入創意活動,邊完成作品邊交流“明天我還要送給小兔一個漂亮的花瓶!”“我要送給……”這些主意不經意間又預設了明天的活動內容。
故事情境的支撐,給了孩子不一樣的角色體驗,他們在體驗為喜愛角色服務的快樂。適時的調整策略,使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充滿興趣。美工區活動也因此有了社會性體驗和創意活動的雙重意義。
二、觀察與指導
觀察可以幫助教師獲得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精準圖像,利于有效指導。
沖突是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經常會發生的事情。角色區的沖突,很多時候是因角色分配引起的。這些沖突有時候需要教師的介入指導,陪伴幼兒解決問題。而有些沖突,我們不妨等待一下,給予孩子時間、空間,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今天的小餐廳,一入區,萱萱和成成就因為廚師這一角色,爭搶起工作服來。一旁已經穿好廚師服的辰辰,自顧自的擺弄起餐具來。爭搶的依然不放手,三人沒有協商,看不出解決問題的苗頭。
指導:從側面介入,采用了“火上澆油”的方法,讓他們重視起問題。我以一個客人的身份,在餐廳門口問了三句話:
第一句:“請問,可以吃飯了嗎?”(引起幼兒注意,打斷僵持局面。)
第二句:“哦,還沒開始工作呢!”(這是提醒爭執已經影響了游戲的進程)第三句:“算了,我還是等會兒再來吧!”(暗示他們盡快解決問題,因為客人一會就來。)
三人聽完我的自問自答,辰辰馬上說“你們別爭了,客人要來吃飯了!”,萱萱主動說:“要不咱們猜拳吧,誰贏了誰當!”結果萱萱輸了。成成邊穿著衣服,邊說道:“要不咱倆輪流當,一會兒交換,你當!”問題圓滿解決了。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照顧別人的感受。角色游戲的最大意義就是幼兒可以在自由、自主的角色扮演中,豐富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和體驗,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幼兒不僅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理解他人、遵守規則、解決問題。
三、觀察與分享
觀察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偶發行為,在分享環節提升幼兒的原有經驗,激發幼兒再次活動的愿望。
表演區最近投放了一套蜘蛛俠的服裝,吸引了男孩子的目光。今天小逸選擇了表演區。進區后果斷的選擇了蜘蛛俠套裝,在同伴的幫助下,他很快穿好了服裝,變身蜘蛛俠。小逸對著鏡子即興擺起了幾個POSE,跟本區的小伙伴們交流了一會兒后,小逸徑直走向活動室。
他在活動室的出現,引起大家的注意。“蜘蛛俠來了!”聽到同伴們的驚呼,小逸更加得意,熱情地回應著大家。小餐廳的辰辰邀請蜘蛛俠去吃飯,小逸在餐廳點了餐,坐了不一會兒,起身又要走。辰辰說:“蜘蛛俠,你的飯還沒吃呢!”,小逸用小大人的口氣說:“我工作很忙,沒時間吃了,還是給我打包吧!”。說完在各區域間來回走動,自言自語著:“工作真忙,還要抓壞人……”,直到活動結束,小逸都在滿足地巡視著。
整個活動過程,由于對角色的認同和喜愛,使得小逸今天的活動不同于以往表演區的活動,打破常規走出表演區,與其他區域進行了良好的互動,形成了新的游戲資源。
分享:在分享環節,小逸分享道“我是蜘蛛俠,今天在抓壞人,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大家!”我馬上問:“你發現有誰需要幫助了嗎?”這個問題是要引導幼兒發現潛在的游戲資源,讓幼兒的游戲活動走向更加豐富精彩。小逸不好意思的說:“抱歉,我還沒有發現。”。于是我鼓勵大家把自己區域的需要告訴“蜘蛛俠”。“我們家需要一輛車!”“我們需要一個大紙箱。”……我笑著對小逸說:“蜘蛛俠,下次你的任務可真多啊!”小逸開心的說:“沒關系,我是蜘蛛俠!”。有了下次精彩的游戲主題,孩子很期待下次游戲的到來。
蜘蛛俠有可能成為我們區域活動的一個特殊角色,一個靈活機動的角色。接下來的內容可以是根據孩子們的需要,形成新的游戲方式。
觀察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偶發行為,抓住典型案例,在分享環節有效地提升幼兒的原有經驗,生成新的游戲主題,能夠很好地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使區域活動向游戲深度發展,充分激發幼兒再次活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