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力

摘 要:翻轉課堂是職教工作者不斷探索和實踐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實踐證明,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能夠更好地貼近學生,促進學生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本文結合作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嘗試和探索,總結出翻轉課堂有極大優越性,提煉出了一個瓶頸和四個關鍵點,探索拿出了一條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翻轉課堂 瓶頸 四個關鍵點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越性
翻轉課堂是學生課前自學新知、課堂內化新知的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能夠更好地貼近學生、發展學生,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其優越性見下表。
二、翻轉課堂的一個瓶頸
職業院校學生課前學習缺乏自律性是翻轉課堂的一個瓶頸。面對什么樣的學生,講授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布置什么樣的課前自學任務,是突破這一瓶頸的關鍵。
1.學情分析
生源的好壞,無法選擇,但教師必須“備好學生”,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學情的分析包括學生的學習基礎、專業特點、職業方向、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等。分析學生基礎、學習習慣,是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分析專業特點、職業方向,有助于尋找學科間的交叉點,是布置課堂任務和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確定的依據;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能更好地貼近學生,是選擇教學手段的依據。
2.教學內容的選取
不是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若教學內容難度過大,課前學生自學困難;若內容過于簡單,課上內化知識的意義不大。教師要選擇難度適中的章節,且教學內容是整個學科中的關鍵點、轉折點或學科間的交叉點,既能保證學生能夠課前自學,又能在課上內化知識,同時突破教學關鍵點、轉折點,或為其他學科鋪墊、服務。
3.課前任務的布置
翻轉課堂的課前自學,教師應該系統地布置課前任務,制定課前任務書,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安排、自學步驟、課前準備等,可用微信發給學生。決定是按單個知識點制作微課,還是按照錄制整個課程的視頻講解時,需要根據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如果重點、難點比較集中,適合錄制一個5~8分鐘的微課,如果重點、難點知識分散,適合錄制15分鐘的視頻課程。按照教材內容錄制視頻課程,學生可以配合教材輕松完成課前自學。教師在技術上進行處理,保證學生能看、愛看。
三、翻轉課堂的四個關鍵點
1.做好課前反饋——貼近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先憑借教學經驗判定學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再進行備課授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有效找出學生真正的疑惑點,使課堂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更加貼近學生。成功把握這一關鍵點能使翻轉課堂功效最大化。
學生課前掌握知識的情況一般可以通過課前學習任務驗收進行反饋,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組織在線測試。測試題要有一定梯度,一定要覆蓋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能力以及情感素質,還可以增設趣味問題、利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前游戲,提高學生興趣,寓教于樂。除了在線測試外,還應提煉學生提出的問題,其實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反饋途徑。為了提高效率和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做好采集學生問題的工作,然后進行提煉。這一方法既能有效收集學生學前學習情況,又能及時督促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為他們精心備課,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和愛。
2.精心布置課堂教學任務——發展學生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上一般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內化知識。可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以任務為主線,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內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做到發展學生。
3.課后分享與應用提升——提高學生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后分享和提升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環節。教師可以布置試題檢測教學效果、布置課后任務、分享學習心得,教師要認真做好教學評價,做好總結和教學反思。
4.合理運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技術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更為廣泛。視頻課、微課、動畫、視頻等教學媒體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但教師要正確把握教學和信息技術的關系,切勿喧賓奪主,過多的媒體刺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要把信息技術用好、用巧,切實服務教學。
綜上所述,課堂能不能翻轉起來,在于廣大職教同仁能否不斷實踐和精心設計,能不能翻得更好,在于能否巧妙地突破瓶頸、把握關鍵點。
(作者單位:唐山勞動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