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 要】論文在闡述剪紙藝術的特色與幼教交集,以及民族文化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必要性的基礎上,剖析了剪紙藝術融入課程目標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剪紙藝術融入課程目標的對策。
【關鍵詞】剪紙藝術;現實背景;教學方法;研究意義
幼師課程目標對教師美工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剪紙藝術作為中國古老而悠久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在中華大地上被廣泛地使用著,剪紙逐漸沉淀為一種歷史文化的印記、一個精神文承傳的符號。剪紙藝術作為一種簡難皆易、雅俗共賞的手工藝術,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鍛煉動手能力,同時在老師教學相長的過程中能夠引導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因此,將民族文化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非常必要。
一、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的必要性
剪紙藝術是中國古老而悠久的民間藝術,它是一種虛實交錯的鏤空藝術形式,給人以視覺上的虛實相生的藝術享受。剪紙藝術可以簡單的將其看作為手工藝品。而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具有好動、好奇的特性。因此,將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之中,有一定的合理性與契合點。剪紙藝術可以經過幼師的引導,讓同學們對其感興趣,化抽象的民間傳統藝術為簡單的、具體的、形象的剪紙有趣可感的形式。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幼兒的綜合素質,比如說: 在剪紙過程中無形就鍛煉了他們的注意力,在折疊紙張與剪刻的繁復細節過程中也在無形中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在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等等。這些都對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可見,將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題目標十分必要。
二、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中存在的問題
從理論上來研究論證,將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中確實有莫大的裨益與好處,但是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中也確實存在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以及困惑。
1.教學內容無法滿足課程設置的要求
在剪紙教學的整體過程中缺乏一個比較全面的整體性規劃,剪紙知識也缺乏系統性。就從剪紙這門藝術本身而言,需要遵循從撕紙到單剪,從隨意剪到按既定的輪廓剪,到中心線對折剪再到幾方折疊剪至剪紙作品創作等內容,這樣的發展規律與建構流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相對性的注意,而沒有完全遵照這種內在的要求與規律。這樣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考核標準的制定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2.課堂教學無法實現課程目標的要求
絕大部分幼師對于剪紙藝術一點都不了解,再加上對于剪紙這門藝術來說,其所需要的要求和所達到的技能熟練程度都需要不斷的淬煉與經驗上的不斷積累。這就出現了幼師知識結構及技能水平不能滿足剪紙學習要求的矛盾。而且,剪紙藝術融入課程目標之后,沒有有效的方法及手段,對課程學習效果做科學地評估,很多可能到最后只能流于形式。
3.剪紙藝術教學缺乏科學權威的教材
一般來說,是幼師課程的設置依據的幼兒園課程,也就是說,幼兒園需要教什么,那么幼師在校期間就要學習什么。表現在課程目標上,就是幼師要學習相應的課程。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雖然被很多教育工作者認同。但是,一直沒有執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剪紙藝術在幼兒園并沒有設置課程。幼兒園不開設剪紙藝術課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對幼兒安全的考慮,幼兒年紀太小,使用剪刀對于幼兒來說,無疑存在很大的風險。也因此剪紙藝術相關的教材建設也一直都沒跟上。
三、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的對策
由于剪紙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技藝,單獨融入幼師課程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限制。因此,筆者建議,將剪紙藝術作為民間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融入到幼師課程目標之中。民間藝術,相對于剪紙藝術來說,無論從內容、教學及課程設置條件等方面,都可以滿足一門獨立課程的要求。其次,在課程評價上,主要對剪紙藝術的基本工藝以及對剪紙藝術鑒賞能力的評價上。第三,建構一種合理的剪紙教學模式,讓剪紙藝術走進課堂。促進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具體來說,教師在教授剪紙藝術之前,給他們展示一些優秀的剪紙作品,同時建立起一個長效的剪紙評比與展覽機制,以保證孩子們對剪紙藝術的高昂熱情和興趣。其次,采用系統的教授方式從簡單的看圖逐漸到簡單地設計、構圖、剪刻。第三,注意介紹剪紙形象的具體構成元素,并且通過那些小故事引導學生們在腦中建立起一種感性的、想象的認識關系,讓他們對剪紙有種獨特的想象的、親密關系。
四、結束語
通過論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民族文化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目標不僅有利于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傳承,也有利于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素養,對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具有很強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俐.五年制幼兒師范課程改革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楊艷青.關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調查與思考[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孫永清.幼師生學習動力匱乏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課題名稱《民族文化剪紙藝術融入幼師課程的研究》,課題編號2015zc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