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幼教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都會走上幼兒教師的崗位,成為幼兒認識世界的啟蒙者。美術是中職幼教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本文根據作者十幾年的教學經驗,提出美術教學必須開拓學生的美術學習思維,才能滿足人才市場對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幼教專業 美術課堂 開拓思維
幼教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幼兒的啟蒙工作,根據幼教專業學生未來服務對象的特點,應在美術教學中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
一、根據幼教專業特點,在美術教學中開拓學生美術學習思維
幼教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使學生畢業后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幫助學生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教專業的畢業生應是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能從事幼兒教育,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中初級專業人才。在說、唱、彈、跳、畫等專業課中,美術教學是讓人感受靜態美和永久美,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實現美的世界、美的故事、美的代言的課程,也是幼兒教師獲得一定藝術修養的重要專業課。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是知識的傳遞者,承擔著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延續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責。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實際是幫助每個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過程。
幼教專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貼近生活,簡筆畫和手工作品的教學內容要廣泛、實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關注美術學科知識的系統性,注重幼兒教師職業感的養成,還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拓展性;突破傳統美術學科體系的束縛,充分體現幼兒教師教育課程理念,重視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師平時要引導學生觀察一件有趣的事、一個人可愛或憤怒的表情或動作,利用一個樹枝、一根草、一個廢棄的瓶子、一個石子等,充分開拓思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創作作品,讓幼教專業的學生感受到處處都有美的存在。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開拓學生美術學習思維,不管是線條描繪,還是手工制作,都要充分讓學生開拓思維,大膽想象,說出來,做出來,共同分析,共同探討,最終完成一幅符合幼兒教育專業要求、能加強藝術修養的、讓人們體會到美好生活的作品,用藝術表現生活。
二、根據學生自身特點,注重開拓學生美術學習思維
中職幼教專業的學生一般是初中畢業,本身并不具有扎實的美術基本功,甚至有的學生沒有一點美術基礎,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通過學習簡筆畫,運用簡筆畫表達圖形、做手工等,最終能達到在一定時間內,根據一首兒歌、一個故事、一句話完成一張簡筆畫或制作一個手工作品。教師可以采用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生活中,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必須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開拓學生思維。教師在授課前布置學生提前預習該次課的內容;上課開始的5分鐘,美術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用語言引導學生靜下心來,引導學生盡力開拓大腦想象預習的內容,想象今天的學習任務是做什么或畫什么,如何做或畫;接著,教師提問學生的想象構思;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想象及構思與該次課講授的內容相結合,突破重點、難點,并加以個別輔導,使每位學生的作品都不拘泥于課本,都具有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創造出高水平的作品。
三、根據學生未來服務對象的特點,開拓學生美術學習思維
幼教專業學生未來的服務對象是3~6歲的天真爛漫、具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如果幼教專業學生思維狹窄,缺乏創作熱情,就會直接影響他們將來服務的群體——嬰幼兒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根據3~6歲幼兒的特點,開拓自己學習美術的思維。在簡筆畫或手工制作中,色彩搭配不要拘泥于傳統,要敢于嘗試、敢于開拓,色彩不僅要靚麗多彩,還要符合幼兒的形象思維;花草樹木、動物形狀也要開拓思維去創作,迎合幼兒豐富的想象力,讓他們感受到美的熏陶;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調動學生的創作意識和積極性。
幼教專業的美術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養學生成為合格且具有創新能力的幼兒教師的重要途徑,開拓學生美術學習思維是中職幼教專業美術教學的重點。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