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修艷
摘 要:從創設生活情境,將童心引進課堂;注重生活趣味,將童真引進課堂;注重生活體驗,將童味引進課堂;注重生活知識,將童蘊引進課堂;注重生活創造,將童味引進課堂等方面,研究美術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關鍵詞:美術課堂;生活化;本真;精彩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51-01
知識的源泉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美術教學取之不盡的寶藏。美術的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它是人類的杰作,又是大自然的恩賜。因此,生活中的自然美,是美術創作不懈的動力。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注重激活學生的美術創作興趣,讓學生認識到美來源于生活,從而主動走進生活,感受生活,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將童心引進課堂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美術教學要把學生對美術的向往、對美術知識充滿好奇的童心引入美術殿堂。因此,每一節美術課,都要運用適當的方式營造生活化的美術學習情境,把學生引入美術課堂,在生活與美術之間架起聯系的橋梁。創設生活情境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所營造的生活情境要與當前的課改結合起來。第二,所營造的生活情境要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相結合。第三,所營造的生活情境要有一定的創意,能夠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第四,所營造的生活情境要與三維目標進行有機整合。只有這樣,營造的生活情境才能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才能吸引學生,從而讓他們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展示個性,進行自由創作。例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采用故事、兒歌、表演、變魔術、猜猜看、送“禮品”、介紹新朋友等方法來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生活趣味,將童真引進課堂
學生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個性特點與生活趣味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注重生活趣味,將童真引進課堂。低年級學生上課基本以游戲活動為主,因為他們對小動物、寓言、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中年級學生上課則主要以活動性、合作性學習方式為主;而五六年級的學生,則以對事物的探究、綜合實踐學習方式為主,因為他們對社會發生的事和未知世界比較感興趣。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營造有生活趣味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持續的發展。例如,上“卡通明星總動員”這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觀看各種卡通片,然后,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演一演最喜歡的卡通明星。最后,再讓學生畫一畫。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趣味性較強。學生以自己所認識所喜歡的卡通人物作為素材進行創作,提高學生作畫的趣味,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的藝術細胞在心中不斷萌生,個性不斷得到發展。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生活趣味性進行教學,這是美術教學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的重要途徑。
三、注重生活體驗,將童味引進課堂
美術教學內容,只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體驗,并進行有機融合,才能使學生對美術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深刻,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新課改下的美術課堂教學,理應注重美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有效的結合,大致有以下幾個優點。第一,美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行有效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美術探究能力。第二,美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進行有效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發現美術問題及解決美術問題的能力。第三,生活體驗和教學內容的結合,便于學生獲得的知識更牢固。第四,新課程資源在學生生活體驗的結合中得到創新和發展。
四、注重生活知識,將童蘊引進課堂
美術教學中的生活知識,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的許多知識來源于生活,這種生活知識對于構建新課程知識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學校美術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不但對學生新知識體系的建構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豐富美術課堂教學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以“春天的色彩”教學片段為例,先讓學生看錄像片段,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知識說一說,不但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而且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注重生活創造,將童味引進課堂
學生的生活是充滿趣味性的,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而每一個學生都具有非常大的發展與創造潛能。在美術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創造性表現,大膽抒寫自己的想象,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美。學生對生活進行想象創造,是美術創作的一種升華,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理念,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六、結束語
學生的童年生活真實而有趣、豐富而多彩,具有很大的創造潛能和創造空間。一個有生命力的美術課堂,應該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并為生活服務。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學方式,注重引入學生的生活場景,并進行有機整合,讓美術教學具有無窮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商慶平,林維山.“美即生活”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1(03).
[2]胡劍輝.課堂教學生活化:美術教改的新向度[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
[3]楊思杰.新時期美術教育教學體系的反思與重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5(04).
[4]潘強.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