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
摘 要:本文針對汽修專業課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表述實踐經驗,以達到提高汽修專業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 設計思路 實踐經驗
當前各職業院校的汽車維修專業課大多都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但在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法還有待于大家商榷。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體會到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完成工作任務為目標組織學生的學習過程,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的學生也更能適應汽車維修行業的工作需要。
一、汽修專業課的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汽修專業課的教學都是以國家的教學大綱為指導的教學。雖然現在多采取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但從根本上來說仍然脫離不開教師按部就班地教,學生機械被動地學這一老路,再加上技能考核的局限性,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對本專業技能只是知其大概,而不知其細節(具體怎么做),面對某一工作任務,學生往往是一臉茫然,不能實際做出來,或者做的效果不好。而技能細節是各用人單位評價汽車維修工能否勝任工作的關鍵標準。
例如,某學生剛參加工作,在更換某轎車前輪軸承時,將軸承緊固螺母擰得過緊,導致車行三十多公里后車輪軸承發熱咬死的事故。按照規定,此類事故應由維修工負擔再修理的費用。此事例體現出學生在學校學習時針對某一任務不能很好地獨立完成這一缺陷,這是在教學中我們應重視的一個問題。
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學生自身的基礎能力良莠不齊,有些學生甚至對陳舊的教學方法產生了排斥心理,毫無學習動力,上課無所事事,也就談不上按時完成最基本的學業。
基于上述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給學生制定具體的汽車維修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在學習技能的同時,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精髓與優勢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精髓在于把教學內容融合在任務中,最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獨立完成某一任務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整個目標的完成上,從而使學生在目標任務的驅使下,邊完成任務邊掌握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是由內而外的主動吸收,教師的作用是設計任務項目,然后講解與任務目標相關的基本知識,在學生執行任務時加以必要的指導。
學生往往對每一項具體任務具有較強的興趣,在完成任務后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出再次完成任務的欲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甚至能使原本毫無學習動力的學生,“被逼無奈”地加入到完成任務的學習行列里來,直至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三、任務驅動教學設計
在設計任務時,要以教學大綱為主線,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能接受的程度來設計任務,按照任務工作過程組織學習過程,同時將應掌握的知識融入到任務中。
1.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制訂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可以由總課題和分課題(大任務和小任務)組成,這些課題任務要根據汽車維修市場需求來制定,同時應注意濾除課本上過時的內容或根據需要添加新知識。
例如,檢查發動機連桿損壞變形后可以去掉教材中連桿校正的內容,告訴學生直接更換新連桿即可。
2.大任務的分解與組合
當某一項大任務學生一時無法完成時,應將這一大任務分解成多個小任務。
例如,發動機維修課程剛開始時,因為學生一時還不能夠完全掌握發動機及零部件的結構和原理,突然拆裝一臺完整的發動機很難全面記清楚拆裝過程和方法,從而將一臺比較完整的發動機弄得七零八落而不能重新拼裝起來。針對此類問題,可以將發動機的整體拆裝分解成以下多項小任務:汽缸蓋拆裝、曲軸拆裝、氣門拆裝、凸輪軸拆裝、活塞連桿組拆裝、正時齒帶拆裝等等。待學生完成了上述分項小任務訓練并達到熟練的程度后,再集中進行大任務“發動機的整體拆裝”的訓練。分解大任務的目的是將難題化解成小問題然后各個擊破。從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實習效果。
3.任務的執行方式
我們可以把任務分為基礎訓練型任務和實際應用型任務兩大類?;A訓練型任務指的是需要經過多次反復訓練以操作熟練為目地的項目,例如活塞連桿組的拆裝、曲軸的拆裝等。此類任務的目的不在于解決汽車維修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只是讓學生熟練操作從而為維修任務打基礎。實際應用型任務就是實際工作中或大或小的維修任務。
因教學目的不盡相同,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區別對待此兩類任務。
四、任務驅動教學實踐
1.布置任務的時機
任務項目不一定非要在事前提出,也可以在事件進行中給學生點明,即所謂的“在工作過程中引導出目標任務”。
以“發動機第一缸壓縮上止點記號的確認”這一項目為例,因為事先學生已學會在記號明確的情況下的記號對準方法,教師可指定一臺記號不明確的發動機先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自己想辦法做,待學生遇到困難無法確認記號不能解決問題時再點明任務:記號不明確的情況下第一缸壓縮上止點位置的確認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這樣進行的目的是讓學生事先知道任務的難易程度,激發學生處理難題的興趣和決心。
2.對任務相關基礎知識(應知)的講解和演示
教師要把與任務相關的知識提煉匯總,融合到任務過程中給學生講解。講解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滿堂灌”,應觀察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運用的深淺,引導學生的思路,并與學生的思路并行,盡可能地促使學生自己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靠自身實踐獲得的經驗知識更容易掌握牢固,從而更好的應用到以后實踐中。
3.分組進行和獨立操作
相對簡單的任務項目,最好讓每一位學生自己思考獨立完成。在發動機拆裝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讓多位學生一起拆裝一臺發動機時,其中的某一位學生會有部分零部件沒有拆裝過,再讓這位學生獨立拆裝一臺發動機時,遇到從來沒有拆裝過的零部件就難以進行下去。所以這種幾個人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的方式應盡量避免。
例如,曲軸軸向間隙的檢查和調整項目,要讓學生自己做,不要相互提示和幫忙,從而提高學生實際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至于小組的團結協作能力,可在完成較大或疑難任務時培養和提高。筆者認為,從就業方面來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比培養其協作能力更為重要。
4.講評和檢查考核
每一項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分析過程,總結經驗,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印象,有利于經驗的獲得和知識的鞏固。
5.教學實踐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教師在學生進行任務時要隨時掌握學生的任務進度,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方法,以便針對不同的情況隨時提示和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往往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成正比關系,當學生遇到難題無法進行下去時,迫切需要教師的鼓勵和點撥,教師不及時指導會打消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對于一個任務小組來說,有完成任務較好的學生也有完成任務較差的學生。教師應注意這一點,積極鼓勵和幫助較差的學生,或者讓較好的學生帶動大家共同提高,否則會導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使較差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影響任務驅動教學的整體效果。
五、小結
綜上所述,多年的教學實踐使筆者體會到,只有將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機地融入到教學任務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適應汽修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合理的設計、有效的實施必將提高汽修專業整體的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