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農村基層政府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其文化職能履行還存在諸多不暢,文化管理體制、體制結構以及文化事業單位運行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農村基層政府,特別鄉鎮一級政府是重要的實施主體,從未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具體實施情況看,以縣為責任主體,以鄉為實施主體,各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管理體制下是基層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織力量。
【關鍵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體制變革
一、前言
近年來,國家為了加快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而開展了一些大的文化工程和文化惠農項目,有效地提升了農村文化生活,但是受行政體制分割的影響,各大工程和項目之間亦是以各部委牽頭實施。各部門難以突破不同行業管理之間的壁壘,皆以各自行業的要求進行項目規劃建設及實施管理,從而形成普遍性的上面規劃建設面面俱到,撒胡椒面,而下面照單全收,分別布營的現象。當前農村基層文化設施的管理普遍實行“行政隸屬鄉鎮政府領導,業務上接受上級主管部門指導”的管理模式,即管理上由市縣文明辦、文化局與鄉鎮共同管理,屬雙重管理單位,活動經費和管理人員均由鄉鎮負責,縣(市)級文化部門只負責業務指導和文化活動的開展,致使管人與管事相分離,經費和人員不到位,文化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從農村各地的實踐來看,正是由于管理體制和資源配置結構造成的行業自我設限,導致本已有限的資源整合不良,管理不到位,互相推諉責任,大大降低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
二、基層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困境
第一,政府文化管理體制落后,尚未實現向“服務型”轉變。我國目前仍處于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以及向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方向轉變的歷史轉型階段,因而我國現行的文化管理體制既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痕跡,又具有轉型期經濟體制的烙印。政府部門不僅制定文化職責和市場監管,而且直接投資文化,這就直接導致了在文化發展中政府部門“管辦部分”的狀況。這一傳統的文化體制,在當今已完全不能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基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同樣也面臨著制度轉軌時期的“真空”,傳統體制下的文化管理與供給體系基本上處于“網破人散”的局面,而轉型過程中農村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尚不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這就造成了農村公共文化管理與縣鄉黨委政府的“脫節”現象,存在著政府管理職責不明,組織機制不全,考核目標不清等問題。
第二,體制結構呈無序狀態,機構內部功能紊亂,多頭管理,部門分割嚴重。傳統文化體制這種科層化的行政管理架構在建設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容易造成多頭管理,部門分割和組織的低效率。就政府部門來說,文化管理的職能部門眾多,諸多文化行政主體行使文化職能,往往造成交叉行政,重疊施權,政出多門及政令不一。如隨著網絡游戲與音像制品成為大規模的社會文化現象之后,文化部、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為爭奪市場管理權而蜂擁而至,進行職責爭攤和權力分搶,而彼此間在市場準入條件、稽查監管強度和社會性獎懲方式等諸多限制管理環節的歧義矛盾也就難以避免了。社會戲稱為“上面三國演義,下面諸侯混戰”,以形容本是完整的文化市場管理權被不同部門分割得七零八落,各部門卻依據分割到的權力設立各種規制。同樣是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即使農村文化市場秩序混亂,問題成堆,亟待加強監管,卻因農村文化市場比較分散,存在著面大線長的管理難度,各文化主管部門以及基層政府皆少有作為。可見,這種管理體制造成政府文化職能的越位與缺位并存,上下錯位,各行其是,有了利益,互相爭搶,出了問題,互相推諉,極不利于文化事業的統一管理和宏觀調控。
三、農村基層政府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的建立
一是探索農村基層政府建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垂直集中管理機構,進一步協調督促組織、宣傳、文化、財政、新聞出版、廣電、體育、教育、科技、司法、農牧、衛生計生等部門切實抓好設施、隊伍、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確保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注重發揮文化部門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劃、政策、預算等進行統一協調,對下級文化部門實行垂直行政管理,其他部門進行行業監督指導管理。對鄉鎮綜合文化站一級的機構編制和人員編制加以明確,將鄉鎮綜合文化站的人、財、物、事等由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協調,加強對鄉鎮文化設施建設統籌和規劃。
二是明確縣、鄉兩級黨委政府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工作責任。各縣級黨委政府應在省、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總體要求下提供有效的政策導向,合理統籌縣域的資源安排,組織好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產品供應;明確各鄉鎮黨委政府是所在轄區內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責任主體和工作主體。要把鄉鎮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工作納入本鄉鎮黨委政府每年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根據自身財力提供部分文化產品,扶植和策劃文化活動,明確鄉鎮政府各部門的職責,使文化工作者有時間有精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發揮鄉鎮對村落文化的導向、輻射、推動作用。村委會根據村民意愿組織開展活動,最終形成市、縣、鄉、村四級管理服務網絡。
作者簡介:崔吉磊,甘肅行政學院,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