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摘要】滅火戰斗行動作為我國現有的消防部隊活動,主要是指在消防部隊接收到滅火任務開始,移植到將火災撲滅戰斗成功的整個過程。實際行動中要以火情、火勢的具體情況來拿出相關的緊急預案,作為整個滅火戰斗的結果,消防部隊的滅火戰斗能力及反應速度,直接體現了現場指揮員及全體官兵的智慧及應急反應能力。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現將在實際滅火戰斗中應記取的幾點基本常識歸納、總結如下,希望為我國的現場滅火戰斗能夠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及實踐標榜。
【關鍵詞】滅火戰斗;記取;基本常識
通過學習我國現有的消防部隊已有教課書,我們知道現階段將滅火戰斗共有十一個部分構成,分別為:接到報警后的出警、現場火情監察、現場警戒維護、戰斗開始、火災現場供水、火災撲救過程、人員、物品疏散及保護、火場破拆、火場排煙、火災現場攝像以及最后的戰斗結束這十一個環節。作為一套完整的作戰流程,將整個的作戰程序完全概括,全體消防指戰員及官兵,必須完全掌握其中各個環節所涉及的基本常識,在實際滅火實踐中發揚光大。下面就通過對這些環節中幾個最關鍵的部分來進行基本常識總結:
一、在火災現場,對現場火情情況偵察的基本常識
首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到現場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是通過復雜的現場來迅速判斷起火原因及突發性災害,從而做出準確判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場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辦法已經由原先的直接觀察法、內部探測及咨詢現場知情者這些方式外,增添了先進儀器來配合偵察的方式。在運用現代化儀器偵察時候,必須掌握通過探測可燃氣體及有毒有害物質滲漏的濃度及密度,來判斷警戒線的警戒范圍;在現場、人員與儀器相結合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后,便要通過分析結果來設立觀察崗,對很可能會出現的一些例如氣罐、油罐等設備爆炸前的預兆進行及時通報,通過采用針對性強的手段,來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導致的傳染。
二、滅火戰斗中實施警戒的基本常識
1.按照相關條令的規定,一般的火災現場警戒由相關的消防部隊進行警戒,而對于火災事故較大的現場則需要相關部門通過動用公安警察及武警進行現場警戒。針對滅火戰斗的實際環境,要采取不同的警戒措施。
2.警戒區域的設定常識。警戒區域的設立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要做到符合科學要求。作為消防部隊指揮及群眾隔離區域,要做到對周邊人員安置、營業場所、學校的停產停業、斷、斷火工作,同時要及時通知交通管理部門實現治安巡邏以及交通管制,比如2013年3月,重慶市某化工廠發生火災,在滅火戰斗的現場,原本設計的警戒線半徑為一千五百米,但實際疏導中發現這個區域并不是最安全的警戒區域,隨后根據請示,現場消防指揮員迅速反應,將警戒范圍的半徑擴大到了兩千米,最終結果就是成功疏散了二十一萬名群眾及周邊居民。
3.同時,在處理重大火災的時候,消防官兵還要積極發揮各個職能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將這些專業的人員組織好,使得他們能夠在警戒區域外開展滅火戰斗中的積極作用,以此來更好的配合消防官兵作業。
三、滅火戰斗中關于人員救援的基本常識
無論身處在何種復雜的情況下,消防官兵在滅火戰斗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救人為先”的戰術。將救人作為消防部隊作戰的首要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要果斷、迅速地判斷出所選用的救人措施、方法及途徑。
首先,消防指揮員要結合火災實際情況,判斷出是否有人被困或者遭到煙火危害,隨后根據大致位置采取堵截、破拆、外部等高等方式進行救援。實際工作中,很多火災現場的人員傷亡竟然出現在可以逃生的二樓、三樓,這主要是因為建筑物的濃煙擋住了消防員的視線,這種情況下,要注意不要將水槍噴水時將整個窗戶都罩住,盡可能做到向外排煙,同時做到已突破的噴霧水槍在室內排煙,從而提高建筑物內的能見度,從而提升救助力度,如果能夠及時突破濃煙,相信救援成功率將會提高一大半。
其次,對于樓層較高的建筑物,我們在救援的時候必須做到沖上去。第一步要在窗戶上開口牌顏,第二遍是利用噴霧水槍沿著樓梯開辟可以通行并排煙滅火的道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在建筑物內部增設排煙機,采取一切可行辦法在濃煙中闖出一條突破濃煙的生命救援路線。
最后,就是通過警戒區等候的救援醫療機構,對傷員進行救援。實際戰斗中應將傷員的大致情況告知給醫療救助機構,比如傷員外傷程度、何種物質導致的中毒等,描述的越詳盡,就會對救助工作提高效率,從而擴大傷員的生存幾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這些滅火戰斗中的基本常識,主要是結合實際的操作經驗,來對基本的技術知識和戰術進行簡要總結,希望能夠對消防官兵們在實際的滅火戰斗中起到一個歸納、總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陽.加強公安消防部隊滅火救援的思考[A]湖北省消防學術論文集,2014(8)-(10)
[2]徐采東.火災控制和救援基本常識[J].中國學術學院,2014(12)
[3]王大橋.重大火災應對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01